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考虑到我国能源发展趋势、绿色能源的潜在需求以及油气行业的发展导向,石油与天然气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急需改善。文章首先表明,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做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进而分析了“双碳”背景下油气行业绿色转型的必然性,指出了石油与天然气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多领域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呼吁培养“石油工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培养能够胜任能源学科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能源类专业肩负的重任,也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以中原工学院能源类专业为例,在分析了能源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三层次育人目标,并对双碳背景下能源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能源转型、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从国内层面看,“双碳”目标对我国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国际层面看,“双碳”目标下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形势。如何统筹两个大局并把握“双碳”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双碳”目标引领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在理念上时代化、目标上合理化、体系上科学化以及方法上智能化。基于此,应从内涵把握、制度建构、技术创新和全球治理等角度出发,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双碳”路径,并在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和能源安全风险挑战的过程中,提供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战略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引发全球瞩目。“双碳”目标教育与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天然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教育,体现了地理人的担当与作为。文章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以情境教学为依托,通过五个“碳秘”,让学生了解“双碳”目标概念,构建“双碳”目标意识,走向“双碳”目标行动,从而实现“双碳”目标教育在地理课堂的融入。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和重要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对于高职环保类专业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重构高职环保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双碳”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需结合国家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能源动力相关专业重要课程,目前的教育方式已难以满足国家低碳发展战略需求。通过研究“双碳”及“低排放”背景下的国内外行业现状、现有基础配置、国家政策方向及课程改革效益,发现“燃气轮机燃烧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行性强,对低碳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从以往教学过程来看,先修课程掌握不足、教学内容缺少动态调整机制及实践教学薄弱是阻碍本门课程对接“双碳”战略的主要因素。文章结合相关领域前沿研究调研、以往教学经验及现有基础设施,提出了“燃气轮机燃烧室”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法,“燃气轮机燃烧室”课程的改革将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教育是地理学科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构建教学结构序列,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双碳”目标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温室效应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巨大的碳资源。微藻固碳可节约大量能源,不占用耕地,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CO2固定技术。本文从高效固碳藻种的选育、光生物反应器结构的优化以及微藻固碳技术耦合烟气减排和污(废)水处理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学生物学有关微生物相关内容的教学和在教学中渗透“双碳理念”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双碳”战略的大背景,结合高中地理课程要求,阐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地理课程学科特性、教学理念及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论述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双碳”教育的路径,旨在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双碳”理念,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郑重承诺,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了具体目标."双碳"政策的提出,为能源行业发展及能源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石油工程专业为例,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方式方法及课程实践等方面,对能源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基于碳中和导向下能源类专业...  相似文献   

11.
将“双碳”理念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推动能源转换、促进环境改善和优化出行方式。然而,当前“双碳”理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中,存在发展时序节奏不协调、制度建设不完备、发展理念与转型实践相冲突和多主体统筹协作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双碳”理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路径,以期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现“双碳”目标是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所达成的高度共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创新探索绿色发展、寻找未来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高中地理渗透“双碳”目标的独特视域。文章梳理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双碳”目标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结合点,并通过实际案例从两个角度具体探析高中地理教学融入“双碳”目标的路径:在课堂依托单元主题渗透、在课外借力生态研学深化,以期提高学生对“双碳”目标的认知力和行动力,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地理学科的跨学科特性决定其与“双碳”目标实施具有很强的知识关联性,同时,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湘教版教材为例,梳理教材与“双碳”目标契合的知识点,围绕“双碳”目标确立系列教学主题,并以“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主题为例开展主题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设计“低碳出行”“低碳能源”“低碳种植”三个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在解决目标项目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深度探索,在真实案例中理解低碳原理并提出降碳举措,培养学生树立低碳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双碳”战略也随之出台。税收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物质保障,是国家宏观调控和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从理念更新、制度优化和实践运行三个向度将“双碳”战略融入“纳税申报与筹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材料类专业对“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然后论述了“双碳”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思路,最后提出了“双碳”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1997年成立,2011年创业板上市,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品牌、工业和信息化部单项冠军企业。欣旺达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为使命,致力为“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构建3C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电池、能源科技、智能硬件、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第三方检测服务六大业务板块。公司立足深圳、服务全球,已在广东、江苏、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东亚区域、季风气候-生态系统,这些词在我们眼前闪现,似平在强调关于“生存与环境”,“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链式系列科学概念,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对中国地区的影响,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落实“两会”温家宝总理报告精神,又是对这一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贡献;它不仅直接服务于我国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还为全球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和影响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学生职业认知不到位、课程师资队伍“双碳”素养不足,以及与“双碳”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不高的问题。从加强“双碳”目标下的职业分析,拓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视野;加强对教师“双碳”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力;结合“双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能源电力类高职院校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意识,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对象,通过课程改革和思政教学双向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热力循环,认识工质品质及其做功的基本原理,探索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而“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在高中地理有关章节贯彻“双碳”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学科指向,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文章基于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课程设计,把握课程教学中的“双碳”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国家安全意识、生态文明理念等价值取向,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双碳”理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