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比较文学理论研究 篇名 发表报刊 刊期 作者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 86.2 乐黛云关于比较文学性质的思考 文史哲 2 刘波比较文学中的“对比”和“比较” 百科知识 9 于沛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首届年会论文摘要 文艺研究 2 张首映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于1904年发表的《尼采与叔本华》等文,业已带有比较研究之性质,而鲁迅于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才是典型的比较文学论文。《摩》文中已涉及到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诸多比较文学领域。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贯穿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及许多杂文中,从而形成了鲁迅自己的比较文学思想体系。鲁迅以自己宏富精深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着开辟与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季老《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作为关于对故事体裁做跨国、跨民族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实际上由比较文学牵连出另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学科:比较故事学。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论断是:1.认为民间故事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2.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相得益彰;3.汉译佛经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4.应将国内各民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5.应偏好“比较文学中直接影响的一派”。  相似文献   

4.
一、比较文学理论研究 篇名 发表报刊 发表刊期 作 者试论比较文学的当代性 当代文坛 92年第1期 曾杰引进比较文学方法,改革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研究 91年第4期 陈鹤鸣困惑与疑难:关于比较文学的一次发言 上海文论 91.6 陈思和第十三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综述 文艺研究 91.6 王宁日本学者评介台湾的比较文学 国外社会科学 92.2 君羊译比较文学中可比性原则的探讨:兼论中西文 社会科学家 92.1 刘波学可比性原则及实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总是和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就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乐黛云教授率先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建立起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她就像一面大旗,一位领袖,指导着和吸引着中国各界学者介入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她鼓励,参加,介入,推动。在她的带领下,中国比较文学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世界比较文学学术的前沿,让国外学界听到了中国学者的声音;二、把国外最前沿的学术理论引入到国内,活跃和更新了中国本土的学术;三、比较文学的方法给许多的传统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促进了传统学科的现代转化工作。目前,中国比较文学已成为世界比较文学第三个阶段的集中体现者。如果没有乐黛云教授的积极推动,中国比较文学就远远没有现在的辉煌成绩。在推动中国比较文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乐教授个人也在比较文学原理、中西比较诗学、跨文化研究、跨学科研究、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等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今年是乐黛云先生80华诞,《邯郸学院学报》全体同仁怀着崇敬的心情,特设"学术名家.庆祝乐黛云教授80华诞"专栏,常务副主编康香阁编审专程拜访了乐黛云先生,并围绕什么是北大精神、对北大的忠诚、走上比较文学之路、世界比较文学的三个阶段和人生感悟等广泛话题采访了乐教授。同时,本刊还刊登了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前校长,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曾繁仁教授撰写的《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一文,与访谈录一并发表,两文交相辉映,共同庆祝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乐黛云先生80华诞,恭祝她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6.
先后获广州外国语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英美文学硕士,英国Lancaster 大学英语系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硕士及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电影文化)研究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澳门理工贝尔英语中心教授兼中心副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兼职教授、英语语言与文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出版物: 英国电影文化专著Technologising the Male Body British Cinema 1957-1987(1999) 主编《新视角:当代文学文化研究》(2000) Decoding Contemporary Britain(2003) 在英国Longman等出版社《今日英国学》、《中国比较文学》、《电影艺术》等杂志发表中、英学术论文30余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文学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五四”时代,首先是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关于儿歌的比较研究。也有人将中国和日本的民间故事如《狼外婆》进行比较研究,但后来就渐渐沉寂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广泛地兴起和应用这种方法。近两年,北京大学及上海,相继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提倡比较文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出版了书刊。比较文学已成为热门学科了。尽管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对于它的研究目的、范围和功能,世界各国其说不一,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但是,我以为对于民间文学来说,比较的方法是一个很有益处,甚至很有必要的方法。当然,它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珍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介绍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一九一九年,蒋锡琛翻译日本本间久雄的《文学研究方法》,第一次在中国学术界输入“比较文学”这个词。一九二二年,吴宓发表了《论新文化运动》一文,文中介绍了比较文学的概念和法国学派的主张。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北京清华大学先后给学生开出《比较文学》、《中国文学中的印度故事的研究》、《中西诗比较》等课程,这些课程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传彪教授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大学期间即以优异成绩跳级学习.1986--1987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研究生班深造.1984-1988年发表论和章37篇,并主审译1部.1989年后潜心教学,辍笔长达14年.2004年重新执笔至2006年8月,2年零8个月里,共出版专1部(《诗笔·译笔·钝笔——英汉语翻译与比较纵谈》);发表学术论34篇,其中发表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研究》、《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天津外语学院学报》、《上海翻译》等核心刊物论11篇;此外,还发表英语章24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1期发表了原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组主任、现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美籍华裔学者郑树森的论文:《〈黑暗传〉是不是汉族长篇史诗》(以下简称郑文)。笔者研读该文后不禁为郑教授渊博的学识而肃然起敬,并为他对《黑暗传》的关心与钻研而表示衷心感谢。然而纵观郑文,笔者觉得郑教授的论证及结论存  相似文献   

