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婴儿早期多元智力开发——以同步感觉刺激游泳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足够的外部刺激是大脑发育的必需的营养.早期智力开发主要是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动觉等感觉通道来促进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大脑高级能力的发展.同步感觉刺激游泳法时婴儿视觉空间、语言、音乐、社交、内省等智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多元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幼教拾贝     
婴儿出生十天至十五天后,就有了条件反射,听觉、视觉已初步形成。父母的积极教育能够促进他们的听觉、视觉的发展。在训练听觉方面,可让婴儿听听欢快的音乐。有人试验,听音乐的婴儿三个月后便能分辨出音乐声和父母的说话声,并能转头注视着发声的地方,建立了听觉和视觉的联系。在视觉的训练方面,可以在婴儿的床上悬挂一些彩色大汽球或较大型的彩色玩具等,使婴儿经常  相似文献   

3.
幼儿需要认识世界,但由于心理水平和能力所限,他们还不能独立地了解周围世界,不能独立地形成正确的认识。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周围生活是启蒙教育的关键和基础。如何引导呢?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通过直观和实践获得逻辑概念——原因、结果、目的、用途、结论、推理的。”这说明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世界的根本途径是直观即感知和观察以及实践活动。所以教育幼儿认识世界,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训练幼儿的感知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觉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是获取知识的门户。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对  相似文献   

4.
感觉是由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引起的主观经验。人们通过不同感官的视、听、嗅、尝、触摸和运动作用对周围世界各种信息刺激作出反应和获得认识。它是对事物或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而知觉则是一种主动的过程,人们在知觉行为中,本着探索和学习的动机,对具体环境中分离出的各种有效的信息(包括感觉信  相似文献   

5.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应,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过程,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直接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然而,并  相似文献   

6.
0~1岁的婴儿处于心理发生期。这时婴儿心理的萌芽突出表现在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上,他们正是通过这日益发展的感知觉来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因此,尽早为婴儿提供丰富的感知刺激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介绍几种训练婴儿感知觉的游戏。一、视觉训练婴儿期是视觉发生、发展的关键期。新生儿数小时后就产生视觉,从此经历了注视(2~3周出现)—移视(3~4周出现)—视追踪(3个月出现)—视分辨能力(5~6月出现)的发展过程。依据这个发展规律可采用的游戏有:  相似文献   

7.
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为有了感觉和知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从而为进行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而在人的各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空间时间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人从环境中获得的大部分信息(约80%)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大脑的,而色彩感知觉(即色觉)在视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的实验还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些事实;那些对色彩有敏锐感觉的儿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父母和儿科医生们都认为,宝宝从子宫里出来的时候,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较弱。现在,对婴儿大脑的不断研究让我们对婴儿的感官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宝宝对于周围世界的感觉比人们想像的更加敏感,最新的研究表明,从出生开始,婴儿就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和感觉到周围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过程,从感觉、知觉到表象,都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直接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感觉教育是学前教育最基础的概念,幼儿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思考能力,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它是所有素质的基础。幼儿时期,是感知活动占主要地位的时期,幼儿园应该把握机会,开展系统的感觉教育,为幼儿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感觉教育的意义和现状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出生后即有感知觉(那是身体内部或外部刺激的物理能量所引起的感觉器官的反应),记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随后出现与记忆相联系的表像,进一步发展成…  相似文献   

11.
对口语训练中思维力培养的理性思考--大学语文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是从条件反射、感觉和知觉开始的。当感知觉内化为表象时,它们共同组成思雏的感性基础,在语言功能的作用下,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逻辑思维才能形成。我们认为,思雏结构的发展正是这种内化、深化、简缩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浅谈香水包装中的“触觉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水包装运用触觉、视觉形成知觉,再由知觉感知嗅觉,形成了感觉-知觉-感觉的认知路径。包装中一般以生理触觉和心理触觉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触觉作用于受众,以触觉使用设计和触觉审美设计为研究对象,实现肢体接触与视觉、嗅觉认知共同构建的香水使用情境。香水包装通过触觉设计演绎香水知觉,达到对其营造氛围的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3.
因本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有关问题产生了兴趣,现在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一、何谓“他人知觉”心理学把主体对客体世界的了解过程谓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等都是具体的认知形式。这些形式各有其功能。主体通过感觉可对客体的个别特征获得认识;通过知觉可对客体的内部特征及其规律获得认知;通过记忆可再现过去的认识成果;通过想象可对客本的发展进行预测,也可对客体进行间接认识。人们对gF$世界的认识都是从了解具体事物的外部特征开始的。无疑,知觉是了解事物之外部特…  相似文献   

14.
0~3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0~3岁儿童的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认识不足,许多0~3岁儿童的教育方案成了幼儿园教育方案的简化,忽略了0~3岁儿童独特的发展特征和需要。本文拟就通过介绍美国专家的研究,为我国0~3岁儿童的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借鉴。一、出生头几个月所有婴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需要和状态时刻在发生改变。成人必须敏感地回应婴儿发出的不断变化的信号。通过这些相互回应的交往,婴儿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因为有秩序的世界值得他们去关心。刚降临人世…  相似文献   

15.
视觉追踪技术属于认识技术科学研究的范畴,该技术的研究是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生理学、心理学、工效学、计算机等综合学科的交叉性质的研究。作为人机环境系统中的工作主体,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感觉获得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外界环境信息,并经大脑处理后形成知觉信息,进而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自己的行动。  相似文献   

16.
一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人们认识事物,始于感知。感觉与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反映事物的整体。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各种感觉的有机结合。感觉与知觉的统一,通称感知,而观察便是感知的持殊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认识事物的知觉过程,由于它是认识之始,所以带有探索性质。现代科学说明: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十之八九主要来自视觉与听觉,旁及触觉与嗅  相似文献   

17.
人的自我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婴幼儿时期,儿童的自我概念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发展。婴儿最早不能区分人与物、物与我,新生儿不知道身体是他自己的一部分。随着探索行为的出现,婴儿碰到自己的脚时,手上和脚上都有感觉,而摸玩具熊时,只有手上有感觉,成人抱他和摇动他的动作以及各种与身体接触有关的经验,使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认识到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玩具熊则不是。到出生后的第二年,婴儿出现了自我的视觉表  相似文献   

18.
肖圆 《家庭教育》2007,(7X):34-36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感觉是由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主观感受,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知觉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个体从外界刺激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幼儿感知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幼儿感知觉发展的阶段和顺序,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感觉统合是每个正常大脑都具备的能力。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事物作出反应时 ,大脑并不是通过某个单一的感觉器官来获得信息 ,而是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后综合 ,这个综合各种感觉信息的过程即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刚出生的新生儿 ,虽然已具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但由于他们还缺乏对信息的组织整合能力 ,因此对大部分的感觉不能建立起有意义的反应。婴儿对事物的感觉整合能力是他们在后天的不断实践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刚开始他们无法知道用手摸到圆圆的皮球意味着什么 ,大多数的婴儿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将皮…  相似文献   

20.
视觉追踪技术属于认识技术科学研究的范畴,该技术的研究是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系、生理学、心理学、工效学、计算机等综合学科的交叉性质的研究。作为人机环境系统中的工作主体,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感觉获得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外界环境信息,并经大脑处理后形成知觉信息,进而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自己的行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