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肃陇南汉水流域乞巧节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民俗节日,在女性心灵和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利用范·哲乃普的“通过仪礼”理论模式对其进行分析,阐释了乞巧节狂欢表象下面所隐藏着的“通过仪礼”意蕴本质,从而揭示出乞巧仪式活动对于女性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七夕节考述     
“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在众多人心目中,这一传统节日是由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编织起来的。“七夕节”与“女牛神话”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才融会成后来的“乞巧节”、“女儿节”。它虽然仍因袭着往日的旧俗,但伴随着丰富多彩、花样百出的乞巧活动,演变成了传统中国的一个女性的节日。  相似文献   

3.
正七夕节,是乞巧节的演化和发展。乞巧节,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目前可查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之事也屡被提及,唐代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乞巧的本  相似文献   

4.
<正> 七夕节(2010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来源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而凡间的少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手艺以及美满的姻缘,这便是"乞巧"的来历。古人乞巧不独七夕,正月、八月及九月都可以乞巧,只到宋朝以后才独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穿针、拜织女、为牛庆生等都是七  相似文献   

5.
"跳麻姐姐"是西和乞巧民俗的传承载体。乞巧是传统文化中一项不可分割的内容,对于乞巧传统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田野调查出发对西和乞巧节中"跳麻姐姐"舞蹈的动作、结构、歌舞等形态方面进行了初步考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跳麻姐姐"是西和乞巧民俗的传承载体。乞巧是传统文化中一项不可分割的内容,对于乞巧传统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田野调查出发对西和乞巧节中"跳麻姐姐"舞蹈的动作、结构、歌舞等形态方面进行了初步考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历史文化悠久,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独特的西和"乞巧节"风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女子在这七天八夜里,从坐巧迎神到娱神送巧等,表现了女子在乞巧时的虔诚、依恋心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历史文化悠久,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独特的西和"乞巧节"风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女子在这七天八夜里,从坐巧迎神到娱神送巧等,表现了女子在乞巧时的虔诚、依恋心理。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西和县被誉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乞巧节于2008年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生态的民俗娱乐形式在全国独一无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这块西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瑰宝彰显出其独特魅力,为促进敦煌西域文明和华夏传统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出发,结合实例探讨《西和乞巧歌》中民俗文化词翻译策略的体现及规律,对民俗文化的翻译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乞巧"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范围广泛的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之一。在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大致统一的乞巧民俗活动。西和乞巧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成为众多"七夕"乞巧活动中独具一格的民俗活动。通过对其活动过程、内容、文化价值和特征、保护与开发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保护与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卡拉OK”作为现代闲暇音乐生活方式之一。在参与的角色和行为、传播媒介、寓教于乐、娱乐方式以及与现代生活观念和需求吻合等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在现代闲暇音乐生活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史记》以写人为中心;在各种生存与死亡的对抗与选择中表现生命的力量、意志、精神与价值,从而实现其千百年来经久不衰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3.
"生命自觉"是人类生命的本体特征,唯有"生命自觉",人方以为"人"。在教育和教育学的领域和视野里,"生命自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生命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领悟、自我把握与自觉实践。"生命自觉"在现实的教育与教育学研究中的"双重失落",其根本是"人"之本质的自我失落、自我沉沦。作为擎秉人类希望之光与成长力量的教育活动,必须有勇气和智慧承担起"培育个体生命自觉"这一教育自身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14.
“希腊神庙”是沈从文理想的栖息之所,在“边缘身份”意识的导向下,沈从文完成了对“湘西生命”的展现和对“希腊神庙”建构的思考。在现代文明的渗透和自身缺陷的“共谋”下,诗化的湘西生命由“常”到“变”,沈从文开启了现代之思:重造经典,对理想的民族人格进行冥想。他把目光投向了湘西自然的生命形态。这种寻找生命之根的意识是对“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一种想像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构成了现代“平等”观念传播的高峰。以“新青年”派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的“平等”观念有其历史的特点,帝制的颠覆使“平等”从异端的政治诉求部分地变为法律条文,开始进入城市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比诸洛克的平等观念,“新青年”派通常在家庭伦理和男女平等要求上表现出更激进的面貌。但是,对待经济平等问题的分歧,则凸现了“新青年”派日后分裂的深层原因。自由主义者通常强调的只是法权平等,常忽略经济平等;激进的左翼则更加注重经济的实质平等,不满足于平等观念的思想启蒙,促使他们转向从事实际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气"是宇宙、人生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艺术表现了"气",也就是表现宇宙、人生的真谛,即表现了美.根据"气"的运动、变化、性质的特点,艺术采用"虚实相生"、"动静相衔"、"刚柔相济"等方式来表现美.艺术因其所表现的仁义道德与"气"相融合而具有价值.艺术欣赏就是感知"气",并让生命与"气"交融而体验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梁启超“百年树人”的文化启蒙思想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其早年的新民理论,而忽视了梁氏思想的演化和向多角度发展的复杂性.通观梁氏一生,可以说,他的树人思想至少可在逻辑上表述为两个层次:为救国而新民和为立人而立人.而且,随着人生历程的展开,前一思路相对弱化,后一思路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8.
"干预生活"这一口号的提出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倡导者们的理论旨归却有着很大一致性:文学应该直面现实,揭示为大多数人所讳言的社会"阴暗面",使之成为"干预生活"的武器."干预生活"文学所要干预的是建国后一直处于整个社会关注中心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作品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而且其隐形结构完成了对整个乌托邦时代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徽州文化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人文底蕴深厚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其支柱的.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孝"思想在这里有着突出的表现和深远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对父母"无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等,都被徽人融入生活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徽州社会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徽州和徽州人.  相似文献   

20.
“忘”在中国古代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由哲学意蕴向美学意蕴的转化,标示着“忘”的美学价值生成.本文从老庄哲学中有关“忘”论述的个案入手,试从“坐忘”的体道方式、“澄怀”的审美观照和“无我”的审美至境三个阶段勾勒出“忘”的美学价值生成过程,并在论述过程中从艺术创作和艺术化人生构建二个方面谈其重要生成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