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综合性课程、生活化课程,又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个性化课程,它从多个侧面反映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特别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重要目标。它由《课标》首创,且地位十分"特殊"。列入初中语文各学段阶段目标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基本理念,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要教会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强调应重视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  相似文献   

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从更加深层的意义上研究和分析学习方式背后的课程价值观,将提高师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文从简述"互惠学习"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入手,分析比较了"互惠学习"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关系,提出了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互惠学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受用终生。课程纲要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本文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及在本学科中的重要性,旨在从教学实践谈教师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设计实惠的任务等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自由天地。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论述使"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  相似文献   

5.
现在课程的学习中老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宰,它更多的是起到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在课堂学习时,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传统的"要我学"变成积极的"我要学"。而学习兴趣的增加可以滋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6.
"结构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以综合度高、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一直被学生视为最难学的课程。本文主要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性着手,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借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探究"结构化学"课程学习的有效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三种形式的翻转课堂特点及其教学目标,从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讨论了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所需的特别教学设计,并以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为例,介绍了在该课程中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做法。在五年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评估结果表明,这种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三种形式的翻转课堂特点及其教学目标,从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讨论了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所需的特别教学设计,并以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为例,介绍了在该课程中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做法。在五年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评估结果表明,这种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发展的原点在课堂教学,在学科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这就需要给学科研究性学习一个准确的定位:即它本是一种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研究性学习归根结底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层面,落实在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说,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来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由上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学生求学、就业的桎梏,研究性校本课程则是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现状,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策略,它可作为高职院校校本课程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着重从研究性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了研究性校本课程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喻再冬 《教师》2016,(6):51-52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包含的高操作性决定了它的教学必须在电脑教室进行,这种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任务以及目前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教学方法的不同,它具有进度上的"异步"、学习过程的"交互"、学习方法上的"协作"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上的"开放"等特点。克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正确对待游戏的诱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有效使用教学课件、做好课程评价等手段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93):115-116
初中化学学习对于后继化学课程学习来说极其关键。笔者先从缺少初中化学学习入手,分析会产生的问题。继而从引导学生螺旋式进阶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绿色化学"理念三方面论述初中化学学习对于后继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了初中化学学习对后继化学课程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持性,得出初中化学学习对后继化学课程学习具有支持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测量平差程序设计"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由于该课程内容跨度大、综合性强、系统性差、实践性高、实践上机操作性强等特点,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为适应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需要,从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教学改革的方法手段、课程重难点问题的处理、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途径,以及课程建设评价效果等方面结合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即主动学习方法探讨"测量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相关问题。主动学习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测量平差程序设计"过程。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是建立在他们之前已经学到的东西。它使用不同的方法论的交互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编程概念的理解和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微学习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由"微"与"学习"两部分构成。"微"即微小、碎片化,它符合学生的习惯,一次只学一点,学太多会疲倦。微学习要有效发展,必须依托微课程这一载体。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  相似文献   

16.
有效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新理念下"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它注重数学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以题海战术为手段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有效,笔者认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是关键,它们是有效学习的基础,也是有效学习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工具性、抽象性等特点,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了"竞赛-教材"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融入"蓝桥杯"竞赛元素,以线上学习平台为核心,由课堂教学、线上学习、专题培训、课程考核四个部分组成。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通过改变学习方案,解决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问题,实现在课堂情境中最大化的"在学习""真学习"。它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为便于学生学习的,专门设计的微课程方案。它的设计思路是逆推的,先定目标,再定评价任务,然后才设计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要怎样设计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甚至表现得更好。这是一场教案的革命,一场着眼于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与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带来的是要从关注"教"真正转向关注"学",不仅关注学,而且更加关注"学会",实现"真学习"。  相似文献   

19.
林岚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434-434
学习领域课程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模式,它由若干个用学习任务来表示的学习情境构成。学习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教学单元,它对于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尤为重要。学习任务的设计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地优化,才能使之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医学类学生的后续课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有机化学》本身知识的琐碎、抽象,导致学生在课上对知识的吸收并不理想。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尤为重要,学习需要"兴趣"的参与,也要有必要的指导。我课题组从"兴趣"入手编写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指导,旨在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