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视英才教育的国家,而且其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评价等教育体系比较成熟。通过对英国三所中学的141名数学英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结果表明:英国数学英才学生"痴迷"数学,"钟情"创新;数学知识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自我效能感高;英才身份认同感强。这些对我国的数学英才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给予不同类型的儿童适合他们的教育,实现影响身心、开发潜能的教育目的。“英才儿童”成长有其先天的生理智力优势。但长期研究表明,他们后天取得的成就并非全部取决于其先天的超常智力。而适合的教育环境和体制,发展其非智力综合素质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校在探索“五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教育之路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英才儿童”教育的管理、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比较完善的体制。在对学生学识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行为养成及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别阐释了"道"、"术"、教育三个概念在当代教育中的内涵与外延,并围绕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道"既指科学上的基本原理,也指为人的人格基础;"术"指实用之技。在当代教育中,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应两者并重。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提升全体大学生的素养,本研究认为高校可以尝试"五个一"工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亲和力与吸引力,完成高校回归教育本源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如何运用教育智慧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或者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关爱学生成长,把"爱的教育"升华到"教育爱",成为他们又一工作挑战。本文认为初中班主任不应把"爱的教育"挂在嘴边,而是要用心去了解学生,进行严慈有度的个别化教育,因"材"施"爱",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通道,用伯乐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用知心人的身份为成学生的知音,用爱的智慧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韩国20世纪70年代在实施"平准化教育"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对英才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至今已形成了诸多科学英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科学英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各行各业的英才,反观我国科学英才教育,还有诸多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一村一名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工作功能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旨在为广大农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补充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其突出特点是采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及参加"一村一"项目学习的学习者特点的剖析,明确了现代远程教育是适应开展"一村一"项目的教育模式;通过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评价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分析,明确了参加"一村一"项目的学习者是适应远程教育培养方式的。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是不断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基础。英才计划打破了中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搭建起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的桥梁,有效促进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建立了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期间,也出现过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英才计划可能会占用学生大量备战高考的时间。但我们认为,对于真正喜欢科研的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两课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客观要求。两课教学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创新。为此,笔者认为当前两课教学工作应明确一个目标,坚持六个结合。一、明确一个目标明确一个目标,就是明确两课教学的总体目标。两课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新时期两课担负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发挥德育…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32):175-176
新高考改革要彻底改变"一考定终生","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现象,将高中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素质全方位人才,必须寻求更好、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两依据一参考"是本次改革的亮点,也是重点与难点,其中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涉及高中和高校两个层面,高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高校则在招生时参照。本论文从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出发,分析评价存在的可操作性不强、诚信问题、评价结果流于形势的问题,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专业学习、建立监督体制、形成学生档案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既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需要在此基础上选拔、培育优秀人才.多年来,我们在实践叶圣陶"乐育英才"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听话式教育"是传统中国教育的特色。现阶段,在高职学生管理中运用传统的"听话式教育"弊端突显,容易将培养多样性人才的教育走入"千人一面"的误区。本文从传统的"听话式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产生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探索高职学生学生管理改革新模式,使高职学生管理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海曼·巴斯曾担任美国数学会主席、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在数学研究、数学教育和数学共同体建设方面均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研究他的数学教育思想对当前数学与数学英才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他认为数学是文化中立的赋能科学,指出优秀数学教学要同时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思维,呼吁数学家积极参与数学教育,主张数学家和数学教育者互惠合作,倡导数学英才教育。  相似文献   

15.
奥地利历史上英才辈出,形成并沿袭了英才教育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才教育渐成奥地利公共政策关注的话题.目前,奥地利在英才界定和选拔、英才教育的形式和英才教育的支持体系建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有鉴于奥地利英才教育的架构,中国应当科学界定英才并着力开发英才鉴别的有效工具,致力于英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系统化,打造全方位联动的英才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危机的发生事出有因,其在教育上也有各种表现,寻求破解需聚焦于主体性和主体教育的是与非、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与复归、全球化吸纳与本土化坚守、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是支撑还是引领等问题展开反思。教育现代化要走出"现代性危机",对经典现代性应持有既"兼容"又"增容"的基本态度,并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来加以破解,在观念层面须借助文化哲学的反思,制度层面应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同时用力,技术层面则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价值融合。怎样推进教育现代化才是可持续的?文章从"一地一案""一校一策"和"一人一境"三个方面探讨了解决的路径,具体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学校现代化标准引领学校特色化发展,为每一位师生营造丰富多彩、温馨友好的"小生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师》2013,(10):2-2
<正>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创办于1879年,校祖是来自美国的那夏礼博士,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我校一直秉承"信、望、爱"的校训,以"弘扬白绿精神,坚持全人教育,培育现代英才"为办学理念,百余年间,英才辈出,校友遍及世界各地:有革命先驱陈铁军烈士;美国华人科学家协会副主席刘赐江先生;美国太空能源专家余瑞楚先生;有中国"跳水之父"梁伯熙校友;国际欧英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日本英才教育政策及实践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精英主义教育阶段、低迷消沉阶段、反思与萌芽阶段、试点性阶段、显性化阶段.日本社会对"英才"有两种理解,一是具有"才能"的儿童,二是双重特殊学生(即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基于此种理解,日本英才教育政策在经济、科技发展的倒逼下渐进性地突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改革所确立的平等主义原则,以"才能"一词代替"英才"并将其纳入"个性"的范畴.当前,日本英才教育政策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以兼顾教育平等为重要特征,以科技和理科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社会团体、半官方机构、学校和政府的协力合作为主要实施方式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犹言在耳。"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面对"钱学森之问",教育者需要有担当的反思: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的崛起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而人才培养有赖于教育,只有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最公平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基础教育领域中,有为了实现教育理想不断尝试、坚持探索的践行者,其中不乏为培养创新人才的英才全人教育理论的推行者,有在学科教育中不断渗透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者。我们倡导教育公平,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学校里接受适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就此,本刊专访了多年从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研究的学者贺淑曼女士。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春季中国开始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没有把西部民办中小学校的农村学生纳入补贴范围.从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分析与价值分析出发,从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价值追求的公正诉求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把西部民办中小学校学生纳入政策适用范围,给2006年上学期末仍在西部民办中小学校上学的农村学生发放相当于西部公办中小学校农村学生所享受的"两免一补"补贴面值的教育券,让这些学生及其家长决定以后是继续在民办中小学校上学,还是回到公办中小学校享受同等"两免一补"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