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来职往》是2010年末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共同推出的最新职场真人秀节目,被称为职场版《非诚勿扰》。以"职来职往,前途宽广"为口号,帮助求职者正确对待自己与职场,为所有领域的职场精英提供就业机会,属于国内首档职场类娱乐真人秀节目。 《职来职往》的文本叙事:  相似文献   

2.
付晓静  温睿 《东南传播》2012,(7):151-153
在真人秀节目愈演愈烈之时,深圳卫视《饭没了秀》作为一档儿童真人秀节目能连续6年稳坐珠三角收视率宝座,并挤进同类节目全国收视率排行榜前10,实属真人秀节目之奇迹。本文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分析《饭没了秀》的成功之道,并指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必须坚持以受众为本、满足受众需要。  相似文献   

3.
真人秀节目自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大众喜爱,其巧妙的叙事构架,广泛的明星效应,激烈的竞争冲突看点都紧扣着观众心弦。我国自2000年引入户外真人秀后反响热烈,在引进国外优秀真人秀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过程时,"体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在虚拟的户外环境中让明星进行真实体验表达直观感受,由此吸引观众。引进的"户外求生类"节目在我国纪录片与真人秀领域之间很难界定,亦不符合受众心理需求,播出后也尽遭批评指责,可以说"求生类"的节目在放送后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本文认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黄金时期已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下的综艺娱乐真人秀,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求生类"节目的生存环境、受众心理、传播方式等内容,探究"求生类"节目在我国现今存在的危机与挑战,对比分析《荒野求生》与《跟着贝尔去冒险》两档节目收视效果差异,以帮助我国体验式真人秀走出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浙江卫视推出的演技竞演类真人秀节目《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不但赢得了耀眼的收视率,而且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该节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抓住了广大观众的收视心理,以明星效应满足了观众追星的需求和窥视欲,以表演秀满足了观众对表演艺术的好奇心,以竞技真人秀满足了观众寻求刺激的心理和娱乐需要。  相似文献   

5.
杨传首 《今传媒》2014,(12):90-91
2014年1月3日,江苏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根据CSM48收视率调查显示,《最强大脑》第一季播出的十二期节目中,其收视率始终排在同时段第一位,且在节目最后三期中外对抗赛时,收视率均破二。作为国内科学类真人秀节目的开创者,《最强大脑》节目热播背后的"科学性"值得我们探析。本文从节目类型定位、节目内容、节目理念、节目营销等四个方面探析其热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亲子互动型真人秀季播栏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不仅开辟了新的题材,同时使中国真人秀节目迈出室外,在室外真人秀节目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节目在特定情境下营造的戏剧冲突,依靠大量真实记录以及剪辑形成的叙事和情绪张力,构成节目独特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本文简要分析亲子类真人秀的发展历程与类型,结合叙事学理论,着重聚焦《爸爸去哪儿》的文本叙事,分析其叙事视角、叙事策略,以期梳理出节目成功背后的规律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熟悉的味道》是一档由浙江卫视和千足传媒共同打造的美食传情类明星故事型真人秀节目,该节目打破了2016年综艺市场上美食类节目中"美食+明星+竞技"或"美食+明星+娱乐"的固有模式,以"熟悉的味道,爱要你知道"为主旨,主打"用心、用情"。本文在分析《熟悉的味道》节目特色的基础上,深入解读该节目对人文情怀元素的体现和运用,以期为我国美食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22):51-55
当前对真人秀节目的功能认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真人秀节目只是简单地娱乐和消遣的样式,真人秀节目中的偷窥和隐私的特性也常被研究者作为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表征进行抨击。但是四川卫视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的实践研究证明,知识为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新提供新鲜的主题元素和创作空间,并通过知识的娱乐化表达实现了"娱乐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毛益苏 《新闻世界》2013,(12):117-118
招聘类真人秀节目近来火爆电视荧幕,以《非你莫属》等为代表的职场真人秀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成为各招聘企业品牌传播的平台,而《非你莫属》也凭借各招聘名企将节目品牌传播出去。本文试从品牌的价值定义角度浅析《非你莫属》节目中的品牌传播的联合化。  相似文献   

