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妈妈说,今天让我给伯父摘茶,我点点头。有几年没帮伯父摘茶,我已记不清了,但只记得已很久。以前,伯父家的茶都是我和姐姐摘的,自从姐姐走后,我便不再摘了。这天,我卖力地摘着;篓里的茶也慢慢地变多,我看了看伯父的篓子得意地笑了。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摘的加起来,还抵不上伯父摘的茶。往往到了最后怕丢面子,便将我们篓子里的茶往伯父篓子里一倒,说这茶我们三人平分。而伯父也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们笑……可如今呢?我终于发现我确实长大了,现在即使有两个伯父也摘不过我,但我总觉得我把一件东西给丢了,找都找不到了。晚上,我在伯父家拘束地吃完…  相似文献   

2.
品茶与育人     
李爱庆 《云南教育》2014,(13):48-48
平时喜欢喝茶.一天,到一位朋友家说点事,朋友知道我喜爱茶,特地拿出家中珍藏的上好的茶招待我。我们边品茶,边说事,朋友问我这茶如何,我直言不讳地说:“这茶闻着有股糯米的清香,可一旦茶叶泡开了,糯米味就没有了,也没感觉出这上好的茶有什么特别之处,还不如我常喝的滇红和普洱茶呢!”  相似文献   

3.
我家最古老的东西恐怕就是茶焐子了。不知它为什么叫这名字,爷爷奶奶这么叫,爸爸妈妈这么叫。我上学读书写字了,也没想过它该怎么读,怎么写。如果大人叫我到茶焐子里取东西,我决不会拿到坛子里去。它是个外形像人头的木头容器。  相似文献   

4.
议茶     
午后,一杯清茶引起了我和姐姐对茶的谈论。要喝茶,必须要先学会泡茶。姐姐告诉我,泡茶的方式很多。有毛茶法、点茶法、泡茶法, 而我们常用的是泡茶法,它是最  相似文献   

5.
茶乡随想     
今天我来到了中国茶都——安溪,这里茶香四溢。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来这座茶都游玩、品茶。早上我早早地起床,8点半我们就出发了。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安溪连连香茶叶公司。店长带我们去参观制茶方法。首先要炒青、摇青、做青,她还介绍了用空调制茶的方法。我  相似文献   

6.
时光茶     
时光老人咕噜咕噜咕噜咕噜给每个人都煮了一壶茶;我知道大人们都品过这滋味问爷爷奶奶他们指着头上的白发说;茶的味道是淡淡的问爸爸妈妈他们手牵手说茶的味道是浓浓的;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淡淡又浓浓的幸福里时光慢慢地煮着我的茶我想我的茶应该是甜甜的快乐。灵犀一点:小作者通过祖孙三代对时光这壶茶的细细品味,来述说光阴的故事。爷爷奶奶的生活犹如一杯恬淡的清茶,爸爸妈妈的甜蜜时光犹如一杯浓茶,“我”的童年时光则是长辈羽翼下单纯的明快与幸福。作者小小年纪便能写出这样隽永而富有哲理的小诗,非常难得。  相似文献   

7.
人生三道茶     
今年暑假,我去了云南大理,见识了白族的一种饮茶风俗——“三道茶”。所谓“三道茶”,就是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要依次饮三杯茶。这三道茶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喝了这“三道茶”,我深切地感到,人生不正像这“三道茶”吗?  相似文献   

8.
品茶三味     
转眼我已经走进初三,迎来我收获的季节,这不禁让我想起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像品味白族的三道茶一般。有这么一种说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正是三道茶的恰当比喻。  相似文献   

9.
茶因其"淡、洁、雅"的禀性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相通,深受古代文人喜爱,品茗赋诗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雅事。自唐代起,茶风大兴,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咏茶诗,据统计,《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歌不下400首。茶风与诗风相映成趣,都是特定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两者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梳理郑谷所写咏茶诗,剖析晚唐的时代背景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其以茶雅志、借茶抒怀的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茶学专业学子,今年是我和茶打交道的第六年。从本科读到硕士,茶学专业课学了不少,主要可分为三类:茶的种植、茶的生产和茶文化。这三类中,每一类都包括很多内容,茶的种植包括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茶的生产包括制茶、茶叶深加工、审评与检验等,茶文化包括茶的历史、茶艺等。  相似文献   

11.
茶的禅意     
六七年前,我很迷茶、迷沉香.那个时候,先是狠狠地学茶知识,什么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然后又把各种茶分成上中下的等次.内心的喜乐,是追逐好茶的结果——遇上了好茶,就喜,遇不上好茶,就不喜!分别心很大.后来,慢慢地明白,茶其实本无好坏,有些茶在农家的田头,用大茶壶烧煮,用大碗盛了;有些茶在知识分子的案头,用小炉炭烧,用一口杯端着;有些茶在达官贵人家的客厅,由服务人员端着……茶,真的有高低贵贱之分吗?那些年,我到处追逐好茶,然后把好茶藏在家里.  相似文献   

