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的省份,根据劳动力的供需情况将安徽省各市分为四个等级。通过对安徽省流入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分析发现安徽省流入人口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流入人口迁移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该地的经济总量和人口集聚效应,因此,提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和吸引本省外出人口回流,加大城市宣传力度,探索多种劳动力需求信息发布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清朝加大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沅水流域作为连接湖广和云贵地区的最重要通道,其经济开发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突出表现就是人口的显著增长。在清代二百多年间,大量外来人口迁居沅水流域,使流域内的人口规模从乾隆中叶的四百多万增至清末的六百多万,为该流域的经济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劳动力。但流域内各地的人口增长并不平衡,永顺府的增速最快,常德府、辰州府、沅州府的增速大致平稳,而三厅的增速较慢,靖州和黔东各府州的增速最慢,反映出各地经济开发进程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3.
精准识别人口流入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是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有序引导劳动力空间转移以及促进新型城镇化优质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有必要结合主要人口流入地——全国70个大中城市2005—2018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进行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人口流入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并对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得到提高,城市间差异得到改善,地区不均衡性明显缩小;人口流入对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来看,人口流入的"规模效应"终将超过"拥挤效应",从而显著提升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人口流入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存有差异,对于超大型城市主要表现出"拥挤效应",而对于其他城市则更加突出地表现为"规模效应";人口流入对邻近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会产生负向溢出效应,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地方政府财政自主率均能显著提升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述结论在丰富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研究的同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  相似文献   

4.
清代人口的增长与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证了清代人口在编审统计中,存在人丁与人口混同不分的差错,造成雍正前与乾隆后的人口数目出现巨大差数,但这并不否定乾嘉以后人口突破四亿大关的事实。至于此期间人口之猛增,系由康雍乾盛世长达百余年,玉米、番薯的广泛种植,摊丁入亩和保甲户口册制的推行等四大因索所致。而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清廷君臣一致认为出现了人口危机,并相继提出了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这说明以古为鉴,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是忽视不得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证了清代人口在编审统计中,存在人丁与人口混同不分的差错,造成雍正前与乾隆后的人口数目出现巨大差数,但这并不否定乾嘉以后人口突破四亿大关的事实。至于此期间人口之猛增,系由康雍乾盛世长达百余年,玉米、番薯的广泛种植,摊丁入亩相保甲户口册制的推行等四大因素所致。而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清廷君臣一致认为出现了人口危机,并相继提出了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这说明以古为鉴,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是忽视不得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三峡地区由于移民迁入引起的人口增长以及农业垦殖开发,对三峡地区的环境,经济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存在的经验教训,为当今三峡地区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清代广西人口的地理分布与明代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口分布重心的变化,明代到清初期间,广西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桂东北地区,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广西人口地理分布重心从桂东北转向了桂东南.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外,主要是源于省外特别是广东移民大量进入桂东南地区导致该地区人口机械增长居高不下.清代前中期广西的人口地理分布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广西的人口布局,对广西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湖北的人口增长极为迅速,其速度居于全国首位,尤以农业人口为,但各时期表现方式不同。清前期移民运动是带动人口增长的主流,中期以后渐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它有力也维护了湖北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但也阻碍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相似文献   

9.
清代怀庆府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农作物有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等,为河南粮食高产之地;以“四大怀药”为主的中草药种植普遍,竹子生产有相当的规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零工经济应运而生。零工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兼具传统零工模式和“互联网+零工”的特征,具有增加就业的巨大潜力。农业转移人口是市场经济的“轻步兵”,是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民生之本。面对零工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互联网平台和农业转移人口个人三方应共同努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权益,使未来的就业形势向稳、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本文参考国内外农业节水灌溉,设立了以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董明  郭从杰 《文教资料》2010,(26):122-123
为改变清代农业落后面貌.清政府实施了农业改良和推广,但在农业改良和推广中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战乱、灾荒、人才缺乏和体制弊端等.上述因素的存在导致清代安徽农业推广成效不佳。  相似文献   

13.
试论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非农业活动已逐渐成为具有社会经济影响力的现象,对农业活动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大,尤其是产业结构、劳动力资源、农业地位等方面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4.
清代农业合伙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农业中的合伙虽不如工商业中的合伙那么普遍、影响那么深远,但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对清代农业资金的取得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清代农业中的合伙制存在着多种类型:与租佃制等有关的合伙制、资本与资本的合伙、由共买共有关系转化来的合伙制等。清代农业中的合伙制发展水平还很有限,未能形成比较大规模的合伙企业。  相似文献   

15.
“摊丁入亩”是清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口在清朝出现了激增现旬,大多数学认为“摊丁入亩”是清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摊丁入亩”对清代人口发展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摊丁入亩”固然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摊丁入亩”政策亦有其局限性,“摊丁入亩”政策是封建的赋税制度,是为封建统治服务服务的,因此,有其阶级局限性与欺骗性,有的学之所以认为“摊丁入亩”是导致清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未认识到它的比较隐蔽的欺骗性,未弄清人头税以及人口与因亩税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只看到剖的表面现象,而未看到问题的实质。如果说“摊丁入亩”对人口发展有影响的话,那就是说只看到问题的表现象,而未看到问题的实质,如果说“摊丁入亩”对人口发展有影响的话,那就是开始时期的口号作用和取消丁税后大量隐匿人口的查出,使人口的表面数字猛增,清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三点:中国人口增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相联;医学的发展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农作物新品种的增加与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滇东北地区(昭通地区、曲靖地区、昆明市的东川区及寻甸县)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清王朝在这一地区大力兴办书院、义学,培养了很多本地人才,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风俗习惯,提高了昭通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素养,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边疆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推动了昭通地区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本地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清代台湾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清代台湾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风灾、水灾、震灾和旱灾,虽然清朝统治者地方官员,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挽救灾害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给台湾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影响到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还会对农村人口流动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总体来讲积极影响为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推动农村人口的流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促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引擎,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则是新型城镇化的中心任务。论文对近年来福建省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进行评估,并在深入分析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顺利推进福建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发展鼎盛的时期.众多私家编撰目录无论在体例、分类及其所体现的编著者的学术思想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藏书家收藏珍贵古籍以及为所藏之书编撰目录的风气一直延续三百年之久.在如此长期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人们重视版本、校勘文字、考订书籍内容,而且更加注意书籍版本的选择;私家藏书者教导子弟应用善本书,开一代严谨治学之风;再者藏书家相互之间借书,并在书中留下自己的题跋,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后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留下宝贵的目录学知识和理论,促进了古今文化之间的传承,对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