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企盼中,又收到了《工人日报》通联部关于续聘我为第十届特约通讯员的通知和新的特约通讯员证。高兴之际,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工人日报》留在我生命中的深深印记和给予我的信任。自1985年参加《工人日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优秀特约通讯员表彰会至今,我已连续十届近20年担任《工人日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朋友     
每当看到和想到《工人日报》这几个字,我的心中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我的成长是和《工人日报》紧紧地联在一起的。 80年代初,由于我在以往的逆境中一直坚持刻苦自学,终于在化工产品的研究上搞出点名堂。《工人日报》的记者发现了我这个“小人物”,进行了报道。从此,我和《工人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也許用不着我来加添任何解釋,大家就可以从我將引述的一篇倫敦工人日报的报道中得到很深的教益:事实的邏輯是新聞的力量的泉源。下面就是倫敦工人日报关于“塞浦路斯时报”編輯被判罰款五十英鎊的报道的譯文: 【倫敦工人日报1957年1月7日消息】由于“塞浦路斯时报”刊載了一条倫敦“新聞紀事报”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想借贵刊一角,说说工人日报张天若同志是怎样关心我这个“无名小卒”的。去年七月,工人日报发了我一篇读书札记。厂里有人说我文章里所用的典故是从某报、某文里抄来的,“无非是靠偷人家的东西来骗取稿费”。说来也巧,这篇札记的稿酬不知何故又  相似文献   

5.
有位记者曾经问过许多企业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几乎是一个:“最需要被人们所理解。”一提起《工人日报》,我就想到自己是很幸运的。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工人日报》不仅深深理解我,而且坚定地支持我,实在是改革者难觅的知音。 1984年,我在本溪率先租赁了消防副食商店,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围绕着姓“社”姓“资”问题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6.
一张报纸的特色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特色的报纸不会有大的社会影响,不会有大的发行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谈报纸的特色离不开讲传统,讲传统免不了要看历史.所以谈工人日报的特色就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工人日报的历史.我想从我理解的工人日报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段,谈谈工人日报特色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工人日报》要过45岁生日了,我兴奋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40多年来,我个人的进步与成绩与《工人日报》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记得1952年,《工人日报》连续宣传了鞍钢工人王崇伦创造万能工具胎,大幅度提高工效的事迹。当时我在沈阳机床厂当车工。看了报道后,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都是新中国的工人,为什么王崇伦能找“窍门”(当时流行这个词),进行创造性劳动,我只满足于平平常常地过呢? 那时我们厂正加工车床上的油窗,每加工一个工件要换五把刀,工效低,质量还不能保证。在王崇伦事迹的启发下,我边加工边琢磨,终于想出将五把刀捆在  相似文献   

8.
当得知自己获得工人日报优秀特约通讯员"五连冠"时,心情可谓百感交集,有激动有惭愧,有甜蜜也有苦涩。做文要像做人那样诚信自1992年开始当通讯员算起,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16年间,我先后在工人日报、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9.
在《工人日报》第9届特约通讯员代表大会上。当我双手接过瞿祖赓社长授予的《工人日报》“十连冠”优秀特约通讯员奖杯的时候,我既激动又自豪。正如许多朋友所说,接连十次获得《工人日报》优秀特约通讯员称号,十分难得,十分珍贵,当属殊荣,在常州市、在江苏省,我还是第1位。作为《工人日报》10多年的特约通讯员,在报社领导、记者和编辑的指导、帮助下,我先后被《工人日报》刊用的稿件有145篇,其中10篇,或被新华社转发,或被中央台转播,或被评为好稿,或被选编入书出版。回顾10多年的实践,我体会到作为特约通讯员应该具有“四得”,即:献得出爱,受得了苦,经得住退,站得稳脚。  相似文献   

