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家的眼光是抽象的,我们觉得不同的问题,他们看来却是相同的。数学家的眼光是精确的、严密的,我们觉得一样的东西,他们看来却有天地之别。数学家的眼光是透彻的、犀利的,我们觉得很满足的数学结论,他们却穷追不舍。数学家的眼光是辩证的,我们觉得一是一,二是二,他们却常常盯住变中不变的东西,不变中变的东西。有了这种深刻的认识,就使科学家与少年儿童对话成为可能,同时提供了科学家为大众写科普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设计的游戏中,孩子们能够变成环境科学家、调查记者、统计顾问以及历史学家。通过选择一个人物或者"角色"(avatar),他们决定着事件如何发展,控制着游戏中的角色下一步将做什么。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调查和提出解决方案,并且他们明白了作为历史学家、科学家或者数学家意味着什么。学生们常常能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产生热情,并开始觉得他们自身有能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魅力     
学校的生活,由老师伴我们一天天度过,老师的喜、怒、哀、乐都因为我们。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动作,他们的眼神,无不散发着一种东西———魅力。严厉的魅力从我们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身上体现得最充分。对于一个成绩不差的我来说,班主任所教的学科我却基础不好,自然对她有几分畏惧。虽然我不想成为数学家,但我仍然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而且生怕自己哪一点出错,惹她不高兴。老师的眼光是那样的锐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能放射出什么光似的:自习课乱乱的,只要数学老师站在窗口向里一看,室内立即鸦雀无声,仿佛那是“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4.
俞昕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5):20-24,29
数学是很美的,这是数学家与科学家们一致发出的感叹.但为什么我们的数学教育却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呢?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法体会数学之美,而只是被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拖得筋疲力尽,这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苦恼的事情.笔者究其原因,觉得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相似文献   

5.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广东卷)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①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     
我国有五位古代科学家的名字登上了月球,他们是: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中,东汉科学家张衡,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还有传奇人物王古(译  相似文献   

7.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第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一大包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楼上爬。爬到第20层的时候。他们开始觉得累了。哥哥说:“这行李太重了,我们不如把它放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的运用平罗县前进中学杨学礼正确组织变式训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变式训练是指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变更概念中的非本质特征,使概念、问题本质不变的训练。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有可变的东西和不可变的东西.不变的...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邮票中的数学:现代科学家 在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中,有三位现代数学家的身影,将他们排列起来就是一部浓缩了的现代中国数学事业史,他们是——熊庆来、华罗庚、陈景润我们所熟知的师徒三代。  相似文献   

10.
变与不变在东京被问了很多次,“觉得东京变了吗?”因为他们都说中国变了,上海变了,而且都是作为一种赞美,我想如果我说东京没变,人家会不会觉得失望?所以我都是含糊地说:“是啊,还是有变化啊。”其实,我觉得东京变化不大,而且我很高兴东京没什么变化,我巴不得它根本没变化呢。原本那么繁华的街区、那么合理的布局、那么发达的交通、那么完善的功能,为什么要变?除了带来陌生感,还能带来什么?相对不变,是一种成熟。相对不变,是一种美。相对不变,是一种气度。在日本,哪怕是一家小小拉面馆,只要不关门,哪怕是从爷爷做到孙子,一切都不会变,你多年…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一次国际科学会议期间,法国数学家柳卡向与会的数学家提出了如下问题:假定某轮船公司每天中午都有一艘轮船从哈佛开往纽约,并且每天的同一时刻也有一艘轮船从纽约开往哈佛,轮船在途中所花的时间来去都是7昼夜,而且都是匀速航行在同一航线上.问:今天中午从哈佛开出的轮船,在开往纽约的航行过程中.将会遇到几艘同一公司的轮船从对面开来?这道看来似乎简单的题目,却难住了在场的所有科学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一位数学家画出了如下的直观图形(如图1),从而宣告了问题的最终解决.图1中的那条左低右高的粗斜线,表示从…  相似文献   

12.
表面上看来,你会觉得心灵鸡汤是一种非常棒的文体,这是大多数人都喜爱这种东西的原因:他们觉得,无论如何,它的结果是好的,带给了人满满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广东教育》2006,(4):72-72
我有很多同学都很怕写作文,他们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但我却很喜欢写作文,特别是英文作文,因为我觉得言之有物,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4.
傅种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前辈数学家与数学教育家.他自学成才,极富数学眼光与数学思想和教育事业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著名数学家段学复院士,著名数学家闵嗣鹤、熊全淹、魏庚人、赵慈庚、金保赤、张远达、袁兆鼎等均师从傅先生.  相似文献   

15.
每年6、7月间是各大中小学毕业收获的季节。 在笔者看来,毕业典礼无论怎么变,都必须保持某些基本的思想不变。而且要将这种思想传递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自然地接受、自觉地坚持。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说,我的算术很糟糕,但我是一个合格的数学家,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但是,几位英国资深小学数学教师却认为这是可能的。他们提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数学思想,而小学生日常认识和使用数字的能力与他们的算术学习密切联  相似文献   

17.
巴黎圣母院的钟声迎来了20世纪.1900年,人们把眼光放在未来:科学家憧憬着惊人的突破,艺术家在追逐时代的潮流,数学家在思考影响未来数学发展的问题.这一年的8月6日,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巴黎召开.38岁的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i,1862—1943)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讲演的第一句话就问道:“我们当中有谁不想揭开未来的帷幕,看一看今后的世纪里我们这门科学发展的前景和奥秘呢?  相似文献   

18.
傅种孙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前辈数学家与数学思想家和数学教育家.他自学成才,极富数学眼光与数学思想和教育事业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著名数学家段学复院士与闵嗣鹤,熊全淹,魏庚人,赵慈庚,金保赤,张远达,袁兆鼎以及北师大刘绍学,严士健,孙永生,赵桢等多位教授都曾受教于他,我们也  相似文献   

19.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I0010-I0010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4、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的教育过分地把学习强调是任务,是使命,而忽视学习乐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而兴趣,就如燃烧,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能诱使我们主动地去学习新的东西。数学家韦尔斯十年磨一剑攻克费尔马大定理,就是从小就迷上了这个世界难题。物理学家弗里希"科学家必定有孩童般的好奇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保持这种孩提时的天性。"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