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景观特色是一定时空领域内某城市景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相对于其他城市所体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是一种群体景观效应而不是某景观个体的作用。我国有些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正在消失,城市发展面临"特色危机"。建筑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城市建筑景观的塑造必须强调整体性和个性化设计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是建筑的灵魂。草原特色建筑离不开草原文化的本质显现,彰显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建筑,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利和义务。"草原丝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其推进过程中对草原特色建筑文化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日益凸显。一、正视我国当代建筑文化之"千城一面"的  相似文献   

3.
胡燕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7,27(4):108-109,112
":罗马"一直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名字,她的城市建筑更是因代表着一种文明,一个时代而世界闻名。这些伟大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当时独特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对后世的城市建设影响深远,尤其对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欧洲城市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城市建筑立面趋同化现象凸显.论述城市建筑立面的美学内涵与形式,认为应寻求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自己城市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设计手段,在宏观层面上做好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定位,在中观层面上追求城市景观与建筑形态的和谐统一,在微观层面上营造美观宜人的"城市代表色",从而真正打造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富于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栏目特邀主持人:吴恩培主持人语:中国古代城市各类建筑的社会功能中,城墙及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是城市防御最主要的军事设施和公共安全屏障。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一座城市历史的实物见证,故在中国古籍方志中,城墙与城墙外侧的护城河习称为"城池"。古城的"城池"不仅在古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古城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到一个城市去旅行,总会去看看这个城市的地标建筑或者是风景,而一个城市,也总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符号被人记住。于是,在快速扩张的城市变化中,各种超越想象的高楼建筑一个接一个出现,名日"地标"。除了高楼,还有各种城市雕塑,也层出不穷。然而,这些"人工风景",却常常因为各种怪异的形状和低劣的设计,一出现就遭到众人质疑和嘲笑。继CCTV新  相似文献   

7.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建筑的现代性和技术的普适性应导致众多城市地域特色消失,"地域性建筑"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喀斯特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城市建筑相应具有喀斯特环境的地域特性。通过对贵州青岩古镇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研究发现,喀斯特城镇传统建筑从类型和功能上满足了人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需求,但现代建筑的建筑风格和功能更多的是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和建筑安全等方面来满足当代人的"工具性"需求,对于"人文性"需求则考虑不多,由此也削弱了喀斯特地区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这就需要在喀斯特地区的建筑设计如何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来适应特殊地形、气候等条件,同时延续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满足当代人们对建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8.
传播构成了城市主客体的存在方式,现代城市是"传播而构筑"的关系体,以城市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媒介完全嵌入城市,人与城市各部分沟通也体现为基于传播的一种中介关系,洛阳城市微信公众号作为城市居民与城市两者发生关系的第三者中介,发挥着重要作用。微信公众号作为"相征"工具,不但再现("相")了城市生活,而且建构("征")着城市生活,以城市微信公众号为特征的"媒体城市"实际地完成着"建筑城市"难以完成的勾连功能,体现在城市陌生人"关联空间"的创造、政群交往态势的相互平视和"交互平等",以及城市普罗大众"关系发酵"三个方面,而且技术可行使"可沟通城市"概念的"可"字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所处的城市中,老建筑往往远远超过新建筑的数量,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称之为"历史建筑",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紫禁城、上海"十里洋场"外滩等.是谁将这些建筑施加了魔法,化"老朽"为"神奇"?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培养的就正是这样的魔法师!  相似文献   

