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高考考纲和历年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地理科目考查的知识具有点多、线长、综合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因而,复习过程中要求科学地把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落实到不同轮次的复习环节中去,以保证学生能够有序而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第一轮复习总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于“狠抓双基,稳中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类以双抛物线为背景立意的综合性压轴题,它集知识、方法、能力于一体,重在考察考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这类试题是中考数学试题的精华部分,具有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多、能力要求高、突显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特点·本文选取了四道典型的中考试题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王飞 《历史教学问题》2003,(1):84-84,83
20 0 2年高考 (江苏、河南 )文理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中 ,历史选择题 5题 ,每题 6分共 3 0分 ,非选择题 3题共 1 8分。试题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方面内容。历史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融为一体 ,从不同角度切入 ,综合性强 ;试题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材料紧密联系社会热点 ;试题既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又对中学素质教育产生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研究历史试题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题加大综合力度 ,突出考察考生综合能力在文理大综合试卷中 ,怎样把文理六科的考察内容“综合”成卷 ,特别是把历史的知识融合进去 ,确实是…  相似文献   

4.
高考试题常常会在不同试卷中采用相似试题素材,作相应的命题技术处理。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能力。一材多用、多角度立意,这种将有限的素材,置于开放的、多元的背景中的命题,从认识的角度来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视角来认识事物、认识生命,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刻的、充实的、经历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探究过程。从方法的角度来分析。能力是从解决问题中获得的,命题通过对素材或知识内容的重组、延伸、综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这样,具有基础性、常识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区域地理也就成为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试题命题的切入点。从高考试题上看,试题的形式往往是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介,区域地理知识为背景材料,以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一、近三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特点 (一)不强调知识覆盖面,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 理科综合考试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特别是Ⅱ卷填空、简答题,许多试题都提供了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由于背景的限制,有些重点、核心知识无法全部编入试题,而有的非重点知识与背景有一定关联,则被编入了试题中。因此,理科综合考试综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核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分析,其基本特征为: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特征;讲究情景交融,形成再生知识;注重能力立意,凸现人文精神;重视图表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强化知识融合,拓展思维空间。为此笔者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谈一点文科综合复习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技能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考试题也逐渐减少仅凭记忆的题目,而采用以能力立意命题。如“材料性试题”就是考查地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考生要从试题中提供的文字材料、数据或图表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近几年,又出现了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如2005年广东地理试卷第35题,要求设计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仓定权  陈穆 《物理教师》2002,23(6):58-59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的第二条指出 ,综合能力测试要体现考核学生能“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的背景材料 ,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和趋势” .显然 ,高考试题的演变成为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命题立意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涉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考查考生对概念的全面认识或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文所谈的“图表和数据类问题”就是一种以图表和数据信息为背景的新题型 ,此题型的特点是 ,所给予的图表、数据信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产和生活 ,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给的…  相似文献   

10.
中考中出现的化学综合试题因其综合性强而倍受关注,它集中的知识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动用的思维手段多,因而失分较多,笔者就中考中化学综合试题的失分原因作一番探讨,仅供参考.一、中考中化学综合试题呈现的特点1.注重综合性增强综合意识是重点.不仅要通过某一主题来设置若干问题,而且强调从不同学科的多个角度来认识同一事物.试题不仅弓{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而且强调适当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纵观2004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无论是单科试题,还是综合试题,在设计上正在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信息题、综合题、设计性实验题等考查学生诸多能力的题型已经成为了生物高考试题的命题取向,成为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参考.推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是高考能力要求的三个方面.本文结合2004年高考试题,对高考中推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要求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幼玲 《中学生物学》2005,21(12):50-52
纵观2005年全国各省市考生物试题,几乎每一份试卷都有较大比例的实验试题,因为实验试题往往综合性较强,能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符合高考对选拔人材这一功能性的要求.由于近年来高考试题较多强调能力考核,特别是考了一些以大学课本为背景的实验题后,教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出现了轻视教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窝蜂投入到这些所谓高深的实验试题的练习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高考考纲“获取信息的能力”中有两条:(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以诺贝尔奖为背景材料的试题,如果能与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很好地体现考纲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要求。本文选择2006~2008年诺贝尔奖相关材料为背景的试题作分析(2009年诺贝尔奖为背景的试题分析参见本期《以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奖为背景材料的试题分析》一文)。  相似文献   

14.
核心提示 我们之所以展望探究性试题是今后命题的热点,主要是因为试题贯彻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它的能力测试功能将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1.能考查考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探究性试题总会设计阅读、揣摩题意的思维氛围,启发考生挖掘隐含条件,理解试题知识结构,预料可能出现的问题。 2.能考查考生知识容量和灵活应用能力。探究性试题往往在不同知识的整合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3.能考查考生发散思维能力,探究性试题为探索多种途径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启发考生求异思维。引导考生变换思维角度。在方法与过程中进行探究。并全方位分析评价。达到物理知识相互沟通和综合。学得更活。使其物理方法掌握得更多。应用更自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题目 满足条件AB=2,AC=√2BC的三角形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本试题题设简洁,上手容易,解法灵活,可以从不同角度考查初等几何知识、解析几何知识以及函数思想等方面的基本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观点1:能力立意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灵魂,其含义是以考查能力为目的命制试题。能力立意的出发点是从考查能力出发命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以实际问题立意,设置问题情境,根据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体系,不忌讳知识的重复,不追求知识的数量;从认识分析实际问题角度设问,提问的内容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态度、观点和方法,关注对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重视知识的理解、整体和迁移。(河北省卢龙县中学鲁爱华)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把以生物学研究成果为背景材料或以研究型实验为素材的生物学试题称为"研究型试题"。"研究型试题"的出现,顺应了高考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据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统计,"研究型试题"约占30%。对"研究型试题"的探讨已经引起高三教师的重视,笔者就"研究型试题"的类型、特点、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1"研究型试题"的类型及实例1.1背景型1.1.1以生物学研究成果为背景材料的高考试题。具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为2009年上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52题、2012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第32题。1.1.2以图文为资料为背景材料的高考试题。具有  相似文献   

18.
朱文霞 《新课程研究》2007,(8):38-39,41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冬令营中的有机化学试题历来比初赛难度大.2010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冬令营试题仍然以科技前沿为背景,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这类题目不仅要求考生要掌握全面的有机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还需具备很强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下面就以两题为例,详细地对有机试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高考文综试题全国卷I的39题第6问,是一道高水平、高质量的政治试题。该试题的命制,体现了新时代大背景下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知识、技能”考查的较高要求。教师深入地对该试题进行研究、探讨,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学活动中,把握高考命题的主流方向,对教学活动、应试考查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