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问题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纪之交的钟声一天一天地来临,困扰计算机界的2000年问题就像一颗随时都可以爆发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北京,每天既能享受到大城市的方便,也能感受到“大城市病”的不便:交通堵塞,房价居高不下,城市的特色眼见得一天一天地减少。专家们解释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摊大饼”、单中心的规划格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丁捷 《新闻天地》2010,(9):74-76
电话是经济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主任马天一打来的。马天一在电话里先关心了一下台长陈振飞的身体,然后说有几件事,方便的话,他过来汇报一下。陈振飞想了一下,说:“马天一啊,你在哪儿?”  相似文献   

4.
“在讣闻报道里,你可以发现一个人一生中的光荣、成就、平凡与失败,而报纸的其他报道只不过是一天一天地记录着这一切。”每当我们读到这段令人振奋的文字,就会对“讣闻报道”充满向往,也深深慨叹新闻报道题材的丰富——在国外,讣闻报道是许多报纸的家常菜,也是令广大读者有着非同寻常兴趣的一个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5.
一 我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嘉定县长征公社的回乡知青,俗称"74届".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谆谆教诲下,我也跃跃欲试,很想"作为"一番.  相似文献   

6.
1999年初,农业综合性电视栏目《农牧天地》出现在天山南北。它每周两期,每期20分钟。现已基本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喜爱。如何办好农村节目,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学习。一、给谁看?给谁看,也就是关于《农牧天地》的对象问题。《农牧天地》的对象是广大的农牧民及农村基层各级领导,同时也照顾到农村中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农牧天地》不但农牧民喜欢,也适合城里人的口味。比如在我们播出了《冬天里的鲜葡萄》、《齐卡兔的饲养办法》等节目后,很多城市居民就打来电话询问这方面的情况。伊宁市的一位观众说,她下岗了,想搞点养…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话别     
孙晓青 《军事记者》2007,(12):14-15
天一,你走了。走得匆忙,惨烈,平静,荣光。11月15日下午,我们在第一时间赶到你身边的时候,你刚从山上下来,静卧在喀什殡仪馆。我俯在你的耳边轻声说:"天一,我们接你回家,接你回家……"  相似文献   

8.
赵金祥 《新闻界》2000,(5):51-51
假如只花一元钱想买一叠报纸,请到南京去;假如清晨就想见到当日的晚报,请到南京去;假如想提前一天一睹周末版或是证券版风采,还是请到南京去……南京带着六朝古都浓郁的历史气息,在信息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报业竞争中又散发出一种新的芬芳。   徜徉在南京街头,报摊报亭比比皆是。在新街口附近,几名卖报女叫卖声此起彼伏,堪称一景。在市区新华书店附近,时近傍晚,一卖报女在高声叫卖:买晚报送快报。掏钱又买了一份,钱付了,报拿了,意欲探个买一送一的原委,卖报女回答得干脆:不要就还给我。   快报多少钱一份 ?两毛。花两…  相似文献   

9.
老北京,胡同的名字起的,有雅,有俗.有好多胡同的名字,像孔雀胡同、樱桃园、杨梅竹斜街、花园大院、百花深处……起得很雅.也有好多胡同,名字很俗,保留着当初底层百姓居住在那里生存境遇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好人高贤均     
刘茵 《传媒》2002,(11):35-37
都说高贤均是好人。好人一生并不平安。他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 前年,高贤均患了肺癌。他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以日渐孱弱的身躯顽强地忍受一次次化疗的无情折磨,始终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积极达观的精神状态,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那样,“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就这样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  相似文献   

11.
《农牧天地》是新疆电视台汉语节目中唯一的一档农业专栏节目。《农牧天地》节目从开播到现在.一直都倡导着这样一个节目宗旨,那就是做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好帮手。《农牧天地》中的《乡村纪事》讲述的就是农牧民自己的故事.《刘红信箱》,《农牧信息窗》还有《科技大篷车》板块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服务类节目.它针对农民的需要.及时地提供各类信息。就《农牧天地》近五年的播出情况来看,节目内容几乎100%都是关于乡村.来自于最基层。那么《农牧天地》在“三贴近”上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回头看看《农牧天地》走过的这几年.我们觉得虽然形式上的贴近有了,但实质上的贴近还做得不够.有些时候我们虽然在表现农民.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个老记者,我确实很喜爱新闻工作。解放后,每次填表的时候,一般象我这种情况,填“本人成份”时都填“职员”,我觉得这个词儿太抽象,我向来都填“记者”。我想,倘若死后在阴曹地府要我填表申请下一辈子干什么的话,我还要填“记者”。新闻工作不但能使我们接触广阔的天地,它本身也是个广阔的天地。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擅长之处,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我有过一个同学,不用功,光好玩,是个球迷。他却把体育版编得十分活泼出色。报道一场足球赛,也得是个行家才成。旧社会管新闻记者叫“无冕皇帝”,那  相似文献   

