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上儿"是扬州方言中一个常用的时间副词。其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扬州话的语言事实出发,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句,并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求了解扬州方言时间副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法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正处在一个语法化的过程之中,表现为:这一结构中的程度副词和名词,其句法功能得到扩展,其语义逐渐虚化。从新语法结构出现的四个典型特征亦可以判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法化趋势。这一结构至少符合认同、隐喻、类推三种语法化机制。"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将在人们的心理和语言中进一步凝固化、合法化,最终成为一个稳定的句法格式。  相似文献   

3.
程度副词"怪"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十分常见。结合老舍作品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同时借助于Coco语料库检索系统,本文主要从语义、语用、句法等三个层面对程度副词"怪"作详尽的考察和分析,以深化人们对它的用法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很""挺"等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虚化的角度对"很"、"挺"作对比分析,得出"很"的虚化程度大于"挺",同时受虚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二者在句法功能和语义表达上存在如下差异:"很"的组合能力强于"挺","很"的语义退化程度比"挺"更大。  相似文献   

5.
陆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1):102-104,120
程度副词"极"是绝对程度副词。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入手,对"极"和英语对应词very进行研究。句法上,详细分析句法分布组合情况;语义上,分析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语用上,分析语用色彩、句式和句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上儿"是扬州方言中一个常用的时间副词。其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扬州话的语言事实出发,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句,并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求了解扬州方言时间副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程度副词“很”与“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德熙先生指出:“不同的程度副词除了语义上表示的程度有差别外,语法功能也不完全一样。”本文根据朱先生的观点对运用得比较广泛的程度副词“很”与“最”进行一番考察,从而概括出它们在语义、语用和语法方面的特点。 一、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 “很”与“最”在语义上都表达了程度加深的意思,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表示深的程度上存在着不同之点。如:  相似文献   

8.
东北方言中存在大量表示程度的词缀。有学者认为程度词缀"焦"和程度副词"贼"具有一样的语义和句法功能。我们认为,"焦"和"贼"并不相同,"贼"为程度副词,而"焦"为状态形容词前表程度的词缀。本文以"焦"为例,从构词特征、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角度论证其为程度词缀而非程度副词,并试图揭示程度词缀的词族性及其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9.
云南方言虽然在语义和句法结构上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还保留着语言演变的痕迹。"帮"字通过隐喻认知,将其本义"鞋的边缘部分"即"鞋帮"由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隐喻为另一个认知领域,即表示"程度高"的意义,这一过程与副词发展的过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闽南话“死人”类程度副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是汉语量性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闽南话里有一类特殊的程度副词,如"死人、夭寿、棺材"等,它们原本是一些非常粗鲁的贬义词,而且表示的都是最不吉利的意思,但在口语中演变成了程度副词,表示极端的状态、极高的量,而贬义的感情色彩反而有所削弱。运用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闽南话"死人"类程度副词进行语义、句法、语用的整体性分析。首先分析这类程度副词的语义特征、语法功能和使用范围。第二,对比异同点,展开相近方言间的比较研究。最后对这类程度副词进行历时探讨,寻找其历史来源以及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东北方言中除使用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外,还有另外一组表程度深的副词,如"嘎嘎"、"哇哇"、"咣咣"、"嗷嗷"等,它们是由拟声词衍变而来的程度副词。文章从拟声词衍变为程度副词的理据、这类程度副词的句法语义特点及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这类程度副词不仅比普通话中的一般程度副词表程度更深一些,而且更富有生动性和鲜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朴通事谚解》中助动词"愿"的语义语法特征与敦煌变文和现代汉语助动词"愿"的语义语法特征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助动词"要"的语义与敦煌变文的助动词"要"语义相比,多了表示"可能"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助动词"要"语义相比,还没有出现用于比较句、表示"估计"的用法;在语法上,《朴通事谚解》用来修饰"要"的副词既有近代白话词汇系统的副词如"却、方、待"等,也有属于现代白话词汇系统的"只、也、都、还"等,呈现过渡趋势。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里有三个"最"类程度副词:"最"、"最为"、"最是"。这些程度副词在使用频率和用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采用统计法,逐一考察它们在组合功能、句法功能、句式搭配方面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除了X,Y"句式中Y句中的表意副词分为独用和连用两种情况。大家对表意副词的独用比较了解,相关研究也较多。我们将从表意副词连用的角度出发,扩大对"除了X,Y"句式中Y句中表意副词的研究范围。本文涉及到七个连用表意副词:全都、也还、再也、也再、也都、都还、还都。我们按照单个表意副词所表达的语义关系的不同,将这7个连用表意副词分为两大类:表示同类语义关系的表意副词连用和表示异类语义关系的表示副词连用,并结合语料分析连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角度看方位成分“里”的语法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里"本来是一个普通名词,后来演变成表示在某一空间范围内部的空间方位名词,最后语法化成代词后缀、副词后缀、语气助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凭借。"里"从实词到虚词或构词词素的语法化过程都是在空间隐喻机制下完成的。其语法化原因有:"里"自身的语义、句法位置、语义的泛化、使用频率高、语言接触、语音弱化等。  相似文献   

16.
程度副词"极度、极端"在句法功能上具有唯状性,主要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以及部分短语;"极度/极端X"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且"极度、极端"与中心词X之间可插入状语标记"地(的)"。程度副词"极度、极端"都是从名词虚化而来,虚化的动因在于"超越一般"的语义基础和充当状语的句法位置两个方面。二者虚化为程度副词时间很晚,是在民国时期,其语法化程度也还不够彻底,使用频率也不及"极其"和"极为"这两个典型的极性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7.
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实词虚化、句法化和词汇化三种现象。文章把现代汉语中具有否定性和情态性副词"白"作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史的角度在历时平面上描述"白"由实词虚化成否定副词"白"和情态性副词"白"的整个语法化过程,并从语义、语用方面分析了它语法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从句法功能上看,类固定短语"边V1边V2"是谓词性短语,"边…边…"格式对嵌入动词的语义特点与句法功能具有选择与制约。从语义关系上看,"边V1边V2"不是单纯地表示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它的同时性并不平衡,而且具有目的性和承接关系等衍生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表示"追究/质询"义的语气副词"到底"为出发点,探讨其在A-not-A疑问句中的句法位置,发现其句法分布具有相对自由性。通过分析A-not-A疑问句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对"到底"在该句式中的句法分布重新分类,分析其句法语义属性,探寻影响其句法分布的理论机制,发现"到底"在A-not-A疑问句中有两种类型。在句法上,受到岛限制条件(island constraint)、成分统制(C-command)和并移(piped-pip-ping)的影响。基于此,当"到底"位于A-not-A疑问句的句首位置时,其句法辖域为TP;当其位于主语后时,句法辖域为T’。  相似文献   

20.
“没魂”和“老”都是南通方言中用来表程度的副词。“没魂”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太,特别”,是绝对主观程度副词;“老”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是绝对客观程度副词。二者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方面保持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试从二者的相同之处出发,找出彼此的细微差别,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二者的方言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