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见到胡军之前,我已经领略了她那忙碌与紧张的节奏。电话听筒里的胡军也是干净利落的,恰如我见到的她本人:短发,合体套装,瘦削中透出成熟的韵味。这就是在《小小世界》里和多嘴鹦鹉、草蜢博士一起又笑又唱的胡军“姐姐”。每周六下午3∶30到4∶00,胡军“姐姐”...  相似文献   

2.
误会     
每当看见书架上那两本《趣味数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找好朋友丁婧妍玩,玩着玩着,我不经意地瞅了她的书架一眼。咦,《趣味数学》?那不是我前几天丢的那本吗?于是我拿下来一看,上面还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名字!我正要叫她,她就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了,说:“哟!你可真机灵,这么早就发现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我想:还挺会编,竟然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说:“少装蒜了!说实话!这本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她认真地说:“是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呀!你怎么了?”我说:“少骗人了!这本书明明是我爸爸在北京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3.
我认识何黎,又不认识何黎——我没见过她的面.却听到过她那亲切、富于感染力的声音。那是在电话里听到的。 因为心有所感,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写了篇小文章,寄给了《钱江晚报》“我爱我家”栏目编辑何黎。  相似文献   

4.
香港新世纪出版社新出版了一本《少女诗萃》,收录了方青卓少女时代的一首诗——《献给远方的风帆》。从书店买回来读罢便打电话祝贺她,最后让她请客。她在电话里骂我祝贺是假,敲竹杠是真,然后哭穷说那些稿费请客还不够塞牙缝的,又说幸而看诗的人不多,不然她倾家荡产也请不完客。玩笑过后,言归正传。我问她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93’中国农民文艺晚会”上节目通过没有?这台晚会里,方青卓除和《一村之长》中的杨子纯、赵本山等原班人马客串一下外,还要和一个犹太留学生合演一个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的一天,我送九岁的女儿上学,在车里听玛丽亚·卡拉斯在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中的唱段,但女儿纠正我,那应该是“大利拉”,因为《圣经》里是这样译的。我更想不到的是,她接下来完整复述了这段爱情与背叛的故事。为什么读经典?打开卡尔维诺这本书时,我强烈希望找到答案,用以证明女儿在“大书”上过早耗费的许多时间并非虚掷光阴。六岁那年,她已读完全本的《伊利亚特》,但过多英雄的惨死使她对另一部荷马史诗再也提不起兴趣。她对麦克白痛苦的自我分析亦不以为意,反倒留连于三女巫熬练妖丹的方子。“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  相似文献   

6.
那是一扇窗     
是从什么时候起 ,《正大综艺》节目让我们一家人看得放不上 ,我实在想不起来了。但是 ,的确现在每个星期全家人都惦记着这档节目。而且 ,看《正大综艺》节目那专注劲儿远远超过其他节目。节目中一出现竞猜的题 ,也都抢着“哇哇”地喊 ,答对了还有几分得意 ,答错了也有些许懊丧。有时我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正大综艺》的现场究竟是在北京还是在我们家 ?这一家子俨然就是那节目里请的嘉宾。说实在的 ,《正大综艺》初办时 ,我并没有多在意它。在我看来 ,综艺节目无非是以娱乐为主 ,乐完即完 ,如此而已。再加上与“正大”联系起来 ,似又多了几分…  相似文献   