13.
我生在北京西郊大学区里.长大以后,到美国留学,想要恭维港台来的同学,就说:你国语讲得不坏!他们也很识趣,马上恭维回来:不能和你比呀.北京乃是文化古都,历朝历代人文荟萃,语音也是所有中国话里最高尚的一种,海外华人佩服之至.我曾在美国华文报纸上读到一篇华裔教授的大陆游记,说到他遭服务小姐数落的情形:只听得一串京片子,又急又快,字字清楚,就想起了《老残游记》里大明湖上黑妞说书,不禁目瞪口呆,连人家说什么都没有去想--我们北京人的语音就有如此的魅力.当然,教授愣完了,开始想那些话,就臊得老脸通红.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一书早在三四个月前即已出版.近日参加了"《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出版座谈会",我认真地聆听了众位与会嘉宾深思熟虑并饱含感情的发言,回想着当初看稿时内心的感动瞬间膨胀为一种冲动:一种想让业界更多人了解这本精练实用且引入深思的专业好书的冲动;一种想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编辑花絮与编辑感悟的冲动……  相似文献   

15.
常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篇文章有个好的标题,便会吸引读者仔细去看内容.许多报社在设新闻奖时,也会分设一个标题奖,可见标题之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行业都涌现出许多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发展兴旺的典型事例,报纸在宣传报道时,“××××天地宽”式的标题出现频率非常高:“推倒围墙天地宽”、“思路一开天地宽”、“走出山村天地宽”、“借船出海天地宽”、“面向市场天地宽”……众多扑面而来的“天地宽”,倒给读者一个标题制作上“天地窄”的感觉.还有许多关于青年人才的报道,无论是科技英才、体育尖子,还是影视新星、技术能手,其标题常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有一首赠给夫人曾志的七律,结句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一句,化用前人诗句也  相似文献   

16.
(一) 做称为“中国摇滚教父”崔健执导的首部长片叫《蓝色骨头》,这个片子里的主题曲这样写道—— “并不可惜。也并不可气。我经过基本的努力,接受了基本的教育。我爸爸当初告诉我要想有出息,就得好好学习拿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李彬 《青年记者》2006,(16):68-68
实载数都标得清清楚楚,只要过完磅,不超限,就给签发这张通知单。以前我到十里泉发电厂运煤,到处躲查车的,最长时躲一天一夜,现在踏踏实实两个小时就能到,不担心检查了,也不担心罚款了,更不用担心拉得太多老是爆胎了。’”随后,我详细介绍了驻站办的管理方式和相关经验。最后,我  相似文献   

18.
我在几年的业余写作中体会到写稿要“三快”,这就是“想得快、写得快、忘得快”.这“三快”之间是有联系的,它是一次写作到另一次写作的整个写作链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做到“三快”,写稿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提高得快。想得快——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维活动,要想得多想得快.如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或是在谈话和采访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这其中有很多可以构成写作的内容,我们要及时捕获,迅速用几个字(只要自己明白就行)记录下  相似文献   

19.
偶发一言     
(一) 久旷即疏!古人诚不余欺.往日的乐园不知在何时丢失,回到这里已是麻木,时过境迁,或许这个天地让我不堪.思之伤心,不见亦伤.于人亦然!尝用心,不可得.不用心,亦是.无语不知何处是青山,或许不该涉足,甘愿仰止!羡也是乐事.今天之醒,拜昨日之愁,事之相关竟至于斯!叹!  相似文献   

20.
张念 《黑龙江档案》2014,(5):141-141
正2008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黑龙江省档案局,憧憬着五彩缤纷的工作生活,更抱着对"档案"的渴望和好奇,我走进了档案天地,从此,与档案相识,现已工作了6年。在这里,留下我在档案领域中成长的点点滴滴,在这里,留下我无悔的青春和浓浓的档案情缘。回想起自己当初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档案局时,只是想让自己有一个风吹不着,雨浇不着的体面工作,想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当我如愿踏入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时,我才发现,想象和现实的落差是如此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