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姓名:彭雪茹 学校班级: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六年一班 非常爱好: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我的非常爱好便是读书了。  相似文献   

2.
评价一个人的知识,不在于书架上有多少书,而是在于有多少思想。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相似文献   

3.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年小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的确,人都必须学而知之,读书是求知的必由之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杨艳 《考试周刊》2010,(26):220-22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对于人的成长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使学生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爱读书,乐读书,我校开展了“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围绕这个活动,我班也进行了“书香伴我们成长”的系列行动。  相似文献   

5.
<正>从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开始,世代教人读书,历朝历代无数先哲都有谈读书之要:“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并有谆谆告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可谓读书精道箴言比比。所以,盛名之下再谈读书,着实犯难。可是,环顾当今世界,摆在面前的却是令人极其尴尬的局面——尽管我们独具五千年文明史、两三千年读书史,但是,“通过读书(而不是耳听)学习知识的比率”和“养成读书习惯的比率”竟然位居众多发展中国家之后,为“存书之首、读书之末”状!显然,  相似文献   

6.
海量的知识需要图书馆人“文而化之”。为了系统科学地管理图书馆,使其发挥人文力量,图书馆人应继承道家的“无为”思想,民主管理图书馆;遵循读者意见的同时,又为读者提供使知识增值的资源;提倡“逍遥之游”,引导读者视读书为一种自然快乐的体验;图书馆可以提供轻松温馨的人文读书氛围,使读者“乘物以游心”。  相似文献   

7.
杨先武 《教师博览》2023,(23):56-57
<正>这些年来,国人读书少甚至不读书的现象屡屡成为议论的话题。虽然不少地方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以助推全民阅读,但并未改变人们冷落书籍的情况。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是启智的钥匙,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有太多精辟的论述,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无不说明读书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关于书和读书的名言有很多。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说:“读书使人完善和充实。”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1.在新的班级中,有利于建立良好友谊的行为有()A.去探望生病的同学B.给同学取绰号,取笑他人的生理缺陷C.陪同学到网吧通宵玩游戏D.私自翻看同学的日记2.培根有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名言告诉我们()①学习有利于完善、提高自我②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③多读书就一定会成才④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2004年4月14日,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写作的前提。《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上说,“读书如铸铜,聚铜入炉”,用鼓风器“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力费之”。可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此言得之。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使他们解决作文上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观点。如果我们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并引导学生热爱并认认真真读书,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奉献为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会逐步形成。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学作文,必先学做人。观点正确了,感情健康并且丰富了,学生笔端流露出来的便是动人的情理、闪光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南宋理学家朱熹、陆九渊分别代表不同的理学学派,哲学观点不同导致其治学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治学宗旨,“明天理灭人欲”(朱)与“明理”、“立心”、“做人”(陆)相对立;为学路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对立于“道不外索”、“明复本心”:治学之道,“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的分歧;读书方法上,“解字”与“求血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注重“学”,构成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儒家那里,为“学”过程与成人过程无法分离:“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使人由“野”(前文明)而“文”(文明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学”本身也首先以“成人”为目标。荀子之论“学”,其内在之旨同样是“学”以成人。在突出“学”的同时,荀子又强调“积”(为学的过程性),进而将“学”以成人与“积”以成“圣”联系起来。荀子同时区分身心之学与口耳之学,身心之学以“美其身”为指向,后者意味着达到自身的完美、提升自身的德性。在这一意义上,身心之学同时表现为“为己之学”。口耳之学则停留于口耳之间,仅仅为了示之于人,从而流于“为人之学”。对荀子而言,唯有身心之学(为己之学),才构成了“学”以成人、“积”以成“圣”意义上的真切之“学”。  相似文献   

13.
计划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对“机器复制人”编写读书程序,使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实施步骤:一、心脏。把《论语》等儒家学说的精华输入“仿造人”的中央处理器中,使他懂得为人处世之  相似文献   

14.
<正>重视读书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明代王守仁强调读书要“口诵心惟”。他在《传习录》中说:“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南宋朱熹说得更具体,他在《训学斋规》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后人将此句提炼为“熟读精思”。  相似文献   

15.
读《郑板桥集》,其论读书之道,颇有见地,概而言之有三: 一曰多问:所谓“学问”二字,“须要折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主张“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二曰精读。板桥并不否定多读之益,但贵在有心得。他在家书中写道:“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中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他反对“篇篇都读,字字都记”的死读法,“五经、廿一史、藏十二部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才。”读书要泛中有精,如“东坡读书不用两遍”,  相似文献   

16.
孙书岐 《陕西教育》2008,(1):116-116
读书,有益于一个人的完善和发展,即使杰出人物。也是如此。近日,我重读《孙权劝学》一文。感触颇深。作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权从自己的真实体验出发。对爱将吕蒙提出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的殷切忠告。其殷殷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欲以忠心报主的吕蒙倍受鼓舞而“乃始就学”。才略长进之神速,使人称小诸葛的谋臣鲁肃惊叹之余,继而又“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相似文献   

17.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可是一些人说:“读书简直是浪费时间。”有一些人说:“读书是浪费生命。”还有一些人说:“读书是一种逃避。”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书是人生的向导,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东西。书给我带来了“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18.
书生亦行者     
《同学少年》2011,(10):25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题记读书的意义在于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读书的意义在于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鄙陋,不偏执;读书的意义在于涵养性情,修持道德;读书的意义还在于使人明晰地结合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功者多读书。郁达夫侨居日本期间,每月平均读书二十部,四年时间总共读  相似文献   

19.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读者探讨引导未成年人阅读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无一不大力提倡阅读。的确,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之学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重……总之,读书,会令人的气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指出:要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若完成这项伟大的历史任务,每个家庭都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读书,则是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近年来,我们大力提倡建立“学习型家庭”。当然,开展读书活动,对书籍的种类、内容、阅读的方法、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养成以及如何学以致用,让书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灵魂,指导自己的行动都是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的。这些,不可能在本期中一一涉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但是,毕竟“开卷有益”。敬请关注本期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读书”这个词,对于中学生,在有些地方似乎已异化为听教师“讲书”。作为数学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之一的数学教材的地位,往往不受重视。在中数界呼吁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变“学会”为“会学”的今天,还学生“读书”的权力,多让学生读书,使学生形成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