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军 《视听》2018,(6):9-10
南宁人民广播电台官方移动客户端"南宁手机台"在2016年底上线运行。本文以"南宁手机台"为例,介绍并分析城市广播电台运用广播+互联网思维,自建广播电台移动客户端,在丰富广播的传播样式、加强互动直播、提升收听体验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媒体融合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台广播,是对台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中央的宣传部署,紧贴台海形势的发展,宏观上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微观上加强选题策划和节目设置,改进军事宣传文风,增强对台广播实效。对台广播的现状及其文风特点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开播于1958年8月24日,这一天是震惊中外的"炮击金门"的第二天。可以说,我们电台从一开始  相似文献   

3.
叶亦武 《东南传播》2016,(10):31-32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深入是大势所趋,闽南话对台广播如何在融合与创新间,在情感的宣传上,走出一条"可听"的"味道"元素,以情感共鸣拉近台湾同胞的心理距离,体现闽南话对台广播的功能与特质,无疑是闽南话对台广播同仁的思考方向。本文以东山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节目《海峡七彩虹》为例,阐述情感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情感元素,提升对台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银河台作为国家级网络广播电台,是依靠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诞生的新兴媒体,有着传统网络广播所不具备的政策平台优势,兼具传统广播和网络电台的专业性和鲜活性。本文以银河台为例,从国家级网络广播的产生、优势及意义、发展构想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敏 《今传媒》2011,(8):72-73
我国四级办台的格局,把省级电台推到了广播业界"中坚力量"的位置。尽管各省级广播电台都坚守"新闻立台"的办台准则,但受制于新闻成本高、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新媒体冲击等多重因素,省级新闻台近年来一直处于当地市场份额不小满意度却不高,只能立台而不能强台的尴尬境地,难以匹配中国广播"中坚力量"的版图格局和广播业界崛起振兴的时代重任。为此,最近几年我国省级广播新闻台纷纷开始朝着建设专业类型化新闻台加速改造转型。如何克服省级台的资源局限,高标准迎接ALL NEWS RADIO时代?作为西北首家全天候即时全新闻播出平台,陕广新闻尝试推出"全直播、全新闻、全自动化、全流程标准化、全媒体融合、全识别系统"的"六全"新闻资源运作模式,引导广播媒体参与新闻传播体系竞争,参与公共话语建构,承担媒体社会责任,正在进行省级电台新闻类型化时代的突围探索。本文旨在以陕广新闻专业化改革为例,求解省级新闻台类型化时代的运作模式和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6.
1993年,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专业对台广播频道——东南广播公司,拉开了福建广播专业化的序幕。多年来,如何开拓对台广播的新天地,从事对台广播的编辑、记者、主持人时时在思考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惟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06,(6):I0003-I0003
2006年11月12日,江苏专业对台广播——金陵之声广播电台,迎来了她20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I0003-I0004
经济广播 1992年10月28日.广西经济台首播,呼号“山水甲天下.音韵传万家.广西经济广播电台SW5010。这是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广播改革.走系列台道路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凡市、县广电局与广播电台、电视台合一的.必须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将广播电台、电视台从局台合一的体制中分离出来;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需合并组建广播电视台:在组建广播电视台的过程中,要确保广播、电视得到同等重视,同步发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整体作用;市(地)广播电视台对县(市)广播电视台.县(市)广播电视台对乡镇(街)广播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  相似文献   

10.
赵曙光 《传媒》2014,(11):45-47
正广播媒体的初期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广播电台节目的网络化呈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或回放收听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传统广播电台对网络音频市场的开拓也逐渐从基本的"广播网络化"向"网络化广播"发展,将互联网的及时性、丰富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等更好地与传统广播相结合,推出多种网络音频平台及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010年7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个性化、自定义的网络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史方面的文章、著作、资料中,往往称1923年1月23日开播的那座广播电台,即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为我国的广播电台,属于中国的广播事业,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这座广播电台的负责人是美国人奥斯邦,所以俗称该台为奥斯邦台。《大陆报》是在上海的美国报纸,那“中国无线电公司”是美国东方无线电公司在上海的子公司。  相似文献   

12.
黄守明 《东南传播》2015,(12):28-30
青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青年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对台传播作为两岸在特殊历史形势下存在的一种特殊传播,受两岸双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需求导向等差异的影响,传播效果一直不尽如意。而台湾现阶段20岁到40岁的青年人将成为未来各阶层中坚力量,对台传播如何争取这一广大受众群体,提升传播有效性,从而完成对台广播服务祖国统一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阶段台湾青年心理特征、社会价值分析入手,进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结合作者所在的广播电台及对台广播采访的实例,提出实现对台青年传播有效性的四个重要手段,形成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牛日成 《中国广播》2013,(11):72-74
近年来,一些地方广播电台面临着被冷落、新闻时段被挤压、广播新闻采访可有可无、广播新闻播出模式落后、舆论监督乏力等现实问题,其生存和发展陷入十分窘迫的境地。本文认为,坚持“新闻立台”的原则,打造强势新闻,扩大广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广播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广播的“窄播”现象 目前在我国广播事业改革中,最引入瞩目的现象有两点。 其一就是各地的专业台建设正方兴未艾。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楚天广播电台、武汉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目前这三家电台都办有自己的专业台。湖北台的专业台有: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在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之际,东南广播牵手两岸38家电台组建"两岸广播联盟",签署两岸广播媒体合作《五点共同倡议》,推动两岸广播在节目采编、广告经营和新媒体融合等方面实现全局性、全方位和全时空的大合作,为维护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汇聚正能量。栉风沐雨六十五载。时光倒流到1950年8月,东南广播的前身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正式成立,电波穿越了台湾海峡,架起了两岸同胞沟通交流的空中桥粱。这是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现场连线报道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广播特点、发挥广播优势、提升广播节目质量、弥补广播弱点的"法宝"之一。本文结合厦广新闻广播等国内外广播电台的报道实例,对广播现场连线报道的特色与作用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广播"村村响"工程陆续深入实施,广大农村响起了朗朗的广播声,农民朋友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而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出广播的优势,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让他们在增收致富、出入平安、和谐幸福的路上越走越好,成为欠发达地区广播人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以邵武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浅谈"村村响"之后,县级广播电台应如何办好对农节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台是综合台、系列台、专业台并列时期。有许多综合台、系列台在向专业台发展,专业台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专业台的出现为广播人设置了许多命题,如办台理念的发展、节目形态的更新、知识结构的重组等。作为广播核心角色的主持人,专业素质的提高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相似文献   

19.
陈娟 《中国广播》2017,(9):9-12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探讨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转型问题,认为县(市)台应改变传统的城市台"跟随者"的定位,走出城市台定位的阴影,抓住时机下沉到农村,在战略上做县域"三农"媒体的"领导者",在战术上为"三农"提供专业、贴近的服务,同时按照互联网思维和逻辑,重构其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这是县(市)台转型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谢彧 《中国广播》2007,(5):49-51
中央台对台广播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台湾听众的认同,成为他们了解祖国大陆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广播媒介。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台湾岛内有一百多家的广播电台抢夺着有限的广播听众市场。面对岛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央台对台广播要在岛内占有更多更广的听众群,关键就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