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摄华 《新闻界》2004,(4):74-75
“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种抓拍的摄影思想同时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  相似文献   

2.
了解摄影有一种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了解一位摄影家开始.从他的摄影作品、他的言谈以及细细地观察他是如何运用摄影技术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法国著名的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展览。布列松的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曾两次到中国访问,并且拍摄了大量的记录新中国建立前后的照片。他的纪实体裁的作品,给中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卡蒂埃·布列松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摄影家之一。1908年,他生于法国,1932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他从法国杂志《看》、《哈泼市场》接受摄影任务,后来也为美国《生活》杂志和其它报刊杂志供稿。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进攻法国,布列松在1939年参了军,在法  相似文献   

4.
鲍旖婧 《视听》2016,(6):94-95
纪实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出现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的摄影史,他毕生都游走在世界各地的街头巷尾进行纪实摄影创作,记录和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并于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美学观念。人们对"决定性瞬间"的理解和解读,不应仅局限于单一时间维度的概念上,更准确的是把那凝固的决定性瞬间视为在时间、空间与事件三维立体坐标轴上的巧妙交织结点。本文将针对布列松的纪实摄影,从影像的几何视觉形态、事件时空瞬间的定格、画面中事件蕴藏故事三个角度并结合相关作品解读其中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为摄影创作定位的理论观念,是摄影创作的指导方针。人人都会拍照,不一定人人都懂摄影,有创作理念的就更少了。对于纪实摄影家来说,理论观念同样至关重要,而瞬间本质的真实,是纪实摄影家理论观念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坚持的‘不干预被摄对象’的拍摄风格,从三十年代起便主宰世界新闻摄影,布列松从而蜚声国际摄影界,成为各国摄影家和摄影记者极为推崇的抓拍大师。  相似文献   

7.
高帆,原名冯声亮,曾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我国老一辈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在60多年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高帆不仅拍摄了大量优秀摄影作品,还对军事新闻摄影的规律进行了深刻思考。他对军事新闻摄影的创作原则,人民军队画报的风格,英模典型摄影报道,画报版式结构,画报编辑能力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高帆的军事新闻摄影理念,对今天的军事新闻摄影工作,仍然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24日,军旅著名摄影家江志顺摄影作品展在其家乡四川成都举办。光影之间,气象万千。此次展览的130幅作品是从江志顺从事摄影工作40余年拍摄的大量摄影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展现了摄影家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拍摄部队指战员在科技练兵、军事演习、抗震救灾、保卫祖国边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李科 《新闻爱好者》2011,(23):80-81
"决定性瞬间"这个摄影史上里程碑式的概念名称,来源于1952年出版的亨利.卡蒂尔.布列松摄影作品集《决定性瞬间》。这本作品集树立了布列松一代摄影艺术大师的地位,也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摄影美学观念的体现,其主要是使  相似文献   

10.
刘树勇先生在《摄影语言体系的确立与传承》一文中提到,受柯蒂兹和慕卡西两位摄影家的影响,布列松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摄影的语言系统进行了超越性的发掘与完善,也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具有独立本体意义的摄影"作出了解释。在这篇深入浅出的文章中,刘树勇对柯蒂兹、慕卡西、布列松这条摄影语言传承脉络作了核心描述。  相似文献   

11.
赵昊 《东南传播》2016,(8):144-146
《良友》画报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综合画报,它对民国时期摄影展览颇为关注,对摄影团体、学校、展览会、摄影家的影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良友》画报民国时期摄影展览刊载,反映了当时摄影创作概况,其传播为民国摄影家提供了交流平台,提升了大众审美水平与对摄影的认知,丰富了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11,(4):F0002-F0002
解放军报社业余摄影小组2010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使大家的摄影水平不断提高。前不久,由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画报部主任柳军及画报部著名摄影家李靖、岱天荣、冯凯旋组成的评委会,分人物与风光两大类,对摄影小组选送的作品进行了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共有12幅人物摄影作品获奖、15幅风光摄影作品获奖。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宋举浦报道:2015年1月8日晚,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盛典在浙江宁波大剧院隆重举行。29位摄影家分别获得摄影创作、摄影理论、摄影传播和终身成就四大类奖项。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主编朱金平荣获摄影理论奖,是这届金像奖中军队唯一的获奖者。两年一度评选的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由中国文联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摄影界个人最高成就奖。自1989年以来,共有313位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具有新闻性、思想性、时效性和形象化的个性,所表现的人和事应当是生动而有新闻价值的。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总是以真实、新颖的画面形象吸引人、感染人,这种画面形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瞬间精华,它是新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美的凝固。 运用美的魅力增添新闻价值 美学早已自然地闯进了我国摄影领域,众多的摄影家对它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并在人像、风光、静物等艺术摄影中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要不要讲究美学,一直是摄影界争论的焦点。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倡新闻摄影美学观念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刘亚 《军事记者》2008,(10):52-54
人们关注和研究沙飞,有两点被忽视了。其一,只看到他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奠基者,而没有看到他首先是一位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的杰出代表。其二,研究者的注意力更多被他的摄影作品所吸引,鲜有透过摄影作品看到并深入研究他的军事新闻摄影思想的。  相似文献   

16.
摄影作品不仅是艺术品,也是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摄影创作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是最复杂也是最有趣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书以解海龙50年来的摄影生涯为核心叙事线索,讲述了解海龙从业余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中国著名摄影家的人生历程。同时,书中解海龙还以历史亲历者的口吻,重点讲述了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及他助力希望工程的故事。解海龙作为支援希望工程的摄影家,可谓是中国摄影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以解海龙为代表的摄影人用摄影术激发了中国人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大众摄影和专业摄影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德国摄影家在世界摄影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已经举世公认,甚至可以说以费什尔徒为代表的一批德国摄影师促成了“作为艺术的摄影”地位的真正确立,这批年轻的德国摄影家也把单幅摄影作品的价格提高到数以十万美元计的地步,今收藏家们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9.
<正>几年来,香港政府积极地着手市中心老区的重建项目,这导致文化浓厚的社区的消失,也引起了许多市民的注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香港的摄影实践和社区文化的联系逐渐变得很紧密,并可从中感觉到摄影家对社区文化的洞察力。在这篇文章中,笔者通过不同香港的案例,探讨摄影家怎样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上呈现社区文化。首先,笔者将对香港摄影家吴文正的作品加以分析。吴文正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之后便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他平素喜爱香港旧区,对底层居民的生活相当关注,尝试了一系列的报道摄影,以探讨相关社会问题。除报道摄影之外,吴文正多年来都专注搜集本地民间旧物作  相似文献   

20.
纪实摄影作为当代摄影流派中重要的一支,自诞生以来一直被众多摄影家推崇追随。纪实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简单记录当下发生的事件,更是为了"复活"影像的主题和内涵。当代世界纪实摄影不乏大家,本文以德国著名纪实摄影家托马斯·斯特鲁斯的摄影理念和相关作品为例,探寻纪实摄影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