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秘的脚印     
《家教世界》2014,(10):28-29
【经典案例】 1978年9月,在山西怀仁县发生了一桩无头案:城外的玉米地里,出现一具女尸。从尸体上满是鲜血以及尸体旁有两块沾满血迹的大石头判断,这个妇女是被谋杀。凶手是谁呢?现场留有一行脚印。 公安局请来了“脚印专家”来破案。 “脚印专家”仔细观察了脚印,作出了如下判断:“凶手是个25岁左右的男人,身高1.7米,不胖不瘦。从脚印的走向来看,他朝南窑村方向走去。”  相似文献   

2.
脚印考古     
本文是我以“脚印”为话题写作的一篇下水范文。该话题也是黄冈市2004年高三期中调考试题。话题如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果实;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拾脚印,一如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不灭。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可以实写,也可以虚构;可以写过去现在,也可以写未来。  相似文献   

3.
猫步     
“咯吱,咯吱……”我和叔叔在雪地里散步。“叔叔,快来看哪!有梅花形的脚印!”我大声地喊道,“这一定是小狗留下的。可是,怎么只有一行脚印呢?”我疑惑地望着叔叔。叔叔笑了,说“这不是狗的脚印,是小猫留下的。”  相似文献   

4.
美点赏析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歌一开始选取一个典型的意象“脚印”,用简练而传神的笔致,定格了一幅意蕴隽永的镜头。流沙中“我的脚印”,“轻轻一抚”,便被“抹平”了。“轻轻”一词,既符合流沙流动的形态,更让人感叹“脚印”失去之轻易。并且,“抹平”不同于“覆盖”,风沙覆盖了石头,抹去风沙,石头还在,而存于流沙之上的“脚印”,它再也不可以复原了,像被冲毁的胶卷。不仅不可以复原而且不留痕迹,圆明园毁了,还有废墟可以瞻仰,流沙抚平了“脚印”,来“一阵风,细沙如水,一切便都归于原始”,连可以探询、追忆的蛛丝马迹都没有了。“不是无人…  相似文献   

5.
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这一说法出发,指出张爱玲的世俗只是一个外壳,而内里却是浓重的虚无。现实生活中的张爱玲早已完成自我虚无化,她的一生都处在虚无之中,而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世俗,实际上是一种“自欺”现象。因此,对于生活在虚无之中的张爱玲来说,是不可用世俗来修饰的。  相似文献   

6.
标准答案     
有一天,我考朋友一个脑筋急转弯题。我问: “有一个女孩从海边的沙滩上走过,她的身后为什么没有脚印?”朋友顿了顿问: “当时天黑了吗?”我说:“没有天黑。”朋友回答说: “如果天黑了,连人都看不见,自然看不到沙滩上的脚印。”朋友说得有点道理,但我摇头说不。“那么,是黄昏的时候吧?”朋友接着问。我有点不懂,问: “这有什么关系?”“如果是黄昏,开始涨潮了,潮水就把脚印冲刷掉了。”  相似文献   

7.
滕瑾 《学前教育》2007,(3):35-37
孩子们在沙坑玩时,发现脚印有大有小。就议论起“谁的脚印大”。有的说谁的年龄大谁的脚印就大。有的说谁的个子高谁的脚印就大。还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人个子很高但脚很小。”我说:“说得好像都有道理,那到底是谁的脚印大呢?”他们一听又争论起来,还不时地用脚踩沙来比较脚印的大小。但还是得不到一致认可的答案。最后,有一个孩子说:“要不,我们回去量量脚印。不就知道谁说得对了吗?”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我决定顺着这个话题展开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8.
标准答案     
从报纸上看到一个脑筋急转弯,觉得挺好玩的,回家时就想考考儿子。吃晚饭时,我问儿子:“有一个女孩从海边的沙滩上走过,她的身后为什么没有脚印?”儿子停顿了一下问:“当时天黑了吗?”我说:“这跟天黑有什么关系?”儿子回答说:“如果天黑了,连人都看不见,自然看不到沙滩上的脚印。”儿子说得有点道理,我只好说天没有黑。“那么,是黄昏的时候吧?”儿子接着问。我有点儿不耐烦了:“这有关系吗?”“如果是黄昏,开始涨潮了,潮水就把脚印冲刷掉了。”我耐着性子说是中午,心里想这回儿子可该说出答案了吧,没想到儿子继续问:“这个女孩是个杂技演员…  相似文献   

