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心保存下来的早期纪录电影与国民革命影像档案,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们不仅真切生动地记录了当年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战争之实况,而且也记载了一些革命先驱者的活动和贡献。同时,它们也体现了以黎民伟为代表的一些早期进步电影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创作成绩不仅为纪录电影的拍摄制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而且也初步形成和奠定了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后来一方面在国统区纪录电影的创作拍摄中延续演变,另一方面也在解放区纪录电影的创作拍摄中延续拓展。  相似文献   

2.
韩红梅  任艳 《现代传播》2016,(4):101-103
十余年来中国电影在商业上进入了大发展的阶段,但是在价值表述方面却屡受批评,也成了中国电影创作中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商业电影在价值表述方面的两大问题是意义建构的弱化与价值评判的缺失,亟需改进和修正。一是需要重新认识电影的娱乐性,将电影娱乐等同于简单的感性愉悦的观点需要改正,电影娱乐是审美范畴下的娱乐,需要具有理性的认识价值和建构性;二是要正视社会现实和生活的矛盾性,需要在正、负价值的平衡中展开叙事,从而体现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回顾1983年的电影创作,应该说题材、样式、品种都比往年提高了;反映生活面的广度上也有明显的进步,几个为人们所关注的领域进展尤其明显;平均水平有所提高,因而是在稳步前进。自然,对问题的一面也应该有清醒的估计。一、重要的收获和特色去年电影创作的进步,表现在题材较前广泛,品种较前丰富、反映的生活面较前开阔等许多方面,但是真正使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我们的电影创作有了比较健康、刚健的思想素质。这种思想素质整个说来是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续,同时在新的礼会条件下又有新的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这首先是表现在当代题  相似文献   

4.
王亚珂 《今传媒》2022,(8):84-86
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变化与发展呈现出围绕“脱贫攻坚的历史书写”“社会转型的精神阵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三个方面进行叙述的趋势。“脱贫攻坚”是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核心内容,往往围绕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两个方面进行创作;社会转型的急剧发展使农村产生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这也成为农村题材电影新的创作来源;在现代化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越来越被重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成为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又一重要主题。这些主题的出现,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社会的变革与农民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禾刀 《声屏世界》2008,(9):67-67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6.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7.
个人英雄主义与政治集体主义;宗教道德与仁爱思想;"拯救世界"的正义性与抗击侵略者的民族性,这些二元范畴成为中美战争电影各自的身份标识。国族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矛盾、革命与人性冲突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与意识形态的角力场。从价值观的传播价值来看,"后革命"时期的中国战争电影需要新的叙事策略,以引导中国观众对神圣革命、集体主义等观念进行新一轮理解和接受。美国战争电影将宗教、政治和道德一体化,其叙事特点和文化传播策略与我国同类型电影存在显著差异,但也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民工电影的电影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工电影是历史变迁的影像表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二是农民工电影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三是农民工电影是中国电影底层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新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9.
红色电影的历史及角色变迁红色电影,即反映革命精神及英雄主义的电影。红色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中的一个种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缩影。早在1942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中国产生了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小说、戏剧、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诸如《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耳熟能详的红色电影。文学评论家曾镇南认为: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红色电影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首先要面对"类型电影"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电影类型和类型电影的混乱。电影类型是对某一时期所有电影的一种笼统分类,类型电影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电影成规与惯例集合的结果;二是商业电影与类型电影的模糊。类型电影仅是商业电影中的一种低预算类型;三是"中国式类型电影"的复杂形态。由于缺乏成熟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基础,又被赋予了政治功能,中国类型电影呈现出不同于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11.
