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媒体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羽毛球技术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试图解决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入门难”、“掌握难”、“运用难”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组羽毛球基本技术评定成绩、达标成绩及技能消退水平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羽毛球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也为羽毛球教学模式及评价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对西北工业大学2018级选项羽毛球120名大学生对其在教学前后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100分)。结果:在受试者的身体形态、坐位体前屈、50m(女)、测试指标中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肺活量、立定跳远、50m(男)、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000m、800m的测试指标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在身体形态的方面,羽毛球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效果不太明显。在身体机能的方面,有利于大学生的提高;在身体素质方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下肢爆发力,对大学生有氧耐力素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以赛促趣、以赛促练、以赛促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实践与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在实验组采用训练和体能测试赛相结合方式提取比赛成绩,与对照组采用训练和传统体质测试方法相结合方式提取测试成绩,两者进行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经过8周16节课时的教学实验后,测试结果表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采用赛制方法优于传统的测试方法,实验组体能测试赛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能测试项目的成绩,差异性显著;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采用赛制方法,即体能测试赛,学生的兴趣、喜欢度、积极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对采用“赛事”方式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赞同度与支持度高。  相似文献   

4.
许泽  王伟  孟露 《安徽体育科技》2024,(1):85-90+9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中技战术能力、比赛能力和教学知识的实验效果。方法:以体育教育专业6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周期为16周,进行教学实验。结果:对墙击球和高远球,2组被试无显著组别差异(p=0.11,0.33);内容知识、战术素养、比赛表现存在显著组别差异(p <0.001)。结论:运动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战术素养、教学内容设计知识和比赛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5.
运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普通体育课程实施篮球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篮球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体质和健康水平,对实现《纲要》中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力 《体育师友》2012,35(5):16-17
在高校公共体育新课改环境下,羽毛球课程改革逐渐融入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熔炉。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羽毛球教学中穿插专项素质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表明:以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为基础进行羽毛球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羽毛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也能增加学生对身体练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张元哲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6):22-23,32
根据金特尔(Gentile)二维分类法,对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能操作从环境背景和动作功能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验中,该实验采用自身比较法和组间对比法。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其技术动作规范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同学羽毛球正手高锭球技术的综合测试,实验前后两组同学的考核结果呈...  相似文献   

8.
通过教学实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式教学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实验前后两组分别在安静心率、舒张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等指标上有明显的变化(P〈0.01)或(P〈0.05),而在收缩压上仅实验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男女生安静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男生握力等指标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处方式教学和传统保健课教学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运动处方式教学的影响效果更显著。运动处方式教学是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循环训练法对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的影响,文章以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40名羽毛球专项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结果表明:实验组羽毛球技能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循环训练法比传统单一训练法更具优越性。在羽毛球教学中,运用循环训练法对高校羽毛球教学极具重要意义,有效提升学生的羽毛球训练水平和积极性,从方法上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效率。旨在为高校羽毛球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7):646-650
目的采用TBL+PBL教学模式对羽毛球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研究,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40名学生,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授课,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从身体素质,羽毛球技术,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羽毛球技术、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方面与对照组学生呈显著差异(p<0.05),但在身体素质无显著差异,并且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结论 PBL+T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高校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广TBL+P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遵循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设计了1套符合羽毛球技术教学训练的程序训练法。采用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南华工商学院羽毛球选项课学生进行了为期32学时的程序教学法对比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程序教学法比常规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学生的各项技能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体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民族体育对于学生的机能和素质指标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在个别指标上有明显的优势作用。由此可见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将民族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在对民族体育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大二羽毛球选项课学生进行课内联赛教学实验,以评价课内联赛教学对学生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课内联赛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技能掌握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微信平台和移动健身运用(APP)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实验组实验后体质健康各项指标(身高体重除外)均有显著的提升(P<0.05),对照组各指标也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实验后各项指标(身高体重除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及体质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2)线上运动干预项目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目标设定,自我监测行为,个性化定制与指导,社会互动等强化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主要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测量统计法,以宿迁学院2011级两个大学体育选修班为研究对象,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教学模式,再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证教学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今后完善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疫情背景下“动态分层分组”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大一普通女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期17周的实验教学,测试实验前后体质、心理健康指标以及运动技能。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静态分层分组”体质健康水平(除身高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分层分组”体质健康水平(除身高)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P<0.01);“静态分层分组”羽毛球专项技能(除搓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动态分层分组”羽毛球专项技能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P<0.01);“静态分层分组”心理健康水平(除精神病、强迫、恐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动态分层分组”心理健康水平(除精神病)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 P<0.01)。(2)与“静态分层分组”比较,“动态分层分组”体质健康水平(除身高体重、 800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羽毛球专项技能(除抽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健康水平(除精神病)明显优于“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连续多年实施的青少年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基础上,以XX中学为例发现中学阶段的学生之间的体质差异很大。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让体育教师安排上课内容及运动量方面很好地关注到全体同学,本研究提出为期16周的课堂分组教学,以试验的形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育成绩在实验前后都有显著性差异,从进步的幅度可以看出实验组的体育成绩较对照组进步更显著(p=0.000),这说明实验组采用的分组训练干预措施是非常有效、值得肯定的新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校园跑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采用实验法,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2020年和2021年两年体质测试成绩(分别为前测和后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学生不参加校园跑,实验组学生正常参加校园跑,实验时间1年,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前测和后测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数据作配对样本t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实验前后相比较,成绩总体提高不显著,或无提高甚至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成绩提高更为显著。因此,校园跑可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校园跑对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方法:对大学高年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课学习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一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5项体质健康素质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各项健康素质明显好于未参加体育课的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大学高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或学分制选修课,以达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乔子萱 《新体育》2023,(4):99-101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体育事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体育强国不仅仅是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最核心的指标是增强全体民众的身体健康素质,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是其重要的风向标,我国的教育部门逐年加大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力度,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的软硬件投入。学校艺术体操既有大众艺术体操的属性也具备竞技艺术体操的特征,其教育宗旨是增强体质、提升体育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情操、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通过教学实验法为主的实验方式,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2018级学生50名,进行艺术体操的教学实验,时间为一年,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艺术体操训练,对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柔韧素质方面的变化,全面而深入分析艺术体操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