12.
优质名茶品牌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创新过程。地处湘赣边境罗霄山片区攻坚扶贫特困县之一的桂东县,具有创新茶品牌的特有区域比较优势,桂东人也创造了一套塑造优质品牌茶的方式方法,使桂东玲珑品牌茶呈现出布局科学合理,产品结构优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茶农参与;依靠科技创造品牌,建立严格质量监控和追溯制度发展品牌的特点。桂东人应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新战略机遇,继续扩大创新品牌优势,抢占更大国内外茶市场。  相似文献   

13.
韩晓英 《文教资料》2011,(17):68-70
杭嘉湖地区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人们的生活也与茶紧密相关。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沉淀下,该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茶俗文化,同时杭嘉湖地区广泛流传着茶诗、茶词和茶歌谣。本文通过对茶诗词、歌谣的解读来研究杭嘉湖地区的茶俗文化,从四时八节、婚丧嫁娶、亲友聚会和乡土特色四个方面对茶俗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茶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茶以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和文化内涵滋养着文人,使文人超脱了一般饮用的需求,进入了身心境界的体验。而文人又通过他们的词作,形象地描述了茶事的发展,赋予茶鲜活的艺术色彩。茶滋养、丰富了宋代文人,而宋代文人诗化、升华了茶。  相似文献   

15.
头苦、二甜、三回味,茶的味道充满人生哲(zhé)理。让我们一起来——3月5日星期三晴爸爸去云南旅游,带回几包云南"三道茶"。我很好奇,拿出一包仔细瞧了瞧。看了说明之后,我明白了云南"三道茶"是白族人喝的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和回味茶。我打开一袋茶,发现里面有四个小  相似文献   

16.
儒家茶礼是中国传统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信息符号,以茶品及茶仪为载体,对人们进行礼法、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茶礼中包含的仁爱、包容、诚信观念更是成为一种"文化契约"渗透到中国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中,指导人际交往进而达到社会秩序的规范、和谐。  相似文献   

17.
宋代专卖体制下茶叶经济的发展,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围绕茶法,茶价诸问题有众多争论。欧阳修的茶利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反对政府屡更茶法,主张与商共利;二是主张政府降低茶价,确保茶市正常运营;三是正确处理国家,大商人,小商贩三之间的关系;四是重视茶利,深废认识到茶利在国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康熙至乾隆年间,清朝开疆拓土,地方用度增加,税源扩充不易,清廷针对陕甘地区和蒙古地区的财政支出加在商人身上,但两地商人的负担却有差异。陕甘地区,清准战争期间,雍正皇帝为筹集财源而提高陕甘官茶税课,商人也须捐助官员办公杂支,以致每道茶引高达4.44两。这些政策到战争结束都没废止。因此,陕甘商人赴新疆贸易成本高昂。蒙古地区,归化商人请领理藩院部票交0.2两,即可前往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及各部落贸易。由于绥远城将军疏于管理理藩院部票,以致归化商人时常没领部票或一票使用多年,游走蒙古及新疆各处。归化私茶价比陕甘官茶价低廉许多,故引发归化私茶侵犯陕甘官茶之争议。归化私茶与陕甘官茶的纠葛在左宗棠改革之前一直没有解决。新疆官员认为归化商人在新疆贩售湖南安化各类茶种,具有安边、便民、通商及裕课的作用;故清廷长期默许归化私茶贩售新疆,不只增加地方税收,也活络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9.
在佛教寺院丛林中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结合一些活动,举行有组织的茶会或茶宴(筵)。这些活动均有规范的仪式,在许多寺院丛林的清规中都有记载。同时,作为这类茶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不可缺少的礼仪,就是必须以"茶榜"、"茶状"等形式进行告示,并执礼延请某些特定的用茶对象。研究"茶榜"与"茶状"的相关礼仪规制及其文体形式和内容,有助于佛教史、禅文化史及茶文化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茶是什么?禅是什么?两种不同的文化之所以能融入结合在一起,主要是茶中品禅,借茶明禅机,品茶只是参禅的借机,参禅只是方法。佛教禅宗典籍中,借茶明禅机,借茶言禅机的公案数量颇多,在这些茶禅公案中,字字禅意,句句机锋,充分体现了茶和禅都是当今社会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茶禅不同的文化,其关系为非一非异。"喝茶"是生活中的必需,犹如品人生一般,而"修禅"则是精神层面需求,通过参禅体悟人生、净化自心,启迪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