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谈论“通才”者日见其多,国外学界甚至提出了建立“通才学”的构想。“通才教育”已经与智能教育、管理教育、终身教育被统称为现代四大教育概念。人们认为,领导者应该是“通才”,管理人员应该是“通才”,编辑、记者应该是“通才”,科研人员也应该是“通才”。那么,高师毕业生--未来的人民教师,要不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成为“通才”呢?  相似文献   

2.
××同志:来信早已收到。对于你所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提供一些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吧。一、关于“通才”或“专业”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决不能用我们过去的老框框去套。以前,我们学苏联时是“专业培养”,而认为美国是“通才教育”,好象没有专业  相似文献   

3.
通才教育要寻求合理定位--与张汝伦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科学技术正高速迅猛发展,我们必须站在这个基点上去寻找通才教育的合理定位和可操作性。通才教育的理念应是造就学生的一种气质,一种洞察事物的深度和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当通才教育可能落到实处的时候,才可能被教育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科学技术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宏观走向,分析“专才教育”、“通才教育”培养模式的设计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进而阐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背景思维与通才教育的重建柏定国一、问题提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对而言,是欧美通才教育论的直观体现。现代中国一批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而同时又具备了欧美留学经历的学人,曾为通才教育理想呐喊。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推祟“通人”轻视“伎”的思想,这为通才教育论在...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它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造成了“人被抽象化”、“人被符号化”、“人被非个性化”和“人被工具化”的多重异化。要拯救人类精神,呼唤价值理性在现代科学技术时代的回归和复兴,就需要教育人们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与限度,重建人的价值世界,重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的和生物学科的战略观思考高等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高科技争夺战呼唤通才教育与跨学科研究 1.国际高科技争夺战的四大战略 几年前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的“21世纪中国与世界”讨论会明确指出:高科学技术争夺战决定世界未来命运。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及人类的未来,当今世界并存着以争夺高级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四大战略。它们是:以“星球大战”计划和太空工业化构思为主要内容的美国“高边疆”战略;以“战后政治总决算”为宗旨和谋求未来政治大国地位的  相似文献   

8.
钱学森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必须进行教育改革的主张,其改革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他提倡在重视现代教学工具应用的同时,普及计算机教育,针对各国教育理论中“通才”和“专才”的争论,钱学森提出我国的教育也须重视“博”与“专”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六个方面内容要求,主张建立“大成智慧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呼唤通才教育——对21世纪教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通才教育的有关问题:一是科学技术复杂性探索的演进,二是通才教育理论的国际探索,三是我国应如何开展通才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目前比较盛行“从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的提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从实践经验上看,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模式各有长短,过分强调通才教育容易导致肤浅;从我国现实来说,社会需要的也不全是通才,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的;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来说,宽分类和高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于接受通才教育,窄分类和低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接受专才教育;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1.
潘光旦是我国近现代颇有造诣的教育思想家,他站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舞台上高瞻远瞩,积极汲取中华文化之精华,将“中和位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自由教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精髓,全人格教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目的旨归,为构建通才教育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潘光旦通才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人才培养要夯实通识知识,融通跨专业课堂教学;弘扬人文学科价值,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丰富全人格教育理念,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个体“位育”,促进国家整体“位育”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对“己”、“群”关系的认识、大学观以及知识观的基础上的,是对构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早期探索,会通性和实践性是其特征。梅贻琦认为通才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道德性的个体去融通知识和技能,通才教育的内容是诸育并举,实施途径包括课程教学、师生从游、实践、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3.
通才教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翻开人类教育的史册,人们可以发现:古代是靠通才教育取胜的,近代是靠专才教育取胜的,而能取胜于现代的则是靠专才教育基础上的通才教育———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通才教育向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通才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开展通才教育,我国亦应根据具体国情,走中国式通才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普通教育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经常所说的通才教育,是译自“Liberal Ed-ucation”和“General Education”这两个英文词汇。它渊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称为博雅教育,是以培养多才多艺的博雅的和有教养的自由人为宗旨。自由教育在现代社会的转义,被认为是发展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5.
艺术设计是人类对自然理解后的意识,艺术设计中素质教育要结合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研究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或者利用已有的科学成果,沿着人的心理和人体工程学的途径,创造真正适合人类生存方式以及为其方式服务的、引导人们进入新生活方式的“物的设计”。结合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要适应现代人才需要的特点,加强通才教育,将科学技术、产品生产、审美要求统一,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中的美学、人们的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综合协调,形成效益生产,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罗玉华 《教学研究》2007,(4):315-318
在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争论中,个性教育成为人们视野中的新潮流.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在知识经济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而这种选择就是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是与全面素质发展的矛盾统一,它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张扬个性,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发展,与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制度的沿变是密切相关的。过去有人称欧美实行的是“通才教育”,苏联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这样的区分,不很科学。其实,所谓“通才教育也”是一种专业教育,不过这种专业教育的口径宽一些,范围广一些,基本上是按学科大类分系进行的。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广泛意义的包罗万象的“通才教育”是不存在的。用“通才教育”概括欧美大学教育,并不妥切。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设置,近几十年来,约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李波 《教书育人》2009,(10):108-110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在英文中被译作general curriculum,又被译作“普通课程”“一般课程”等。其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几个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一是“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知识经济”将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这对于教育改革是一个挑战。“能说会做”的“全才”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为了培养通才,许多大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强调综合科学的重要性,加强“学际领域”的研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则强调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的理工学科规定学生必须学习24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认为只有…  相似文献   

20.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当理解,因此,更新对文化理念的理解是更新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在此“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该实现“从专家到通才”、“从求知到做人”、“从科学到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