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经济业态转型升级背景下,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指为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顺利运行,要求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的总和。它具有确定界限、形成秩序、提供预期、营造环境四大功能。基于问题系统制度建设的理论构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原理可归结为"制度目标多元化原理""制度系统自组织有序性原理""制度参与人共赢性博弈原理"以及"制度评价的问题指向性原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在学校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职业教育制度,我国应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完善现代学徒制国家制度层面的设计,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行业企业充分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层次分明又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以及规范标准化的立法.以学校为主体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考虑采取“双轨制”培养模式,并选取高技术要求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为学徒制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3.
刘燕 《职教论坛》2013,(34):21-25
正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政府作为这一体系建设的主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应该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做好统筹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业机构的设置,并配之于完备的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坚固受教育者终身发展所需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立交桥"建设,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围绕体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转型发展等内容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体系构建应强化融通交流,避免系统自循环;纵向贯通应聚焦职业能力培养,避免新形式的学历追逐;横向融合应强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避免学校职业教育主体弊端;转型发展应关注专业内涵建设,避免学校选择纠结。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强国建设的宏阔视野,从整体上谋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目标,以发展的眼光和更高的站位,从过去的“社会建设”和“服务民生”,全面上升到服务“科教兴国”和“支撑现代化建设”上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从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贯穿人一生始终最活跃的教育因素,需要进一步强化类型特色,成为教育多样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定要基于学生的期盼和质量这个核心,建立和国际接轨,注重分类设置和关注质量的层次结构;建立服务于社会各类人员需求,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多样化,适应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类型;建立与义务教育相融通,与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新体系,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类型。  相似文献   

7.
8.
庄西真 《职教论坛》2013,(34):16-2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由不同层次教育(比如中、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类型教育(比如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构成的一个体系。只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能够顺畅地转换,职业教育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层次教育、不同类型教育之间有体验式、考试式、注册式、学分式等几种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职业的教育体系,并且得到了初步的进展,但是其教育体系仍然很落后,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地对其进行实质性的改善。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就是选择适合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路径,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关相关的文献了解到,我国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建设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并为后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策略,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明确了学分银行制度的时空特性、组织职能和价值取向等应然内涵,进而探讨了学分银行制度在理论准备、顶层设计、法制保障、技术支撑等实践层面的困境,最后结合学分银行制度的应然内涵和困境表征,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法制建设、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密集出台了招考改革和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在充分解读国家相关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前瞻性地预判了职业教育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在充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制约着职业教育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从进一步整体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在职业教育一体化设计、产学研结合、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人才分类培养、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 实施,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方面的优势.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育人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了制度体系框架,详细阐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保障制度等四大制度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制度是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当前,缺乏吸引力已经制约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分析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法律制度、传统文化制度、企业用人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师资建设制度以及各类教育衔接制度等因素。从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法律入手,提出建立职业教育资源配套及激励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索职业教育学位授予制度等,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曹晔 《职教论坛》2012,(25):44-48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历程,首先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其次,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再次,在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联系。在新时期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的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横向上要进一步拓展功能,纵向上要加快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上要加强沟通与协作。  相似文献   

15.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本文结合苏州地区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就构建富有苏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初创时期、“文革”时期、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建时期和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时期.文章分析了不同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新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演变轨迹,也揭示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教育深度改革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环境下,多中心建设是一种多边互惠共赢的发展建设模式。然而各主体行动逻辑的迥异构成了阻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的桎梏和顽疾。因此,从建设主体、建设路线以及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多中心建设思路,将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强化、活化、实化、深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最近,教育部正式行文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列入明年国务院审批计划,由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编制,并已征得国家发改委同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成为96个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编制,旨在2012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架构,2020年建成完整的具有世界水准和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体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分析了影响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标准,基于人才培养周期,构建了条件准入、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并分析了各部分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框架,建立“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内外联通”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加强“元标准”的研制水平,规范标准建设技术路径,提升研制人员标准化工作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建设机制,加强标准管理效能;探索国际职业教育标准认证体系等优化建议,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建设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服务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20.
设计和推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的总体策略,一是让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共同作用,二是政府在设计和推行外生制度方面应有更多作为。注重调查研究,做好意见征求工作,先试点后推广,是设计和推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