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开篇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育的质量,教师是根本;教育的高质量,领导干部、党员是关键。如何带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是我校的工作重心,也是党建的工作中心。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对教师职业进行了新的定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的工作。教师要做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承前启后、塑造未来、孕育希望的崇高事业,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智慧、塑造灵魂的神圣使命。如何让长年坚守在一线的广大农村教师更加安心地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如何让他们的未来有所依傍?本刊本期刊发的长篇通讯《倾斜的力量——湖南省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津补贴工作纪实》,无疑为我们做出了响亮回答。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着传播文明和塑造心灵的双重责任。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教师呢?只有爱!教师的爱如果能像阳光一样洒满孩子的心田,就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塑造美好的心灵。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只有以爱为基石,才能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抓住教育的契机,更好地实施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娄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4):187-188
当今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以教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被动的、单向的学习方式,取代它的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双向学习方式。这些转变需要对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进行重建,即从单向的预先设定转向双向生成。教育是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本文就立足于传播学中的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原理来解释今日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如何重新定位以实现今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周济在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上的讲话)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培育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能力的关键。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桦 《河北教育》2023,(Z1):72-7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各地区大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其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传播素养是影响教育传播过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教师传播素养的概念和要素,对网络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和网络教学对教师传播素养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目前教师在网络教育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教育中培养教师传播素养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传播理论视野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缩小城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差异的良方,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传播理论给予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支持,城乡互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则从实践上支持和丰富了传播理论的发展。同时,用传播理论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里,如果说"两是"是对人民教师神圣职责的定位,那么,"传播"与"塑造"则是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嘱托。在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传播"与"塑造"的时代重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用心而为,让知识、思想和真理的  相似文献   

12.
林珏 《海南教育》2008,(10):8-8
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类文明,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教育规律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立德树人,塑造心灵;以爱为师。以爱育人;专业精深。知识广博;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端正心态。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是教师队伍最重要的后备力量。师范生培养质量决定了未来教师质量。地理师范生作为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尹福春 《班主任》2005,(11):10-11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者、完善人格的塑造者,学生在充满友爱、向上、宽容和不乏严肃的学校氛围中,身心应该得到健康成长,可是我们一些教师仅有朴素的爱心和单纯的工作热情,缺乏平等的观念和法律意识,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时期,急需教师的正确指导。其中,作业作为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课堂作业,  相似文献   

16.
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类文明,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教育规律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立德树人,塑造心灵;以爱为师。以爱育人;专业精深。知识广博;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端正心态。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7.
媒介发展促使教学环境实现信息化,传播环境的影响、教育传播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机制是当前教育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媒介环境学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传统,表达的是媒体塑造人的思维、影响传播内容的观点,而常规媒体的数字化、基于Web2.0的交互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在传播环境中的普及已使教育传播进入班级与网络传播交织的状态。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描述了在信息化环境中通过动机激发与交互、开放与规范并举的资源建设、问题为中心的活动组织等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传播视野中,华文教育是一种传播过程。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学生和华文教师是影响华文教育效果的基本因素。本文论述了华文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华文教育资源建设及其共享机制和教师信息素养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郝建勇 《现代教育》2014,(10):87-87
教师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备课、上课之外,还要懂得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与学生心灵沟通、碰撞,塑造学生美好人格的战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和引导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基本要求。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只有更新教育思想,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才能使知识的传授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关键在于传播知识,塑造灵魂。教师的天职就是用知识消灭愚昧,用善良驱走邪恶,以自信勇敢取代自卑怯懦。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之一。我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