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前,中国电视剧的生产数量和受众人数都位于世界之冠,上千个电视频道每天黄金时段播出,数亿人常年收看。如此规模如此力度的电视剧传播让我们必须面对与之俱来的文化效果和文化意义问题。电视剧所呈现、建构和传播的文化,是当代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塑造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形象有利于实现城市能级的跃升与情感认同的培育,借由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是一种时尚且有效的途径。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包含场景建构、情节建构、符号建构三个环节。从这三个维度对“温州家人”系列电视剧进行剖析,发现该系列电视剧通过以景观为形的场景建构、以精神为魂的情节建构、以本土为根的符号建构传播城市之形、城市之魂、城市之细节,在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意义交换中潜移默化地传递城市理念,塑造认同,实现更深层的城市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5):14-18
在当代生活题材电视剧中,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成为一种天然的存在。国家认同话语的建构模式主要表现为边疆少数民族在新中国的新生与发展,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帮扶建设、民族间的抚育与通婚等。电视剧将少数民族置于繁荣稳定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隐喻了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社会是一个"公开展示的社会",也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电视新闻、娱乐、电视剧、广告等话语形态在为社会消费提供展示的"舞台"的同时,电视话语也成为各种消费社会的"代言者".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电视话语作为一种控制性的力量,观众在"消费"电视话语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作为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归属感,同时这种感觉也成为他们评估和判定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强化了观众作为消费者应有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中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正进入亘古未有的变革之中,而电视剧以农村社会生活为题材反映农村现实状况的作品数量之少、质量之参差不齐引人担忧。面对"三农"现实世界的影视创作,应以"注重现实生活、立足人民群体、把握时代特征"的观点,对亟待进行文化内核深入挖掘和农民风貌全新展示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做出新的思辨,以期重塑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发展思路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解构/建构是当代影视传播中"英雄"形象塑型中一对充满矛盾张力关系的观念/手法。本文以影片《英雄》为范本来分析解构的观念与手法在当代影视剧中的运用,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构主义的突出表征与鲜明印记。这种以大众文化产品形态出现的普泛化思潮,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爱国观"、"天下观"中的有益价值,造成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军事、文化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化,一种召唤新时代英雄的心理需求开始滋生,片面的解构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建构的观念与手法得以重新归位。但是,这种建构已经不是对传统红色经典作品中英雄塑造观念与手法的简单挪用,而是在解构中进行建构,从而在当代荧屏中树立了一个个"新英雄"形象。本文将以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为范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快感指的是一种愉快或舒服的感觉.作为生命体的人的本能,快感对于电视剧创作来讲具有重要的价值.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产品,既符合市场化运作中的一般商品属性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比起来,快感生产将意义的建构浓缩在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之中,是电视剧在意义建构上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李晨 《声屏世界》2022,(4):39-41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以改革开放大时代之下的一个小家庭为缩影,折射中国从计划经济到逐步开放的时代变迁;以"家国同构"的春秋笔法,呈现"70后"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和集体记忆.文章通过梳理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集体记忆的建构与呈现,分析以该剧为代表的年代叙事类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记忆传承与中国故事书写,探讨影视作品如何通过建构集体...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特定社会群体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人设"以获取关注度。"人设"由网红的设计、媒体的营销与受众的评价三部分组成。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人设"作为一种稳固化、模式化建构的语用身份,成为明星、网红以及公众人物等在特定交际场合塑造特定身份的一种营销手段,其建构过程由人设主体的多模态隐喻建构、媒体语境的身份"品牌"产业化建构与受众主体的多元解读三个部分组成。而作为一种语用资源的"人设"的崩塌,除了表现出交际过程中语用身份建构的失败与语用不平衡,还展现了大数据时代一场以"流量"为核心的狂欢。  相似文献   

10.