7.
易江菊 《中国出版》2023,(S1):52-56
去年九月,我社副总编辑李天舒跟我说:“叶广芩老师写了一个新的讲秦岭大熊猫的故事,你来做责编吧!”我当时心里很是惊讶:我对叶广芩老师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京味”题材里,她怎么一转身、一提笔就写起了秦岭、写起了动物?惊讶过后,立即开始补课。我之前读过叶广芩的“耗子丫丫”三部曲和《采桑子》,后又买来叶广芩的代表作《全家福》《状元媒》.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的一位老前辈对我说:“你去采访一下黄薇同志吧!她的历史挺生动的,可是知道的人却不多。”然后他如数家珍似地把黄薇的历史给我“兜了”出来。我动心了,决意写她。可是一见面黄薇同志却阻挠我:“不要写,千万不要写,我没什么好写的。”说话时语调的轻柔,使我难以想象,她,就是那个在日本宪兵鼻子底下办地下抗日报纸的著名华侨女记者。黄薇同志生性恬淡,温雅,乐观,豁达。她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前几年已经离休,但她整天在家忙个不歇。她说,离休是离休了,可比上班还忙呢。她的案头上,整齐地叠放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一沓沓的稿纸堆放在那,显然是主人常用得着它。小小的客厅里,布置得相当典雅,书橱里随便置放了几件工艺品,一壁墙上还悬挂着一幅以浓重的墨绿色为背景的油画——“乡村”,那清逸的水色山岗,使人顿生一种超然,澹泊、宁静之感,似乎透露着主人的情愫。“您说您很忙,都忙些什么呢?”我问。“喏。”她递过来一叠稿纸。这是她离休后写的《回到抗战中的祖国》一书的前言和目录。这本书  相似文献   

9.
观念与模式     
3月7日一早,我走进办公室就找报纸,想看看昨天“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的消息。作为身在首都的一名女新闻工作者,对这件事怎能不关心呢。我首先翻开《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看到出自两位记者之手的两则新闻,各为100多字。主要内容是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到会祝贺。读罢,我对协会的性质、任务,不得而知。《人民日报》那条新闻中还提到“由中国记协主席团成员汪溪担任会长”。汪溪,好熟悉的名字,她是哪个新闻单位的?一时想不起来,急得我又翻别  相似文献   

10.
我刚从县里调到市里不久的那年夏季的一天,“头儿”指着他办公室里的一盆花儿:“这盆花儿长得挺好的,就是不知叫什么名儿,你能不能找位专家问问?”“头儿”越客气,我的办事节奏就越快。我一圈儿电话打出去,就得到园林处回话:“我们派一名园艺工程师去。”工程师来了,像位刚离开校门的女学生,我心里嘀咕:“有没有搞错啊?”在“头儿”办公室里,她一见那花儿,便说出了花名以及那花儿的生长习性、栽培要领,连属什么科也讲得一清二楚。“头儿”听了非常高兴,在道谢的同时说以后要多向她请教如何养花,她笑着点点头。“头儿”问怎么称  相似文献   

11.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12.
夏玟的“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已经查不到了。熟悉她的人,唤她夏玟(音敏)。我去采访她,不单因为她是新闻出版署系统的先进个人,还因为听说她是一个患了癌症,动了手术,却年发稿突破100万字的女病人加好编辑。“癌症不可怕”她哪儿象个病人?腰板儿挺得直直的,头发梳理得利利索索,一身素色连衫裙,更衬托出她的身材适中,丝毫看不出一般50几岁的妇女早衰的痕迹。北京人讲话:精神着呢。“今天来晚了点儿,手头有个急校样,正赶着看出来。”听了她的解释,我才注意到,她那近视镜后面的双眼有些微红,散射出一丝疲惫。  相似文献   

13.
黄金时代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情侣观众占比不足三分之一的影院放映厅.影片里的人物穿着厚厚的粗布棉衣,穿行于那个纷嚣的时代.影片的名字叫《黄金时代》,用的是主人公作家萧红给同为作家兼爱人的萧军信中的一句话,“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观众里,许多人的脸庞已经刻满沧桑,这些已有多年未步入影院的老者,是来重温萧红的往事,还是在回眸自己的黄金记忆?暮年以后的我,会不会也和今日的老者一样,面对着旧日的光影,无言胜似千言?  相似文献   