11.
一、比较文学理论研究 篇 名 比较文学研究将向纵深发展一一中国比较文学 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 1989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一瞥 世界文学交流中的跨国。红娘’一一“媒介学。 简介 ‘ 开阔视野,培养能力一一谈比较文学在外国文 学教学中的运甩 比较文学在沏南 关于中国的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成果的检阅一一谈《现代中西比 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界定“中国学派”危机与前途 对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一些思考一一与孟长勇 同志商榷 论比较文学体系中的三栩位 借鉴、深寻,建构一一关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理论綦点的思考 中国比较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标志性动作就是将中国思想资源引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实践批评中。方汉文明确提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特性的比较思维本体论.将先秦墨辩语言逻辑渗入比较文学理论资源,主张关注相似性和差异性关系的新辩证论。这意味着作为西方传统学科的比较文学.其思想资源一贯的西方中心化从此将由各民族合理思想资源的本土化所取代。这种宣称“比较就是理由”的比较思维本体论,本质上是对于黑格尔同一性辩证法在中国古代思想资源对照下的互相阐发.然而还需在现代全球多元差异性语境下,对其内涵的同一性研究即其普遍化取向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比较研究,是世界文学研究的一门新型学科?从比较文学本身来看,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是站在世界这个大视角下对世界各民族文学进行研究,用现行的话语来说.就是在全球语境下开展文学研究。而它的研究方法已经不是简单地只针对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个作家进行艺术的或思想的分析研究,而是采用媒介学的方法,文类学的方法、主题学的方法、阐释学的方法、形象学的方法、诗学的方法、文化学的方法及科技整合等众多方法进行文学研究。这种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文学,认识文学的本质和规律.同时更快地找到世界文学发展的最佳方向,以指导各民族文学在更快的速度上发展。比较文学在世界的发展中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特别是文化研究的引进.使世界比较文学的触角更广,它已经把人类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凝聚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大文学的概念在世界文学研究中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从世界比较文学的发展状况看,比较文学的研究不仅拓宽丁文学的研究视野.而且深化了文学研究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狭隘的民族文学观和文学的民族沙文主义。在比较文学的影响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文学观成为时尚,单一的狭隘的文学思想已经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4.
学院学人谱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6):F0002-F0002
王占峰(1965-),男,黑龙江肇州人,绥化学院中文系教授,《绥化学院学报》副主编。从事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立项课题二项,专著《美国文学教论》(吉林文史出版社)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科研成果三等奖。学院学人谱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比较文学界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划分比较混乱,笔者认为"跨学科研究"不属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而"跨文化"是划分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改版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创办于1999年,是我国目前惟一被批准公开发行的高校二级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报。新学术繁荣于新天地。面对新世纪的召唤,我们决定从本期开始,将日出版30年的《文教资料》(双月刊)并入本刊;将原普通16开版改为国际通行标准版本(特大16开),刊友容量由16万字增至30万字。本刊改版后为季刊,发表下列四个方面的学术文章:1.文学学——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以  相似文献   

17.
爱情自古乃人类美感之追求且恒古不老话题,中西之间爱情文学无论在表达方式、意义内涵还是情欲诉求都差别大而又互动缺乏。中西之间均将爱情视作美好,而探其美之差异不仅为比较文学研究有益并对中西爱情审美文化研究提供另一条视界。本文利用接受美学探析中西爱情文学中美的衬现,分析其差异以期促进比较文学研究、跨国交流。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以中国考据学、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学和其他学术研究为基础,从比较文学思想的形成到影响研究的实践,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倡导到立足于东方文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化研究,从比较文学研究到比较文化研究,在近60年的理论探索与学术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学术思想体系。季羡林堪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泰斗。  相似文献   

19.
王岩 《考试周刊》2012,(69):18-19
探讨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跨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研究课题,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更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深层的文化内涵。本文运用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的方法.大致整理一下中俄文化、文学交流的历史脉络.为大家展现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自直辖以来,重庆的比较文学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发表、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论文与专著,在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翻译研究、学科理论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呈现出欣欣向荣、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假以时日,重庆比较文学定能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