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就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意识流技巧和手法进行了探讨,着力于归纳鲁迅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之父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主要艺术成就,反映鲁迅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是20世纪初出现在西方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文章主要考察意识流文学步入中国初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一时期,鲁迅作为文化先觉的代表,不仅对意识流理论进行了译介,更是在创作中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鲁迅对意识流的借鉴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创作出具有自身风格的意识流小说。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先后出现过二次高潮。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丁玲等人的部分小说创作,作为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初潮和绿起,奠定了东方意识流小说的基础。而鲁迅则成为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之父。到二、三十年代,以刘纳鸥、施蛰存、穆时英为首的“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则成为一次意识流小说东方化的群体尝试,从而构成了第一次意识流小说的高潮。而意识流小说的重振或曰第二次高潮则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王蒙、茹志鹃、李陀、戴厚英、张洁、张承志……等大批作家都参与和从事意识…  相似文献   

4.
意识流手法是鲁迅小说中又一种技巧,鲁迅运用的这种技巧来源于俄国现实主义,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西欧的意识流.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很有自己的特色,它跟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持色的"鲁迅式的意识流".  相似文献   

5.
意识流手法是鲁迅小说中又一种技巧,鲁迅运用的这种技巧不源于俄国现实主义,而非传统意义上西欧的意识流。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很有自己的特色,它跟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写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持色的“鲁迅式的意识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作系统的层次分理,辨析意识流创作中各种时间观念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从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空间的时间化三个层次,论述三种不同情景层次下的时间观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推导出时间这一特殊叙事因素为意识流小说的叙事基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进行一个系统的层次梳理,辨析意识流创作中各种时间观念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从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空间的时间化三个层次论述三种不同情景层次下的时间观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推导出时间这一特殊叙事因素为意识流小说的叙事基点.  相似文献   

8.
伍尔夫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理论的倡导者,又是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思想极其丰富,又极具个性,自成一家.可以说她的创作思想贯穿于她的整个创作生涯之中.  相似文献   

9.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作家自觉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小说创作,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使意识流小说呈现出东方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西方意识流小说及其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流小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摈弃传统小说的形式与结构、转向表现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深埋于内心的意识活动。它自产生以来,就对中国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在借鉴西方意识流创作特色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吴尔芙是20世纪英国的艺理论家和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以意识流小说称于世。章对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进行了介绍,并提出虽然她的意识流创作手法日臻完善,巳臻化境,却仍然不断探索。探索的结果是:一方面在观念上多了若干与现代主义相通的成份,另一方面在创作方法上多归于传统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2.
意识流不应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做为一种写作技巧,当然也不能为小说所专用,鲁迅的《秋夜》中就有意识流笔法,表现出浓厚的意识流色彩,其理由如次。意识流形成并受到重识,是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三十年代被介绍进我国。《秋夜》成篇虽早于此,但鲁迅仍完全可能运用意识流手法从事创作。首先,鲁迅对西方的文艺流派特别关注,还是在意识流孕育形成的时期,他翻译的《近代美术史潮论》中,对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产生的印象派艺术有这样的论述:“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不同,是表现上的不同,而同时也是对象这东西的不同。他们(印象派)所要描写的已不是树木的‘模范’,也不是水的‘代表’了。而又不是一定的树本,一定的水这东西,倒是在或一偶然之间,选取了树木或水在或一瞬间的情形。”众听周知,印象派和意识流表现对象的角度和方法,节奏上的明快跳跃,时空跳跃几点上是极为相似的。绘画印象派的艺术迁移到文学领域,逐渐变革成文学意识流,所以鲁迅对意识流手法也不是完全陌生。另外,选取事物在或一瞬间的情形,实际上是表现作家在特定环境下的瞬  相似文献   

13.
王蒙和白先勇是中国海峡两岸率先采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都因对意识流手法的创造性采用而具有"现代主义"色彩,同时又在小说的结构、情节以及人物塑造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共同突出了"传统"的根基作用,意识流文学也因为传统与现代的较好融合而顺利实现了东方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鲁迅“是具有世界性的‘意识流’文学的创建者之一”,不过他是沿着“心理现实主义”道路前进的。这种论断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在原则上却是颇偏激的。鲁迅对文艺的确不偏狭,并不罢黜百家,定于一尊,而是兼收并蓄,以丰富现实主义的文艺。这就是他所说的“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众家中,就包括着西方现代派中的几家,特别是象征主义与意识流文学。但据此就将鲁迅小说说成是“意识流”文学,却是以偏概全,只看见了表面的同,而掩盖了本质的异。鲁迅小说与西方现代派作品有某  相似文献   

15.
意识流小说有三种表现技法: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和感官印象,相应地便有三种意识流小说文体。施蛰存用内心分析的技法创作小说,刘呐鸥和穆时英用感官印象,因此,他们的小说应该属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意识流文学。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1,(5):9-11
[顶级亮相]首开国内意识流创作先河王蒙是我国新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国内首开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蒙: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重要实践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许多作家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小说创作,其中王蒙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首倡者与重要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8.
章从鲁迅的艺思想,“狂人日记”的结构、人物形象的特征、写作技巧几个方面分析了“狂人日记”的意识流手法,对鲁迅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鲁迅与日本近代文学的关系、鲁迅的自我小说与日本自我小说在理论和创作上的异同等方面,探讨了鲁迅创作自我小说的原因及其自我小说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达罗卫夫人》中意识流的语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琳 《海外英语》2012,(3):180-181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达罗卫夫人》一经问世便受到世界的瞩目。该文致力于对《达罗卫夫人》中意识流的语言特征做出全方位的解析。全文主要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介绍意识流的发展历史,后半部分从表现形式、修辞手法和语言诗歌化三个方面展现该小说中意识流的风格和特征。结尾总结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以个性化的语言为载体,通过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在试验与创作的同时为现代主义小说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