14.
她60多岁了,还迈着匆匆的脚步在祖国大地上辛勤地耕耘。邓拓曾给她赠言:“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她就是《人民日报》记者柏生。 4月的榕城阴雨连绵。柏生匆匆地从鞍山回到北京就匆匆地来到福州参加全国晚报评选活动,结束后又将匆匆地赶往皖南讲课。“还有5天时间,咱们采访几个吧。”听她这么一说,我欣喜若狂。能和这位高级记者一起采访真是三生有幸啊。我按捺住激动:“走吧,先到闽江宾馆住下。”“我不住宾馆。我从来都是到哪儿采访就住在哪儿。上次采访卢嘉锡也是住在物构所,这次就住你们公司吧。”这突如其来的一席话,我感到茫然,看来再说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我急忙挂电话让公司收拾一个房间。这是一个几平方米的斗室,一架单人板床、一张简易办公桌,一对木沙发,几乎占去了整个空间。没  相似文献   

15.
初见姜敏,正是春天。短短的头发在她时而缓和,时而激烈的言语中飘动,那张“忧思型”的瘦小脸庞也渐渐红泛起来。听人说,身高1.65米的她体重才45公斤多一点,可平均每年采写的科技稿件竟达100多篇。轰动全国的《“星期日工程师”之死引起的风波》;令人叫绝的《三个神奇的“中国人”》;贴近生活的《科学技术与你、我、他》……这一篇篇为“第一生产力”摇旗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记者群     
有位记者在《新闻出版报》上发表文章诉说身为记者的感受,标题叫《记者的尴尬》。“尴尬”一词,用得再贴切不过了。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当口,被推动着或自愿地走到了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那么,中国记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 记者的热衷与自豪一位当记者的老同学打电话来约我写写当代的记者。我打趣道:“不怕我揭你们的老底?”她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别以为记者都那么‘黑’,这  相似文献   

17.
语气助词“呀”、“哪”、“哇”,常有被误用的情况。例如: “这是结什么婚呀?”(《作文》1984年第12期《表姐的婚礼》) “她是去找你的嫡亲侄儿,我的表弟杨炎呀!”(《传奇·传记》第3辑82页梁羽生《绝塞传烽录》) 这两句的“呀”都用错了。为什么呢?请看下文。这“呀”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的语气。例如: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  相似文献   

18.
前段,市面上流行过一本书,名叫《学习的革命》。据称该书准备在中国销售一千万册。那广告做得铺天盖地的,特别是某著名导演,每每在电视上,都举着那本书说:“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命运的书。” 接下来,举国上下“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最逗的是,一次洒后,我跟一“三陪”狂诉自己的命不好,读了那么多的书,还是四处碰壁,一无所成。她居然从包里掏出了一本《学习的革命》,安慰我说:“看看这本书吧,它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今年五一节,妈妈拿了一份《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举办“档案一与你相伴”征文活动的通知》给我看,我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嘛?”妈妈说:“想想10年前的五一,你在干什么?” 妈妈的提醒,把我的思绪拉到了10年前. 那年五一,我还未满6岁,妈妈带着我到公园游玩,然后到一个文具店,她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本子和铅笔.吃完晚饭,妈妈对我说:“今天过得开心吗?”我毫不掩饰地说:“开心!”妈妈说:“那我们把今天的开心记下来好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成阳保健品厂: 去年的九月,我那远在千里之外:河南省清丰县的妹妹带着她三岁的女儿来到我家。姐妹相见悲喜相加,作为姐姐,当然是很高兴。当我看着这面黄饥瘦的外甥女,吃惊地问妹妹:“这孩子有什么病?身体这样虚弱?”这正常的问话,使妹妹伤心地掉了泪。她一边哭,一边讲:“这孩子可把我整惨了,成天拉肚子,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扁桃腺经常发炎,只要一发炎,必到医院挂吊针。我远离你们,没有人帮忙,弄得我经济紧张,人也快崩溃了,真是束手无策。”过了一会儿,妹妹又转悲为喜,说:电视、广播里都说咸阳的505很好,还得了50项国内外大奖,外国人都叫它神袋,听说还有儿童型的。我这次来,一是看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