正抗日题材电视剧是指中国人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14年的抗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不论是宏大背景的措置,革命生活细节的描绘,还是战场情景的再现,典型形象的多元化建构,抗日剧都成为民族、国家意识表达序列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近年来,抗日题材电视剧竞相在电视荧屏上绽放,这些电视剧大多以讴歌民族英雄为主题,其中不乏佳作,但也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跟风剧、闹剧、神剧。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实际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整体构成和发展延续中都曾出现令人担忧的局势。在电视剧市场红海中,以少数民族为底色的传奇故事,民俗风情,文化符号找到了与商业嫁接的可能性,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发展意义非凡。在电视剧面临市场艺术双重考验的前提下,对于少数民族历史传奇电视剧的讨论显得愈有其价值和意义。随着国家政治环境不断宽松,新的剧作人物观念悄然形成。影视作品中正面形象去神化的塑造趋势使传统"高大全"的扁平人物形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同样,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呈现出对"人"的价值判断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本文对少数民族题材历史传奇电视剧的反面人物塑造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古雅琳 《东南传播》2018,(5):100-104
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经济水准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与医疗事业的关注日益提升.不断涌现的医疗纠纷、伤医、杀医事件也使得医患关系称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医患矛盾,许多医疗剧也应运而生.电视剧作为一种叙事文本是通过对符号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现实的过程,而这种被建构的"真实"对于电视观众乃至社会都是有意义的.因此,本研究基于叙事理论,通过对医疗剧《心术》的叙事分析来探讨医疗剧用来改善医患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产业价值链建构是电视剧产业各环节分工深化发展的结果,是电视剧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及上、中、下游贯通所形成的价值增值。本文主要从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涵义解析入手,探讨产业价值链逐步建构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动力关系,认为产业价值链建构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驱动因素,也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创造新生活的同时,同样体味着由之引发的诸如道德滑坡、亲情淡化、价值迷失等生命情感,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意识的电视人通过艺术作品予以表现和回应。电视剧《老有所依》直面社会养老问题,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建构时代的、民族的中国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为己任,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该部电视剧的创作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文化品格,担负着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凭借强大的连接功能正在重新聚合社会资源,给各个行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形成。2014年11月19日-21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我们呈现了诸多新思想、新观点——传播无时无处不在:移动与固定并存,虚拟与现实同在;传播无所不能:娱乐、工作和生活边界消失,云计算整合一切;传播以人为中心:个性化定制,回归人的本质。可以说,互联网建构的这个世界,让人们沉浸在其中,满足自我需求及提升自我,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在论述图像传播研究与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明了当今图像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文化转向"的内涵:是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事物成为文化建构中的关键,图像成为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像及认知/想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被重新发现的"图像"的作用、地位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最后就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认为,图像已成为现代传播中一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产力,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文化力量。开展图像文化传播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传播效果,拓宽文化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是建构与弘扬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最好载体和形式之一。借助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探知电视剧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之机制。在选材与创制阶段,电视剧创作者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程度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水平是关键一环。电视剧创作者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习得的,同时要受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在传播与接受阶段,电视剧构建主流价值观以摄影机运动所建立起来的叙事视角与观看主体的视角相统一为实现机制。摄影机运动建构主体认同之时,主体也在不断进行知觉加工,知觉加工受主体先在的认知图式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的双重影响。个体认同会在社会交往中不断被提起并重塑,最终形成集体认同。  相似文献   

18.
电视现实以现实本身的面目出现,但它远不是社会现实,即便是与社会现实最接近的新闻现场直播,也是电视建构的结果。本文把这种经由电视建构的貌似真实的现实,称为"电视现实"。在电视现实的建构过程中,电视修辞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电视世界成为"为我们的"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自在"的世界。通过分隔与连接,凝缩与简化,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以及建立电视修辞幻象等多种修辞手段,所有参与电视活动的修辞主体共同完成了电视现实的建构,完成了以电视这种特殊形式把握世界、影响世界的过程。修辞学的视角,可以让我们从一个特定角度去接近电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读徐国琦教授的《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一书,有时让人有心怦怦然振作之感,因为仿佛可以从中读出两百年来国人的"大国梦"的觉醒和实现.不过在学论学,我们还是回到客观的学术评述上来.除去导言、结语之外,全书七章,分别讨论:中国准备加入国际体系、中国国际主义的兴起与新式外交、大战的爆发与中国的反应、中国"以工代兵"的替代战略、中国正式参战、内战、1919年巴黎和会与中国寻求世界新秩序.不难看出,作者有着强烈的建构意识,试图建构起一个中国有意识地进入国际体系,乃至寻求世界新秩序的历史过程来.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制播体制,是电视剧产业链上制作与播出关系的建构。从国内外电视剧产业的共性化特征来看,制播体制的建构和变革不仅仅是该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受到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广播影视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格局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