9.
户外体育锻炼时,孩子们正开心地玩着皮球。鑫鑫和琦琦却蹲在场地的边上嘀嘀咕咕,不知道在研究什么。“你们在看什么啊?”我好奇地问。“老师,你看这里有个脚印。”快人快语的琦琦马上说道。还别说呢,场地的边上确实有个脚印,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里怎么会有脚印呢?”“这应该是水泥还没干的时候,有人踩了上去,留下来的。”两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0.
脚印比赛     
作文1今天,下课的时候,刘东没有玩塞纸条的把戏,而是玩起了别的。他问我们,谁敢和他比踩脚印,是往墙壁上踩,看谁踩得高。对这种把戏,我是不喜欢的,因为我不喜欢看见墙壁上有脚印。这是因为我爸爸特别不喜欢看见墙壁上有脚印。他这个人别的方面不是很讲卫生,可是看见墙壁上有脚印,他会怒气冲冲地说:“这是哪一个猪做的事?”我们住的公寓里,这样的脚印就很多。我们等电梯的时候,爸爸总会怒气冲冲地看四面墙壁上那些“猪”的脚印,而且有的脚印肯定不是小孩的脚印,是大人的脚印,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难道也觉得往墙壁上踩脚印很好玩吗?我们从来就…  相似文献   

11.
妙笔绘人生     
岳枝 《老年教育》2008,(7):41-41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慨。而在我看来,把人生比作梦境似乎太虚无飘缈,倒不如说“人生如画”更贴切,更让人憧憬。  相似文献   

12.
智力转盘     
拖拉机的脚迹一辆拖拉机从平整的土地上开过,留下两行很好看的“脚印”,你能从这脚印中,判断出拖拉机是往哪个方向开的吗?  相似文献   

13.
沙原隐泉     
[“泉”之前偏偏不冠以常见的“清”、“甘”、“玉”等,而特意着一“隐”字,别有寄寓。)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投进你视野的一串长长的“脚印”,令人心往神驰,而又充满着奇思妙想。“印”,亦即“迹”。心迹、履速、业迹?也许都有,也许都是。]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稽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窖。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最突出的是“中和”,他们在艺术上崇尚“和”的精神;先秦道家的美学观念最突出的是“虚无”,他们在艺术上追求“虚”的意境。论文仅从“中和”准则和“虚无”思想这两方面,谈谈先秦儒道的美学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影响,并以音乐、建筑、舞蹈、绘画等艺术为例,试作中西比较。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存在诸多“异化”现象,如课程目标功用化、课程内容空心化、课程实施虚无化等。为避免艺术课程异化,就必须让艺术课程观回归,即要让人们认识到艺术就是艺术,它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其它任何课程不能僭越和取代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小学艺术课程应是“无用”的、“美”的、“体验”的课程。同时,为了实践这一回归后的艺术课程观,应采取以下对策:从“成人”的角度认识艺术课程;以“专业”的方式实施艺术课程;从“开放”的体系评价艺术课程。  相似文献   

16.
历史虚无主义二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虚无主义在现今主要表现为丑诋革命、否定革命,主张在近代史研究中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由此出发虚无中国革命的历史,虚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虚无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虚无以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借歪曲历史本来面目来证明“学习西方”的主流文化是无法抗拒的历史必由之路,从而改变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7.
论鲁迅《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散文诗《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是鲁迅研究界长期争议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人认为,《希望》中“虚无”的暗影遮住了希望。其实,如果看到诗人对虚无感的自觉抗拒,以及“我”这个艺术形象审美光辉对虚无感的客观抗拒,就会发现,《野草.希望》中“虚无”的暗影并没有遮住“希望”。  相似文献   

18.
对话     
她聆听着自己留下的脚印与落雪的对话。“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脚印懒洋洋地问飞舞的雪花。“我从天上来,很遥远的地方。”飞雪热情地回答。“哈哈,犯得着跑那么远吗?那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存折     
——“五百七十四张羊皮。”——“混蛋.”——“下雪了,我们走不出去了。”——“把枪交上,人跟我走。”可可西里,这儿的每一个脚印都或许是人类在此的第一个脚印。巡山队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铺设着藏羚羊飞奔的碧野。其实,每个巡山队员都有一张存折,他们在这里放进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20.
生与死的问题是史铁生小说的总主题。这一主题性思考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死何以消解生之沉重,其逻辑进路是从生的价值虚无到命运的无可奈何再到历史的无可选择,结论自然是灰色的,即生的艰难与无望只有靠死来消解。二是生何以承担死之虚无,其思考的核心是既然死是命定的,在此之前就必有一个生之过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在过程中,生是实有,死倒是虚无的。要之,先以死消解生的虚无,再以生消解死的虚无,由此开出一条富有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过程人生哲学”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