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大卫视不同种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激烈竞争之时,湖南卫视隆重推出《爸爸去哪儿》这一全新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能够在第一季播出时,就稳居各大真人秀节目收视率排行榜第一位的宝座,实属不易。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深入探讨《爸爸去哪儿》节目迅速蹿红的内在原因,通过对节目的研究,总结节目对受众不同层面需求的满足,并从中指出我国本土真人秀节目务必坚持原创性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付晓静  温睿 《东南传播》2012,(7):151-153
在真人秀节目愈演愈烈之时,深圳卫视《饭没了秀》作为一档儿童真人秀节目能连续6年稳坐珠三角收视率宝座,并挤进同类节目全国收视率排行榜前10,实属真人秀节目之奇迹。本文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分析《饭没了秀》的成功之道,并指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必须坚持以受众为本、满足受众需要。  相似文献   

3.
于宁 《视听》2016,(6):31-32
在综艺娱乐节目广泛流行的今天,《欢乐喜剧人》凭借其喜剧竞技真人秀的定位,在众多娱乐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节目中一个个高水准的小品表演,既让人发笑,又引人深思。小品艺术作为中国喜剧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从产生到发展都紧紧迎合了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以第二季《欢乐喜剧人》为例,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出发来分析中国小品艺术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胡亚婷 《新闻世界》2014,(12):52-53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播媒介都以赢得收视率为主要目标,而赢得收视率的前提便是满足受众需求,而要了解受众需求就必须了解受众心理。所以,对于真人秀节目受众心理的分析也是其节目成功的关键。本文试从真人秀节目中受众的行为分析其心理特征,并指出受众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为媒介正确引导受众需求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综艺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开启了全民观看喜剧的时代。其中,《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栏目《欢乐喜剧人》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受到受众的欢迎,体现了综艺节目的一种转向。本文对《欢乐喜剧人》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考察其对喜剧的重新定位和诠释,以及这种重新诠释如何改变受众对喜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罗悦  肖文甲  贾超明 《东南传播》2016,(12):135-136
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成功既是对当下国内受众需求的真实体现,也是将传播理论运用到喜剧综艺节目中的典范。本文主要分析了《欢乐喜剧人》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等理论方面的具体实践,并对喜剧类综艺节目如何实现快速迅猛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梁妍 《采.写.编》2023,(3):109-111
近年来,旅行体验类电视真人秀节目深陷同质化严重的发展困境。2022年7月,国内首档主打“熟人社交”的户外旅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快乐再出发》宛如一股清流,在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自播出以来,在口碑、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需求和受众心理角度出发,探析《快乐再出发》节目的成功之道和创新路径策划思路。  相似文献   

10.
《欢乐喜剧人》是我国首档大型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由东方卫视、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共同打造.《欢乐喜剧人》第二季12期节目网络播放量超过10亿,蝉联12周冠军,它的播出使我们迎来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大狂欢.作为一档“后现象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不仅给观众带来身心的放松、愉悦,也给当下纷繁芜杂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电视荧屏上,数档明星真人秀节目轮番播出,有些取得了傲人的收视率。在这些节目中,多种魅力元素相互配合,而嘉宾起到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本文以收视火爆的《奔跑吧兄弟》为例,从角色选择、节目扩散、忠诚度维持等三个方面,具体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如何运用嘉宾策略,赢得受众青睐。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而受众的需求大致分为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四种。本文通过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爸爸去哪儿》、《非诚勿扰》、《非你莫属》等真人秀节目,从节目和受众两个角度来双向分析这些节目是如何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11日,一档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开始在《湖南卫视》播出,即刻火爆荧屏,不仅每期节目收视率位于同时段第一,在各微博、门户网站的关注度也是节节攀升,引发了受众的强势追捧,,本文将从节目本身、微博互动的传播模式、节目引发的社会思考以及大众狂欢四个大的角度来探讨节目高收视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与2014年扎堆出现不同,2015年的电视荧幕上喜剧类节目屈指可数,东方卫视推出的《欢乐喜剧人》表现优异。这档以"搞笑,我们是认真的"为口号的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通过对传统戏剧与剧场的模仿,利用大众流行文化中文本的"互文性",将喜剧从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降格为对轻松、时尚、感官刺激的一种简单追求。流行文化符号的无限复制与随意拼贴、全景式的呈现打碎了剧场的时空,以及喜剧精神的缺位,恰恰折射出欢乐愉悦的欠缺与"疲软":欢乐的欲望难以从自身与现实获得满足,只能转向符号文本以获得虚假的慰藉,并在符号的狂欢中被麻痹。  相似文献   

15.
孟祥斌  丁智擘 《传媒》2017,(16):39-41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选秀类、亲子类、益智类、婚恋类、歌唱类等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但多为国外引进或相互模仿,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由此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喜剧真人秀节目在众多真人秀节目中冲出突围,赢得了众多受众。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理论、受众即市场理论,探究喜剧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 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收视狂潮,首播当天力压其他同时段综艺节目获收视第一。随着节目的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同时也获得观众极高评价和追捧。作为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毋庸置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要素并简要探析如何打造成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9.
李爽 《视听》2016,(7):87-88
浙江卫视户外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已经播放完毕,随着收视率和视频点击量的一路攀升,笑点少、游戏环节重复等各种负面评论也接踵而来。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心理与受众需求的角度分析《奔跑吧兄弟》"第三季魔咒"现象的特点和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北京奥运会至今,以体育为主题、倡导健身理念的体育真人秀节目不断涌现,从最初的《奥运向前冲》到《男生女生向前冲》,从《中国星跳跃》到《心跳水立方》,再到最近豪夺收视率的《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体育真人秀无疑成为各大电视台抢夺收视率的王牌节目之一.一方面,这些体育真人秀节目在传递体育价值和运动精神的同时,推动了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真人秀节目正在向娱乐化嬗变,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娱乐化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