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幼师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了解物理规律的实际应用;具有爱科学的思想态度;有观察、实验能力,会应用物理概念和定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制作简易的教玩具,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学习用软塑料瓶制作生活用品或玩具。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构思设计等活动,知道废弃的软塑料瓶经过剪、刻、粘、贴,可以变废为宝,制成有趣又实用的生活用品或玩具。2.通过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学会用软塑料瓶设计制作生活用品或玩具,初步掌握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环保意识及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制作乐趣,激发制作兴趣。教学重点在自动探究、合作学习中,能利用废料设计制作一件生活用品或玩具。教学难点根据材料特点构思设计作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1.组成…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中的"设计和技术"是培养学生将科学概念转化为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并通过构思、制作、评价、改进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逐步形成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本文从"设计和技术"领域的教学价值、教学过程、指导方法和支持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有奖竞答     
一、将下列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这两组数的乘积相等:14、30、33、35、39、75、143、169。(鹏程)二、老马猴至少要翻几个筋斗:瑞石潭的老马猴曾跟孙悟空学过筋斗云,可只学了两种翻法:自东向西一个筋斗翻45千米;自西向东一个筋斗翻108千米。某日老马猴要从自己住的瑞石潭到东边水帘洞去朝见孙悟空,而水帘洞在瑞石潭东面135千米。如果只翻筋斗,那么老马猴至少要翻几个筋斗才能从瑞石潭到水帘洞?(杨国义)有奖竞答@鹏程 @杨国义  相似文献   

5.
〔猴哥哥和猴姐姐前面走,小皮猴在后面跟。猴哥哥:小皮猴、快快走!猴姐祖:小皮猴,别落后!小皮猴:快快走,别落后, 嘟着嘴巴皱眉头; 皱眉头,眉头皱, 脑瓜一转乐悠悠。〔忽然,小皮猴往地下一趴,假装跌了个筋斗。小皮猴:哎呀呀,跌筋斗, 痛哇痛哇眼泪流。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中国科协联合在中等师范学校开展"园丁科技教育活动",以推进师范学校的科技教育,增强未来教师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和开展利被教育的能力。'。园丁科技教育行动"旨在向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引导他们树立科技意识,学会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科技制作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和进行科技启蒙教育能力。作为一名中等师范学校的自然学科的教师,我们深感自己在"围了科技教育行动"中的责任,'园丁科技教育行动"内容十分广泛,而作为教师,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所担仔教学工作的实际、尝试把"…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得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那么,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一、游戏激趣学生愿意玩玩具,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语文"玩具",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  相似文献   

8.
正实验是化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实验过程中蕴含丰富的科学思想方法.那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方法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利用"问题引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单一科学方法的教育中学生学习科学方法,通常由无意识、潜意识、朦胧意识发展到清晰意识、自觉意识,由获得科学方法的印象到形成感性的经验.科学方法的学习往往不是一、两次设计就能完成的,需要精心设计,力求具有典型性、适当的反复、变式和梯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程中蕴含着诸多科学概念,教学中需要整体把握科学课程核心概念。建构凸显"层级结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科学课程核心概念体系,可从具体科学概念入手,以科学事实作为载体,自下而上逐级建构核心概念,使学生在不同课程内容中不断加深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强化各领域间联系。通过核心概念建构教学,能培养学生建构式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科学探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运用具体的方法,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科学探究,特别是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运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改革物理实验教学,使科学探究落到实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调"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教师能否为学生适时、适度地搭好"脚手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作为知识引导者的教师是否能利用各种方式去激起学生认知的冲  相似文献   

1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然而,科学探究不能孤立存在,它依附于科学概念的构建,因为概念的生成而赋予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小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些基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探究活动,不但具有丰富的动手过程,更能培养学生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实证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提升科学素养上具有独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时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搞一次蛋壳玩具的制作,再具体地把制作过程写出来.[方法提示]1.让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制作玩具;2.引导学生具体地写出玩具的制作经过.[课前准备]1.教师事先准备一个蛋壳制成的不倒翁;2.学生每人准备好蛋壳和制作工具.  相似文献   

15.
正"做中学"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成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做中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在此基础上,以幼儿玩具做中学的实践研究为途径,在实践中力求让所有的幼儿有机会亲历探究制作玩具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玩具制作的过  相似文献   

16.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然而,科学探究不能孤立存在,它依附于科学概念的构建,因为概念的生成而赋予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小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些基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探究活动,不但具有丰富的动手过程,更能培养学生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实证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提升科学素养上具有独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科学探究的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中,学生提出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是探索意识形成的标志.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已作为地理创新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的小学课程都是综合课 ,如在一个课程的单元里把科学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被广泛使用的一本教师用书《我们共同探索》中有一课题为“运动玩具”。其中心内容为 :能量是与运动相联系的。在这节课上 ,学生通过用各种纸制、木制玩具和各种轮子进行游戏和学习 :推拉 ,在不同的表面上运动 ,滚动轮子 ,滑动 ,等等。学生在游戏和自我探索中学习了能量的概念和各种机构及玩具装置。通过这一课 ,学生还能在语言、数学、音乐、社会研究等方面得到发展。例如 ,书中给出的参考活动包括 :社会研究 :展示各种可爱的、可动的玩具 ;数学 :对各种…  相似文献   

19.
郑松龙 《教师》2014,(7):102-102
正问题解决能力,是智力教育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目标,但不是智力教育的全部目标,当然更不可能是整个教育的全部目标。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开设了《昆虫小世界》的校本课程,把"昆虫研究"作为面向我校小学生的一项课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认识昆虫、捕捉昆虫、饲养昆虫、制作昆虫标本和艺术品、撰写科学小论文等实践活动,从而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接近自然,提高学生科普意识,培养科学技能、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能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最为晦涩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佶屈聱牙,教材的解释也语焉不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有不解之缘,其兴衰可谓"成也原子论,败也原子论"。从原子论入手考察,能很好地揭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背景、理论内容及思想局限;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条分缕析,能促进学生打通古今唯物主义传统、融合科学和哲学知识、领悟哲学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