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严重危害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心理韧性研究对重新审视和缓解其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问题,促进其心理和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具有良好韧性的教师能够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保持对教学的持续热情与发展动力。文章对教师韧性进行界定,论述影响教师韧性的因素,着重探究其对大学教师韧性发展的启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教师流失和压力的增加,教师韧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具有良好韧性的教师在面临困境时,能够正确对待,并释放自己的压力,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通过综合国外教师韧性的有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韧性包含三个成份,即对教与学的热爱与奉献、教师自我效能感、工作满足感与乐观,能够比较好地验证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教师与同事、家长及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学校领导的支持与教龄对教师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研究考察了工作条件(学校设施与资源、工作负荷、学校领导支持)与学校人际信任(教师对同事、家长、学生及校长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学校领导支持与教师对同事的信任、教师对家长与学生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减少教师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中的工作满足感与乐观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2)教师对校长的信任未直接显著地影响教师的心理韧性,但对工作条件与心理韧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对校长越信任,则支持性工作条件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以及工作成就感。这些结果为提升教师的心理韧性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7,(6):123-128
沿承韧性研究的脉络,教师韧性研究经历了由特质观到过程观的转换。特质观强调个人品质而忽视环境对教师克服困境、保持专业发展热情的影响;过程观提出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界定教师韧性,但对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作出了过于简单化的设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强调社会生态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类行为的重要性,为研究教师韧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这不仅有助于拓宽教师韧性理论研究视野、揭示教师韧性的发展机制,而且为未来塑造使教师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专业发展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了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留守幼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当前,乡镇幼儿园教师对留守幼儿心理韧性的支持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研究采用测量法收集Z县5个乡镇11所幼儿园937名留守幼儿心理韧性的基本状况并做了描述统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了解乡镇教师对留守幼儿心理韧性的支持情况,结合数据从留守幼儿心理韧性中的能力性、主动性、社会性、调整性、控制性角度出发,关注教师在留守幼儿生活学习中以及对留守幼儿家庭的心理支持,完善相关支持策略,为留守幼儿及家庭提供更准确更合适的心理帮助,促进幼儿心理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和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中文版对291名普通本科院校教师进行调查,探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教师工作压力总体上处在略高于轻度压力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学科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大学教师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理工科教师显著高于文科教师,不同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3.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韧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他们对于改革的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教师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的职业生涯韧性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注重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大学英语受重视程度不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也不高。影响高职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涯韧性因素有哪些,该如何改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角色压力量表以及韧性量表,对17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以探讨幼儿园教师角色压力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韧性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幼儿园教师存在轻度职业倦怠.(2)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及角色过载与职业倦怠的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韧性与个人成就感低落存在显著负相关.(3)角色模糊对个人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角色冲突、角色过载对去人性化具有显著预测作用.(4)韧性在角色过载与个人成就感低落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从减少角色压力源、调节职业心理压力及提高心理韧性三方面提出了减缓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承受着巨大压力并陷入职业倦怠。教师韧性为缓解教师职业压力与倦怠提供了全新视角,具备良好韧性的教师能够在高压力与高挑战的情境下保持对专业发展持续的热情与动力。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对12位高校教师的半结构化访谈,得出情感因素、职业因素、人际因素和组织因素是影响高校教师韧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教师韧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建议从增强教师情感调适能力、合理规划职业发展、重视人际关系作用以及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等方面来提升高校教师韧性。  相似文献   

11.
张妍妍  赵帅 《高教论坛》2024,(2):120-124
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是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兴增长点。文章梳理了近20年来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文献,就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和结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走向,即探究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情境化定义、开发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形成机制研究、强化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动态研究、细化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2.
教师压力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弹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弹性是儿童适应性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它是指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教师作为儿童的重要示范者,对其心理弹性的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利用文献搜索,回顾了心理弹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教师心理弹性领域的延伸,包括弹性教师的特征、心理弹性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教师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教师本身、师范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促进教师心理弹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在线教学情境,以“数字土著”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8个教学班的116名教师和533名大学生进行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数字韧性的形成机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既会直接地正向影响其数字韧性,也会通过网众互动生成行为间接影响其数字韧性;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支持力度会调节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有用性与网众互动生成行为的正相关关系。为此,教师应关注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情况,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通过在线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字韧性。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学生的言地和学习质量。在教师身上的任何心理衰弱的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一个家长心理的健康至多影响一两个孩子,而且孩子不只一个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可以得到其他心理健康家长的促进或补偿性影响。而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师,心理如有缺陷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不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教师的某种心理影响,终生都打着这种影响的烙印。为此,我们认为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学生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失衡发展。所以,保证教师心理健康就显得极为重要。它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具体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形成,还有教师本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构成其心理健康的直接动力。社会和学校是外因,是条件,教师本人则是内因,是根据,二是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依据,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蔡润杨 《时代教育》2012,(13):205+207
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社会所普遍关注。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韧性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个体的良好适应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通过对心理韧性的培养与提升,能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地应对逆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教师从事着情感劳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前,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情感挑战: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心理脆弱感和应对无力感;教育对象和交往过程的特点决定了情感劳动的三重困境;制度性考核与评价压力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情感博弈。为了迎接挑战,教师很需要“情感韧性”。情感韧性是一种涵盖两个层面、三个向度的情感素养:在能力层面,它包括适时调节消极情感的情感抗逆力与恢复力、合理协调个体情感状况与社会文化规范的情感平衡力,以及在“关系”中寻求多元情感支持的能力在内的情感能力;在修养层面,它指的是形成稳定的教育情感内核。为了培养兼具“安顿自身情感”和“促进育人效果”功能的情感韧性,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心理预期,提升教育技艺,以增强克服脆弱感的底气;通过刻意练习转变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以提升情感的张力;借助教师共同体丰富情感知识与实践,以使情感劳动更有智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不发达地区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教师们认为影响教学水平提高的因素可分为五个方面:1.教师自身素质;2、教师的心理环境;3、教学条件状况;4.学生环境;5.教师的地位问题。这对我们采取措施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近年越发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重视,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培育逐渐成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主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化,如何开发基于交互科技(interactive technology)和积极心理科技(positive technology)的自助式虚拟韧性培育方法,既是青少年教育心理发展的关注重点,也是当前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在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性审查总结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的主流技术与应用共18项,即数字心理app、在线心理咨询辅导训练和严肃游戏三大类;分析其研究特点、干预实施情况并评估其有效性及技术接受性,总结目前心理韧性数字培育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青少年心理韧性干预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改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研究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的角度就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顾青 《中国教师》2015,(3):11-15
<正>教师的生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际关系和学术关系。一线教师目前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他们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每一个国家、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有权在学习中得到帮助和指导,获得先进的知识,接受最高质量的教学。在国际学术的舞台上,有数据显示,教师的课堂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绩影响巨大,其作用非常重要,学生有权接受专业坚定、有韧性的教师进行的教学指导。这里所提及的专业不仅针对学生的学习,也针对学生的生活,而韧性教师也确实能够对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