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五分制或等级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评价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无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等各方面品质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而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等方面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此外,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方式。课改强调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发展性功能。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  相似文献   

4.
马秀华 《山东教育》2014,(10):48-48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 √”“&;#215;”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215;”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 :“差错人皆有之 ,而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面对学生数学作业中的错解 ,笔者要道一声 :“且慢 ,引导‘正解’就从珍视‘错解’开始 !”1 不要轻易地把学生的错解“全盘否定”对数学作业的批改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 .此法操作简便 ,却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 ,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解 ,不分青红皂白仅以“×”来评判 ,学生的思维火花可能就此熄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就此…  相似文献   

7.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8.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养成的常规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评价习惯于诸如“优”、“良”、“及格”、“不及格”之类的老面孔,学生司空见惯,无动于衷,评价缺乏激励的光彩和助推的动力。如何在语文作业批改、评价中体现人文性、激励性,体现新课程评价的要求?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种优化作业批改的形式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2.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X”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肖自远 《时代教育》2007,(7Z):114-114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仅仅使用"√"或"×"来评判正误,这种做法虽然便于指导学生学习,但对学生来说千篇一律、缺乏激励性,且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学生的学习习惯,解题过程、思路、方法,学习品质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来。此外,单纯地用"√"或"×"来评价学生的作业,不利于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那么,我们为何不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15.
宋厚清 《教书育人》2012,(20):72-73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数学试卷的批改,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不能全面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地  相似文献   

16.
教师们习惯了用"√""×"来评判正误,但是,这种方法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下面几种激励性评语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批改学生的作业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  相似文献   

17.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仅限于“√”“X”的评判,未免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也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  相似文献   

18.
一般情况下,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通常打上“√”“&;#215;”,给一个分数评价,最后写两个字“更正”。其实,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习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学习思维,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甚至影响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改变这种单一方式?我认为利用评语也许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批阅作业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研讨近三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对设计语文作业的启发,指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与评价,要从作业方向、作业选材、作业层次、作业评价等方面入手,设计出具有创造性、思辨性、实践性的语文作业,在语文知识体系、语文学习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和检测,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