10.
劳模靠报纸出名,报纸靠劳模争光这是长期以来在广大职工中流传的两句口头语,也是广大职工对《工人日报》创刊四十五年最好的实践总结,是最公正的评价。我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老通讯员。对此感受最为深刻。四十多年来,经《工人日报》宣传过的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劳模先进,很难说是有多少个。但是,《工人日报》每报道一个选进典型、每宣传一个英雄人物,都会在全国职工中引起极大的反响,都会收到最佳的社会宣传效果。就拿我们山西晋华纺织厂来说吧,《工人日报》每报道一次我厂的劳动模范,都要在全厂职工中掀起一次学赶先进的浪潮,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2000年11月6日起,《工人日报》全新改版。我们欣喜地发现,《工人日报》比以前更好看、更耐看了。在感受到报社改革冲击波的同时,我也在深思:作为特约通讯员,我们该怎么办?结合个人的新闻实践,我认为:只有在“两心两广三研究”上下功夫,特约通讯员才能适应改革的新形势,才能在写出高质量稿件的同时提升  相似文献   

12.
7月15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天我有幸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纪念《工人日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会议期间,经报社领导瞿祖赓、张宏遵的介绍,我作为《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的代表和齐齐哈尔市长跑爱心协会的代表,十分荣幸地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同志简要汇报了工作。听后。尉健行同志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好,好。《工人日报》和工人心连心。”随后我与尉健行同志手拉手留下难忘的瞬间。这也是会议期间,尉健行同志惟一同与会者的一次单独合影。  相似文献   

13.
我是地方报社的记者,一九八五年以来,我在完成本报报道任务之外,还在全国三十多家报刊、电台发表稿件四十余篇。许多报刊、电台编辑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不能忘怀。去年二月份,我给《工人日报》写了篇小言论《招聘一定要实事求是》,就社会招聘中出现的乱许诺条件,事后不予兑现的现象议论了一番,原稿仅三百来字。三月十二日《工人日报》以《招聘人员不可开“空头支票”》为题在群言堂专栏发表。  相似文献   

14.
兰海燕 《中国记者》2022,(11):80-81
<正>作为5次担任工人日报全国两会人大报道组组长的上会记者,每次上会前,我都会反复思考:如何围绕两会主题,找到更契合工人日报特点、广大职工所关注的报道?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带领人大报道组采写系列报道“5位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追踪”,用6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笔者平时不吸烟、不喝酒,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便是读书看报了。近年来,在单位订阅的30多份报刊杂志里。我首先选读的便是工人阶级自己的“娘家报”——工人日报了。这几年来,笔者读工人日报,在写作上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工人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用黑体字加框的特殊处理手法,就一条新闻标题中“辉煌”排成“煌辉”的差错刊出了一则“向读者道歉”的短信,读后为之一震,激发了我对工人日报同行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7.
我长期订阅《工人日报》,深感这是一张比较严谨的报纸。而读了2001年10月31日《工人日报》的几篇报道,我觉得有几处毛病。虽是“白壁微瑕”,但有指出的必要。“他们”不能代替“一个”第一版通讯《首钢为何要实施战略大调整》的开头一段这样写道:“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首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世纪之交,他们又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建设新首钢’的奋斗目标。”这句话中的“他们”  相似文献   

18.
我一口气读完了《新闻业务》七、八期上几篇关于帮助工人通讯员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一个工人通讯员来说,读起来特别亲切。我亲身感受到报社同志对我的帮助。我是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的通讯员,北京日报的编辑来工厂给我们讲过新闻知识,同时开座谈会征求我们对报纸工作的意见,最近还开了通讯员新闻学习班,我参加了听课。工人日报对我厂工人通讯员也很关心,报社总编辑也来过工厂同我们谈心,还指定专  相似文献   

19.
刊载于2006年9月28日工人日报的消息《2200万元罚单开出9个月一文未到》有幸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实出我意外。  相似文献   

20.
在四十年中,我给《工人日报》写的稿子很难说是有多少篇了,光发表了的就有近百篇。这些稿件见报后,对我厂广大职工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晋华厂的生产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1980年,晋华纺织厂开展了为四化立功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效益。我采写了一篇不满千字的消息,送到《工人日报》后,报社以《用高标准推动人们创造好成绩、晋华纺织厂开展立功活动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