10.
<正>蔡琳老师是一位有思想的美术教师,我第一次认识蔡琳老师是在长江路小学的一次公开课上。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稚气中显露出与年龄不太吻合的沉稳。记得那是五年级《我们的城市》一课,主题是"城市建筑小设计师"。长江路小学周边有许多著名的街道和民国建筑,而她正是利用了周边资源,设计了一个带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参与美术活动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全球化发展,形成"受伤城市",后现代极端自由主义文化,形成自我中心主义(Egoism),引致城市精神文化与道德崩落.当代西方城市文化的困境,是马克思早年所谓的"异化"(alienation),城市建筑中,人都用铁窗、铁闸把自己锁在屋内,结果形成"枷锁城市"(carceral city).一个正义的城市,必须有义人传统,要解决当代城市这些问题,须了解城市是一个"他者共在的世界",由此寻索一个城市和谐文化的方向.蒲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我一你"思想模式,关键就是要把"他者"视为一个完整的存在,人与人须建立一种真诚的关系.这人与他者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思想,在中国文化来说,就是"仁义"的理念.仁是人性中一种对"他者"的"感通",义则是正直合宜的行为.设计一个后后现代的城市,必须考虑一个文化的空间,建造一个有仁义感通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2.
巴黎圣母院在火光中熊熊燃烧,细瘦轻巧的塔尖被不幸毁坏。对这样一起火灾,人们想到的首先不是经济损失,人们深感惋惜与痛心的是"石头的交响乐"哑了。作为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方向标,它是哥特式建筑与雕刻艺术的代表。细秀坚挺的塔身向天空伸展,高耸入云而睥睨着城市;玫瑰圆窗富丽堂皇,托举起圣母与圣婴的神坛;神魔在吟唱,精灵在歌舞,栩栩如生的雕像为庄严雄伟的建筑平添动感。这就是一幢建筑令人扼腕的魅力,而建筑本身正包含在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建筑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导致城市建筑文化的严重缺失;二是盲目地模仿使城市失去个性。为此必须采取具体对策搞好建筑文化建设,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觉;以富有文化理念的城市设计引领建筑设计;高度重视对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对现有“乏文化”建筑进行“文化化”改造;新建建筑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地域性;重视单体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互补与协调;处理好保护继承与开发创新的关系;科学规划城市建筑文化识别系统——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4.
正"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旧城改造中,有时伴随着隆隆的推土机声,倒掉的是城市的记忆,淹没的是厚重的文化"。山东建筑大学党委书记王崇杰教授如是说。在山东建筑大学校园的玉兰路和天健路的交叉口,砖红色的老别墅,与学校整体建筑的色调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这便是从市区"远道而来"的老房子—建筑平移技术展馆。老别墅原位于经一路357号,是济南优秀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出发,探讨设计与创意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旨在使内涵广博的工业设计为城市与建筑的文化发展寻到新思路;为城市文化建设"悟"出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结合合肥市建筑立面的发展实情,针对建筑的立面风格、色彩、天际轮廓线的塑造等问题,提出在合肥市未来建筑单体建设的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措施和建议,包括需要在观念上重视城市建筑立面,要保持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需要采取"两协调、两重视、一解决"的保证措施保障城市建筑立面的良好性,同时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执行手段,其中包括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对地块整体开发的引导、建立完整控管机制、加强对现有城市建筑各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青岛是我国典型的近代殖民城市,滨海山色的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突出,目前这一特色在老城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保存,这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是难能可贵的.以城市设计的角度从点、线、面系统梳理老城区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重点分析建筑与绿化、建筑色彩与材质、街道空间、建筑高度和尺度、建筑历史符号等,以求对城市风貌建设与老城区保护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村违法建筑征收补偿问题是近年来征收实务中的热点和难题。征收城市违法建筑"一律不补"的规定不能适用于农村违法建筑。从现实角度看,农村违法建筑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对其征收补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从立法和司法角度看,海内外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支持对征收农村违法建筑进行适当补偿。立法应区分不同类型的农村违法建筑,按照"衡平补偿原则"具体设计农村违法建筑征收补偿制度,实现"对物补偿"到"对人补偿"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古建筑不仅能反映城市的风俗习惯和地域特点,也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在当今南宁城市建筑设计中如何持续发展古建筑文化,对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具有积极意义。在保护开发古建筑过程中,应寻求多种渠道管理和开发,做到"整旧如旧",使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完善相关法令,强化古建筑区域的建筑文化内涵的统一,并建立有地方民族特点的城市面貌。  相似文献   

20.
文化空间可以指一座城市的建筑、广场、公园等物理空间,可以是一种经济制度或文化政策,同样也可以指一种城市气质或文化氛围,其能指和所指都相当广泛。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空间是指成都"方所"书店这一物理空间和在这空间中进行的社会文化生活,以及蕴含在"方所"书店文化商品空间中的商品属性和精品属性。书店作为建设文化名城活力元素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而作为成都著名的城市文化空间,"方所"书店被古都蓉城的文化底蕴所生产,同时也生产着新的城市文化,它是一种生产力量,参与城市的成长,形塑了成都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