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0月,全球儿童科学启蒙国际奖颁给了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韦钰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儿童科学求知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发展,为倡导和实施“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实践而奔忙。“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意即在中国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因为对孩子的热爱,韦钰为这一项目的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把“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定位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在她眼里,小学科学课应该作为核心课程开设。这可是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之举,“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有赖于全民的科学素…  相似文献   

2.
与韦钰的谈话,是由三联书店新近出版发行的一本科普读物《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引发的。韦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倡导“做中学”的韦钰反对孩子们死读书,也从不为青少年推荐书,那么,她为什么要给孩子、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推荐这本书呢?  相似文献   

3.
一、从韦钰院士的退却说起最近,韦钰院士在四川调研时惊异地发现,初中课改后设置的科学课全线溃退,48所学校全部取消了这门教育部新设的“综合性科学教育课”。教育部门的人士都知道,这是近年来我国借鉴许多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成功做法,在课改中强力推出的。韦钰院士愤怒之余,被迫退而求其次,她把实验放在幼儿园和小学。她极为痛心地说,这样,至少能把12岁以下的孩子“保护”下来。她说,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等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为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基础。哪怕初中以后…  相似文献   

4.
以“韦钰+BLOG”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通过百度搜索会得到16600条搜索结果。前者是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国家教委)副部长(副主任)韦钰,而后者则是互联网最潮流、最前卫的应用之一。满头银发、今年65岁的韦钰院士写BLOG,几成2005年互联网热门话题。有媒体因此称其为“中国部长‘博客’第一人”。面对互联网上的惊讶和赞叹,韦钰淡然一笑。笑容的背后,饱含更多不为大众所知的网络情结:她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潮流应用者,更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的直接推动者。1993年至2002年,韦钰先后担任国家原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5.
(一)名誉理事长徐颂陶 国家人事部副部长(二)顾问 10名张光斗 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宪宏 清华大学教授、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国际专家组成员路甬祥 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王大珩 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韦钰 国家教委副主任、博土、工程院院土陈楠 国家科委副主任师昌绪 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蒋冠庄 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寿荣 工程院院士、原武汉钢铁公司总工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2011,(1):50-51
本刊编辑部:什么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韦钰院士:从1994年开始,中国科学家就参与了ICSU(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组织的有关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探索。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和推劝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它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的探充式科学教育,在5-12岁儿童中实施(以下简称“做中学”项目。  相似文献   

7.
《宣武教育》2006,(10):58-58
“科学精神说到底就是8个字——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反复说.“要培养21世纪的合格公民,科学教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8.
短消息     
《留学生》2011,(6):21-21
亚琛工业大学在京举行校友聚会 4月2日,亚琛工业大学中国校友会在中德科学中心举行校友聚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教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亚琛工大中国校友会会长韦钰院士等百余名中德校友出席了校友会。  相似文献   

9.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由韦钰院士积极倡导、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5月共同发起的一项幼儿科学教育改革计划。这项改革计划已经实施了5个年头,成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研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都指向一个焦点:0到6岁婴幼儿应当接受系统和科学的早期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表示:“现在是关注学前教育的时候了。科学研究表明,0到6岁儿童早期发展与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据她介绍,如今脑科学研究获得的有关脑发育的新知识,发现儿童早期学习的得益对今后的成长更为关键?根据这方面研究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同志推介的法国“动手做”系列丛书,目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这套系列译丛包括《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育实验计划》、《探索天  相似文献   

12.
韦钰是我国“70后”及之前一两代人的偶像。在她的个人经历中,开创了许多领域的“第一”。她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派往国外学习的访问学者,她第一个建立我国的生物电子学学科,她第一批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她还是中国部长博客第一人,在网络上拥有众多的“粉丝”。从2001年开始,她致力于建立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_学习科学。作为走在前面的人,风光众人瞻仰,孤独和艰辛少人分担。在采访韦钰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韦钰在用自己的生活践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人生信条,她无愧于科学家这一称号。我们也了解到,韦钰同志即将出版一本十几万字的著作,讲述她“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十年。我们期待韦钰同志在教育领域所做的努力能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更多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18日上午,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东南大学小学科学班开班典礼在蕴涵古都文化气息的东南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韦钰院士,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教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呼吁,马加爵事件再一次提醒我们,我们的教育到了该正视科学研究、尊重科学规律的时候了,否则我们民族的未来让人忧心!  相似文献   

15.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探究武科学教育教学指导》,韦钰,2005年)。实践证明,它在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儿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促进儿童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教育科学论坛》2011,(7):80-80
●韦钰:不要给小孩太多压力 或使大脑受损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谈及神经教育学(转化教育学)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促进时指出,"15岁前,是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对于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要"。他认为,不能够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过分的压力,有可能使人的大脑受损.从而出现各种疾病。(《羊城晚报》2011年5月19日) 杨叔子:真正的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人文文化可以陶冶情感,升华精神境界,纯洁人性;也可以活跃思维,挖掘创新潜力,启迪灵性。科学与文化本是没有分裂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裂是真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在一家媒体的“教育新概念”节目中,谈了她在美国芝加哥一所幼儿园里见过的一堂让她印象深刻的科学教育课。这堂课的内容是教孩子们认识人体骨骼。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17-18日,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在深圳市南山区桃源中学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韦钰院士亲临会议并作了主旨报告。会后,部分与会代表赴香港参加了由香港教育学院科学与环境学系主办、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全球华人科学教育会议2010。  相似文献   

19.
3月9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题为《从娃娃抓起,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创新文化》的专题发言。韦钰在发言中指出,我们承认世界上有些国家是创新型的国家,研究他们的发展过程和目前采取的政策,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有些启示。以美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决定要系统地建立和加强科学研究能力,因此设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从成立起就把支持学校科学教育的研究作为它…  相似文献   

20.
重视幼师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教育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认为: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成败的不是它们的智力而是他们的情绪能力。韦钰院士说:在未来社会里,培养孩子情绪能力应成为与培养认知能力并重的教育策略。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首先要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情绪能力。下面,我结合本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