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初的扬州吴氏测海楼,是模仿明末宁波范氏天一阁建造的私家藏书楼的杰作。它位于扬州老城城东运河畔,在1982年6月扬州市政府公布的扬州文物保护单位的“吴道台宅第”民居建筑群落之中。“测海楼”,六楹五间,前临一口人工开挖的四方池塘。我前去考察的时候,尽管当时此楼早  相似文献   

2.
扬州“吴氏家族”自吴引孙、吴筠孙起,诗书传家,尤其是“吴氏四杰”(吴白匋、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在近现代中国科学史、人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迹.“吴氏家族”档案是近年来扬州市档案馆致力于名人档案征集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截至2018年1月,已征集有“吴氏家族”珍贵档案1438件,从“吴道台宅第”的两位主人吴引孙、吴筠孙兄弟开始,涵盖吴家四代人.  相似文献   

3.
3月5日,扬州市档案馆派员专程赴南京李伟家中,联系吴氏家族档案资料征集工作。李伟是扬州吴道台后人吴征鉴的长子,原任南京市国家安全局局长,其父吴征鉴(已故)与吴白匋、吴征镒、吴征恺称为"吴氏  相似文献   

4.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乐论>是<荀子>书中的一篇,战国后期儒家学派论述音乐的专著.  相似文献   

5.
近读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一版)《明史》列传,发现二处人名有误,勘正如下:其一,列传第二十五(卷一三七)罗复仁传后有"孙汝敬"传,云:"孙汝敬,名简,以字行,永乐二年庶吉士"(下略)。"孙汝敬"三字左旁标专名线,即认定为人名,其人姓孙。考[光绪]《吉安府志》及[光绪]《江西通志》列传,罗复仁有孙名简,字汝敬,以字行,其行履同《明史》所载,知《明史》误以"孙"为姓氏,致其人似与罗复仁无涉。实则《明史》罗汝敬传为罗复仁传之附传,故传中不载乡贯。《明史》目录及李裕民《明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5  相似文献   

6.
清光绪十三年(1887)丁亥二月初二日午时,钱基博与胞弟钱基厚孪生于无锡城内连元街吴氏寓庐后进东偏之左室,据说与“亚圣”孟轲同一天生日.因兄弟俩是孪生,所以基博初名基来,小字曰博,后改字子泉;基厚初名基复,小字曰馀,后改字孙卿,取《周易·复》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意.  相似文献   

7.
<正>吴廷芬(1830—1907),字诵清,号蕙吟,又号小杏,徽州休宁人,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三度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庚子之乱中致仕归里,生平事迹湮没不彰,《清史稿》和地方史志皆未立传。近日笔者在文物市场发现一份吴氏神道碑拓本,存1833字,不仅是目前唯一一篇清人所作的吴氏详细传记,更提供了总理衙门发展历程的有关资料,对于考订吴氏生平仕履和总理衙门(碑文亦称"总署""译署",以下简称"总署")相关史实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本文在释录拓本、考补阙文的基础上,广泛参考有关文献,据以佐证史论,纠正误说,并编列出吴氏生平简  相似文献   

8.
石韫玉(1756-1837)不但是我国历史有名的方志学家、校勘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目录学家,可惜各种藏书家传略和目录学著作皆未提及,值得研究. 石韫玉字执如、琢如,号琢堂、竹堂居士、归真子、花韵庵主人、独学老人,室名独学庐,藏书室名凌波阁.清吴县人.韫玉系出丹阳延年之后,其高祖中年弃家从释氏名智远,曾祖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清顺治二年(1645)流转苏州,舍城南吴氏,吴氏以女妻之,遂家苏州吴县.韫玉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殿试一甲第一名,授修撰,曾典试福建、视学湘南、知四川重庆府、迁陕西潼商道、升山东按察使,归而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于道光二年(1822)参加中表黄丕烈在白莲泾积善庵举办的问梅诗社.  相似文献   

9.
<正>《汉语大字典》"邮"字、《汉语大词典》"邮"字,均出"驿站"义项,所引书证皆为《孟子》孙奭疏:"邮,驿名。"这一用法明代已出现,袁翼《骈文笺注》"邮亭"云:"《孟子》孙奭疏:邮,驿名。"(续四库本,页425)而在《孟子》孙疏之前,罕见"邮,驿名"之训。而"邮,驿名"这个用法,本身是有问题的。检今本《孟子注疏》,其疏文作:"邮驿名云境土舍也又云官名督邮主诸县罚负。"(中华书  相似文献   

10.
在义乌市义亭镇白塔塘村村委会保存的民国癸酉(1933)重修的《塔湖吴氏宗谱》卷之六中,有一篇署名朱竹朋于清光绪己卯(1879)写的文章,题为《塔湖吴氏义民阵亡传》。全文约800字,记述了西乡民团与太平军于同治元年(1862)七月八日在江湾、崇山,8月在苦山、石塔、桥西、杨宅一带作战的情况、从文中可以看出民团缺乏训练、指挥无方和太平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