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吸吮着改革开放的乳汁、独享着全家人的宠爱长大.和父辈的同期相比,物质生活大大丰富,视野也开阔了许多,同时却缺失了许多人生应有的压力.相对父辈满口"我们"的集体主义,80年代出生的我们往往被定义为褒贬相交的"个人主义"的一代.  相似文献   

2.
我叫周保章,今年76岁,是1991年12月离休的青岛通用机械厂高级经济师。现在是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的副团长。我们老周家是个大家庭。我的父辈是大排行。在父辈中,周恩来排行老七。我父亲、周恩来的堂弟周恩彦排行十三,所以我称周恩来七伯,称邓颖超七妈。由于有这种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我与七伯家走动的比较多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父亲孔另境和姑父沈雁冰(茅盾)、姑妈孔德沚、二姑父沈泽民,他们都是从浙江桐乡乌镇走出来的中共早期党员,先进文化的引导者和传播者,党的实际工作者。凝望父辈革命足迹,我由衷地感受到父辈有着执着的信念和追求,他们不枉是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是我们生命的楷模。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感受他们生命的底色……从乌镇走出的孔氏第76代孙  相似文献   

4.
龚丹 《声屏世界》2013,(1):53-53
一、电视开机率持续缩减,“看电视”渠道更加多元。不说远的,只要看看我们父辈观看电视的方式变化,就可知一二。当下,不少五六十岁的父辈在看电视剧方面已经出现了变化,转移到了电脑面前。与电视机相比,电脑可以自由地选择观看时间以及少量的广告,成为他们观看电视剧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雷雨 《军事记者》2010,(3):33-33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离去。引起无数人的唏嘘和伤感。一代科学巨擘留给中国人民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让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已经受益,而且,我们的后人也将长久地受益。  相似文献   

6.
对于青年农民工,现在有一个正式的官方称呼,叫做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中我们又称之为农二代、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于农村并在城市里务工的青年人。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的话,2009年从农村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1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人数为1.509亿,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由此可以看到,目前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群体素描这批由80后、90后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用几个词来对他们进行一下群体素描。  相似文献   

7.
正对年轻记者我们寄予厚望。新华日报在九年前招聘了一批年轻记者以后,大概有五六年时间没有新进年轻记者,这样就造成了五六年之久的断层。从2008年开始,我们又开始重视这个工作,这两年基本上年年都进新人。我们去年年底做了一个统计,新华日报现在50岁以上的资深记者、资深编辑,占18.43%;50岁以下、30岁以上这个层次的人,占了67.74%,这部分我们称为骨干记者;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占比是13.82%。  相似文献   

8.
李强 《视听界》2013,(1):127-127
时间是一条长河,它全力前行.从不回头。可是,人类有情感,有记忆,这条河就不那么冷漠,我们既可以领略它的惊涛拍岸,也可以感受它的风平浪静。2012年的初夏,当从事文艺广播20年的我试图接近60年前建台初期文艺节目的尘封往事时,那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背景.令我陌生;那陪伴着父辈们全心建设共和国的美好节目,令我神往;那散落在老文艺广播人记忆里的吉光片羽,令我像珍珠般爱惜。  相似文献   

9.
我的祖辈称她为"邓大姐",我的父辈称她为"邓妈妈",而作为80后的我们尊称她为"邓奶奶"。她以慈祥、和蔼的形象赢得世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我们把美国人赶走了;现在,我们还是敌人,但年轻人已经爱上好莱坞电影了; 30年后呢?总是会有变化的,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我们"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惯习的形成.父母的影响,可以造就子女不同的媒体使用习惯.而当代家长对孩子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在社会转型、文化知识传承模式发生深刻改变,出现了父辈向子辈学习新知的"文化反哺"局面的历史大势下进行的.面临代际观念差距拉大、子辈社会化渠道增加、父辈权威进一步消解、子辈更为独立自主,进而代际冲突频发的局面.现实生活中,家庭中两辈人的媒介使用、媒介观念和媒介素养均存在不少差异,但代际间的沟通却并不理想.那么父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家庭中对子辈媒介素养进行培育?笔者认为或可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近60年。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好把这60年等分为两半。两个30年相比,大有隔世之感。因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的巨变不仅使外国人瞠目,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回想65年前的我,还只是一个10岁的小孩子,对当时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父辈们也不敢将我东北的大好河山被日本侵略的实情告诉我们,因我们年幼无知口无遮拦,一不小心说出了相关的事情,就会连累家人被打成"政治犯",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吃的是五谷杂粮,如高粱米、玉米面、橡子面等,每年过年配给极少的大米白面。平时发现有人吃细粮,就会被抓,成为"经济犯"入狱而受到严厉的惩处。  相似文献   

14.
卜卫 《当代传播》2012,(3):8-10
(接上期)评论6并非中西方教育之争——"虎妈""狼爸"式教育事件回顾:据多家媒体2011年1月至2月报道,属虎的美籍华裔母亲蔡美儿成长于精英家庭,为了杜绝"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在自家应验,将父辈的森严家规—脉传承,和两个女儿约法N章:不许在外过夜;不许参加玩伴聚会;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不能参加校园演出;不可以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在除体育与话  相似文献   

15.
周洋 《新闻窗》2010,(4):124-125
我们的父辈或者袒辈来自天南海北,说着不同的方言。他们从来不称这里是家而叫做厂。我们说的话也被戏称为“厂话”。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有着巨大的灰色厂房和低矮的红色宿舍,是在高高“围墙”之中的一个独立的世界,始终不能完全融人到工厂以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最近,俄罗斯《现代人》出版社出版了“世纪的沉思:孩子们谈父辈”丛书中的谢尔戈·贝利亚编著的《我的父亲拉夫连季·贝利亚》一书。  相似文献   

17.
苏光兴 《北京档案》2008,(10):18-20
从1978到2008,整整3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这30年,我们的国家发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所表达的一样,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北京的大门打开了;世界各国的朋友们通过奥运这个途径,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一一个又一个奇迹,感受到了我们北京今天的美丽。  相似文献   

18.
《时代》对进入青年时代的13岁孩子的调查表明,2/3的13岁孩子认为,在即将开始的青少年时代,自己面临的困难比父辈更多。而且和5年前同龄人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相反的是,数年来的反恐和战争让今天的13岁一代对明天感到悲观。当然,对于将来的恐惧和压力,和父辈沟通的障碍,是13岁一代成长中不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父辈的旗帜》明快、激烈、反讽性强;《硫磺岛的来信》则沉郁、忧伤、悲剧氛围浓厚。伊斯特伍德显然对后者气氛的把握更为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0.
翻开《妇女生活》杂志1986年第9期,有一篇令人瞩目的通讯:《一出真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读过之后,疑问甚多。亮明是“真实的”,又未注明是小说,自然是通讯报道了。内容大致是:李青事、江利霞的父辈原是仇家,可是这两位青年却偷偷相爱了。当江家觉察后,父母就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