10.
马娜 《新闻爱好者》2011,(14):92-93
本世纪初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并在电视界刮起一阵"泛真人秀之风"。短短几年中,真人秀节目日趋走向成熟并应受众期待视野的不同而逐渐细分,当真人秀和职场领域融合便派生出一种崭新的真人秀节目——技能应试类真人秀,美国的《学徒》可以说是这一类节目的代表。在中国内地,影响不凡的同体裁节目《赢在中国》虽然舶自国外,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国情与文化背景,它与国外同类型节目已经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本文就从电视策划的角度剖析在节目定位、环节设置等方面《赢在中国》在本土化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爸爸去哪儿》是自2013年以来最热播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其不仅是一档娱乐节目,而且也是一场大众文化"秀"。《爸爸去哪儿》的两季节目中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受众大量化、类型模式化以及商业化的特点,是一场大众文化在娱乐节目的展示。  相似文献   

12.
刘琴 《东南传播》2015,(6):70-72
从《爸爸去哪儿》到《花儿与少年》,明星"真人秀"节目延续了草根"真人秀"节目的"媒介奇观"制造,主要在"冲突"、"戏剧化"和"解决"这三种元素上发力,虽不能肃清"真人秀"节目的戏剧化冲突设计的陈规,但人物性别"刻板印象"正反建构的加入,因为节目场景的陌生化与生活化,情感性叙事带动了社会性思考,让节目在意义建构上实现了增量。  相似文献   

13.
孙昊明 《今传媒》2013,(8):89-92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结合了戏剧元素的节目样态,其核心在于节目叙事策略中的冲突性。本文以美国知名真人秀节目《全美超模》(《America’s Next Top Model》)为例,从环境设置、人物关系设置和赛程设置三个方面分析"真人秀"节目的冲突元素建构方式。探讨冲突元素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叫《爸爸去哪儿》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获得了商业和口碑的双重胜利。本文试从"使用与满足"这一角度,通过文本分析及个别访谈的方法解读亲子类真人秀在国内走红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各大卫视不同种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激烈竞争之时,湖南卫视隆重推出《爸爸去哪儿》这一全新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能够在第一季播出时,就稳居各大真人秀节目收视率排行榜第一位的宝座,实属不易。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深入探讨《爸爸去哪儿》节目迅速蹿红的内在原因,通过对节目的研究,总结节目对受众不同层面需求的满足,并从中指出我国本土真人秀节目务必坚持原创性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娱乐快餐式消费时代,东方卫视推出的《女神的新衣》不仅为综艺界掀起"原创新风",更是一次电视与电脑、手机,电商、明星和时尚的"跨界联姻",这种大胆创新的整合式发展、时尚定位的民众化转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受众行为展开的。本文通过对节目模式以及受众需求的双向解读,探索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达人秀》节目的分析,论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涵和意义,探讨在全球娱乐化背景下,《中国达人秀》节目体现出的"真"、"秀"、"情"、"魂"的真人秀节目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走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视越来越爱"秀"了,真人秀节目已越来越凸显其在电视荧屏的主导地位,国内娱乐类节目为紧跟和追赶世界电视节目的发展潮流开始了"升级换代"的努力过程,中国电视观众对于娱乐节目的真实性传播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收视需求和参与诉求。在眼花缭乱的国内真人秀"荧屏大战"中,2013年至2014年的两档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以其在内容策划、节目制作以及栏目运营上做出的诸多新鲜而大胆的尝试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队伍里最具创新意识且收视冒尖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9.
李观慧 《青年记者》2016,(26):81-82
近几年,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其受关注程度之高甚至超越才艺类真人秀节目.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热度,预示着亲子类节目仍具有较强的收视号召力.有观众需求就有节目继续创新发展的必要和动力.2016年初,北京卫视开办了一档以素人宝贝入住明星家庭的形式展现二胎时代新育儿观的真人秀节目《二胎时代》,这是根据中国家庭的特点打造的创新式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通过跟拍四位素人宝贝入住明星家庭后四组家庭的变化,真实展现宝贝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互动,见证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矛盾不断到和谐相处的过程.节目紧跟国家政策,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掀起了热议.节目第一季的成功播出,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