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什么是素质?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就是为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进行的教育,它是一种通识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人的素质既指先天通过遗传获得的一系列自然的生理解剖特点,又指后天通过环境和教育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品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可以理解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人格素质、角色素质等。(据《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赵红海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相似文献   

4.
宋静 《考试周刊》2011,(22):217-217
素质的含义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角度的理解。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素质"。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中,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或看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教育的认识或看法。端正教育思想,就是要端正到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的上来。教育事业是公共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大家共同努力,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工作重心。一、学生围着素质转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当代大学生要具备以下一些新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外,还应具备必要的审美素质。教师的审美素质的影响力,主要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心灵的关系上。同时也表现在教师的情趣、爱好、仪表风度上。审美素质的丰富和完善,主要依赖于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审美的实践活动。教师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其内涵是指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包括先天和通过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渐内化的后天养成素质,尤其注重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以及价值观念,它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内在的整体体现。早在八十年代,小平同志在对中国沿袭多年的应试教育反思后说:“中国的教育落后西方国家2 0年。”于是,中国的教育开始了全面的改革。素质教育随着《面向2 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在全国各个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则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其中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能力、技能和品德的教育。它的实质是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环境与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首先应正确理解“素质”一词的含义。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主要是通过遗传因素获得的;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文化、身体、心理等品质。后天素质对人的影响则取决于教育的状况。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因此,人在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群体资源是指青年教师群体现有的素质基础。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教育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开发青年教师群体资源,就是通过引导学习、教育辅导、组织活动、强化实践等手段,来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在潜质,促进优势互补,使之成为能够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首先要弄清这种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里品质。依此类推,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则是指领导干部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在领导  相似文献   

12.
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等。是以人的发展为动力,采取有效的、人为的调控方式,促进每个个体在与社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促使受教育者自身个性充分发展,并且最终推动国民素质得到提高的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任务,从职工培训教育体制与现实状况来看,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二条基本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职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职工的劳动素质,同时促进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素质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我们现在所说的人的“素质”,是指以个体的天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通过能动的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身心特点的总和。人的素质不仅标志着人的现有发展水平,而且还是提供人的未来发展的潜力。而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创新素质及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什么是创新素质 ?这与素质的涵义一样 ,也是教育理论界正在探讨的问题 ,目前还无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 :“所谓创新素质 ,概括地说 ,就是创造发明的能力 ;分析地说 ,就是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统一 ① 。”这种观点 ,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因它明确指出了创新素质的核心内容 ,即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但这只是从创新素质的内容结构方面来说明创新素质的涵义 ,缺乏对创新素质内涵的本质解释。我们认为 ,创新素质应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 ,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对人的创造活动发挥关键作用的那些心理…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极大地发展和完善人的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的),使人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特征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不同素质和品格。这个概念包含四层含义,其一是人的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有目的教育培养的结果。其二是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使人的先天素质获得最充分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是为国家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这些建设者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高校教师的素质 ,直接影响人才质量 ,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素质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理学范畴的素质是狭义的概念 ,指个人生来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 ,即自然素质。广义的素质不仅包括自然素质 ,还包括后天的社会素质 ,即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 ,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7.
素质是以人的天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和质量水平。一个没有遗传缺陷的人的素质是后天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涵盖哪些素质?在素质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素质的涵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综合起来竞有二十多种观点。但归纳起来不外有先天的素质与后天的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所作的“素质”涵义的界定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努力由知识内化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心理品质”。而从全局和局部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观又可分为全局素质教育观和局部素质教育观,全局观念上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基本素质教育,应是中国普通九年制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素质通常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由此看出,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来养成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我们根据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实际,认为素质教育归结为“无形”和“有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论职业素质教育的三大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劳动者素质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指人的素养、品质。现代素质概念的内涵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遗传素质,指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第二个层次是可能素质,指人的发展潜能;第三个层次是现实素质,“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我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的素养、品质与教育密切相关:“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颜元:《存治篇》)“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