周星 《现代传播》2017,(11):67-73
在中国电影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给予中国电影更好的认知命名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当前中国电影的优势,在于适应市场化的路途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其散漫而多样的发展面貌也显示出聚焦性不足等问题,尤其在文化价值和认知标识的发展上,中国电影的醒目特点和区分他国电影的识别度都相对薄弱。这不仅有碍其对外传播,也影响其自身创作发展的主体聚焦性。从传播效应和凝聚主流的角度来看,探索建立"中国电影流派"这一顶层式倡导,从创作和研究双重兼备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郝君 《声屏世界》2017,(5):28-30
进入新世纪以后,河南电影的创作发行基本保持着稳步上升的状态,环顾新千年以来的河南电影,"草根情结"成为其内容创作的永恒话题.这种"草根情结"不仅体现在电影里对边缘人物生活状态的勾勒描绘上,也体现在对当今河南电影现实处境的一种无奈与自嘲.与此同时,河南的"草根"电影也开始逐渐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创作势头,这种类型电影的尝试,是对河南电影产业发展的一种有益促进与尝试,也成为河南电影有别于其他地域电影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一位法国游客进行了一场电影放映,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出现。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也成就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繁盛时期,上海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周瘦鹃作为中国早期电影评论家,他善于把握最新的都市动态,及时抓取上海市民文化的精髓,并且把自己的发现和感想积极实践到创作之中。他通过"影戏话"向读者和观众介绍了很多西方影片;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投入"影戏小说"和电影剧本的创作,深入体会电影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手机电影是主要以手机为拍摄工具和制作工具而完成制作的电影,能够体现"人人为导演"的一种拍摄模式.手机电影迅速发展、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手机电影在创作上和艺术上展现出的特征和不足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电影在一种流动的话语结构中寻绎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路径。声势嘹亮的主题电影创作,对奠基式的历史和具身性的人与事进行现时化的银幕复刻,在诗与史的变奏中用影像书写关于中国的故事,类型电影及其新模样,年轻一代和女性导演创作,文艺片实验性的处理,在制造新的电影结构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新的观看视角和想象空间,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图谱。中国电影批评在整体上以时代性、公共性与参与性为主,在展现批评的限度与舆论场域的治理要求的同时形构了新时代的电影舆论场域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一井岡山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亲手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吉安地区是井岡山的所在地,全区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老革命根据地。井岡山报是这个老根据地的党报,中共江西吉安地委一再指示我们,必须很好地体现老根据地的特点,反映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以光荣的革命传统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思想。学习革命前辈的英雄气概和优秀品质,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切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李欣泽  张华 《视听》2022,(3):89-91
《冥王星时刻》是导演章明目前所有影片中唯一一部在元电影理论与思维下创作拍摄的电影作品.该片主要通过导演的自我暴露与自我反思、嵌套式的叙事结构以及对其他影片的互文性策略,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元电影的叙事特色.在观照电影本体的同时,导演章明积极探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实现了从元电影到文化自信的创造性重构.在美学价值上,...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回顾中国电视电影创作10年的基础之上,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创作层面直至其本体上重新审视了从电视电影到数字电影的观念变迁,并且从以上各个层面重构了电视(数字)电影的存在,进而得出传统的电视电影观念已然远去,而电影在当前的存在无关乎介质的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薛蓓  杨致远 《青年记者》2016,(33):73-74
西安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4月开始筹备建设,1958年8月正式成立。随后,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电影创作的重要基地。在其近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西安电影制片厂以其较丰富的电影作品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人生》《野山》《老井》《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影片推出并在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上述影片虽然风格各异,但均为农村题材,因此可以说农村题材影片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辉煌成就做出巨大贡献。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农村题材影片形成了一个连贯的创作谱系,是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以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为代表的纪实性栏目自开办至今,好评不断,给电视界乃至整个新闻界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却意义深远的革命。从表层看,它是一种纪实手法的运用;就深层次观照,它体现着一种平民化意识。“平民化”的特征一是取材视点上,把镜头对准平民的生活、生存空间,遵循平视生活的创作原则。以与老百姓平等的身份、从老百姓的视角,如实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展示普通人的生存境遇,以平等和真切体现着对时代、生活、观众的尊重。《东方时空·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