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岑巩素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地理位置显要,为贵州文化先发地之一。其自西汉至北宋间的建置归属大致经历西汉至刘宋的无阳县、萧齐的西平阳县、南梁至南陈的夜郎郡、隋的辰溪县、唐至北宋中期的奖州(业州、舞州)及北宋末期的思州。文章以朝代为脉络,在爬梳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基础上,辨讹了西汉至唐初、唐末至北宋时期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纠正了岑巩地在这两个时期的错谬,并辨析了岑巩与思州的历史联系与区别。考其建置沿革,可明晰中央政权与黔东地区的深入互动及黔东地区从“边地”到“内地”的转化与国家大一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北周孝闵帝在位时期赵煲任职地<隋书>卷46<赵煲传>记载为:"闵帝爱禅,迁陕州刺史."实际上"为"陕(xia)州"之误,北周闵帝在位时期赵煲任职地点应该是在"陕州".  相似文献   

3.
漏泽园是古代一种为安葬贫病无依者或无主尸骨的慈善救济机构。自宋代开始建置,至清代犹存。其建置管理主体,或为中央及各级政府出资组建并委任世俗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或由政府资助并委托佛教寺院僧人住持管理及参与经管;或由佛教寺院自建并独立进行管理。后两者往往以佛教寺院为主要依托而建置,本文对其建置沿革及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左传》"襄公十四年"及"昭公九年"纪事中"瓜州今敦煌"的注解作了知识史考察,并以此为中心,对"敦煌古瓜州"、"沙州古瓜州"、"瓜州是敦煌亦是沙州"等诸多认识进行了梳理。先秦时代的瓜州只是表示一定时空的地理专名,而不是一个有着具体疆界的行政区划。自汉武帝以来,敦煌一直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之一,而瓜州的行政建置则起步于北魏晚期。从唐代瓜、沙行政建置并行开始,同时唐代的沙州本是前代的瓜州,敦煌又是沙州治所,这些行政区域的交合为《左传》"瓜州"的索解带来了事实上的压力,也助推了"瓜州今敦煌"认识的流行。《左传》"瓜州"今注的问题在于对地名的沿革过度具体化,以致产生了"有敦煌便有瓜州"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道"在唐代地方行政区划中的内在意涵与前后呈递,与彼时吏治层面及地方政治生态的轨制运行密不可分。自贞观十道,"道"才有了地方行政区域固定化的趋势,至开元十五道遂成正式的地方监察行政区。总体而言,"道"在地理空间和本质属性上嬗变,从设置时间和统辖范围的视阈出发,开元年间所设的十五道,均存在认知范畴上的差异,隶属十五道中的都畿,客观地说,其产生时间应始自开元元年(713年),不晚于开元十年;而其统辖区域亦应含河南府、汝州、郑州、怀州、陕州一府四州之地。  相似文献   

6.
老愚 《教师博览》2014,(7):56-57
<正>余,陕西省人也。但我一直不明白"陕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东在太行以东,一目了然。"陕西"二字何意焉?有陕西必有陕东,其分界线何在?看遍陕西地名,无一处有"陕"字。在陕西境内遍寻不着,在临省河南倒是发现了一个"陕县",尽管觉得这县名怪异,冥冥中似乎与陕西有关,但也不敢把它和陕西的"陕"勾连在一起。大陆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陕":"指陕西";《新华字典》这样解释"陕西":"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5,(4):29-36
历史上有同名而不同设置时期、不同境域的汉置南广县与梁置南广县之分。学界过去对此研究明显不足,有诸多纷扰和混淆,至今余波未息。将传统文献与考古发现结合,考述"南广"的建置和沿革,可以为全面认知宜宾地区行政建制变迁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进而有助于从"地方"视角增进我们对区域历史地理及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雁荡山》一文中“今成皋、陕西大涧中”句之释,有两种说法,课本把“成皋”、“陕西”释为两个地名.另一释为一个地方,认为中间不应分开,即指成皋挟的西边.笔者查考了有关资料,以为第二种说法较切实际. “陕”字系“陝”、“陝”的简化字.“陕”和“陝”是两个不同的字.从字形看,虽同属阝(阜)部首.但“陝”右边是两个小“人’,“陝”右边是两  相似文献   

9.
今三门峡前身——陕州位于河南省西部,在汉唐历史时期,陕州作为崤函古道枢纽,因襟带两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辉煌一时,一直作为崤函区域中心城市而存在。明清时期,随着东西陆路交通地位下降,陕州城市发展走向停滞。梳理陕州城的兴起基础和历史发展过程,复原明清陕州城空间布局和城市水利状况,并对陕州城在历史时期经久不衰的原因进行简要探索,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城镇发展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云南省昭通地区的建置沿革进行了系统考证。其起于唐·虞,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
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北部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重镇,确定其建城始源的具体时间,弄清《金史》所栽的“庞葛城”、“周特城”与“会平州”的建置时间和准确位置,无疑至关重要。文章充分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齐齐哈尔市的建制沿革、地名沿革、民族沿革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发掘后推断:当年的庞葛城和周特城,都是辽代上京道所属东北部的部族城堡,规模均较小,而周特城因设州建置,成为后来的会平州治所;后又因加强边防而设立鸟古迪烈统军司,成为统军司的治所。  相似文献   

12.
古代法律文献编纂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战国至晚清法律文献编纂史,对历代重要法典的体制、内容,及有关编纂机构的建置沿革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陕州地处长安与洛阳之间,扼守崤山、函谷关,为黄河漕运要冲,具有特殊的经济地位。黄河漕运是影响陕州政区沿革和政治地理格局变迁的关键因素,漕运兴则关中兴,唐廷稳固长安洛阳两京、保障粮食供应才成为可能;漕运废则关中衰,唐廷对河南乃至全国的控制力都会减弱,政治、军事状况皆受陕州地区的黄河漕运所影响,陕州行政区划屡变也是当时政治地理格局变动的外显。陕州围绕黄河漕运所产生的一系列政治地理地位变化,体现出唐前期“关中本位”的丧失、唐中期政治格局走向保守内倾与中央集权衰落、唐后期彻底走向政治分裂的政治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有明一代辽东建置屡经变革。洪武初年沿袭元代旧制,设府、州、县,未几即陆续罢府县,而改置卫所,且时有州县与卫所并行。至洪武来年,尽革府州县,以辽东都司及其所辖卫所统治辽东。永乐七年,又别设自在、安乐二州,以安置内迁的女真等少数民族。综明一代,辽东建置基本以辽东都司及其所辖二十五卫、另自在、安乐二州为常制。而辽东都司又总归山东布政使司统辖。其建置基本定型于洪武年间,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置辽东卫,为明在辽东置卫之始。同年七月,建定辽都卫,统辽东诸卫军马,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司。至是,辽东都司作为辽东的最高军事  相似文献   

15.
专志作为地方志的一个分支,滥觞于两汉时期,之后,它的发展一度兴盛。但在青海,它的编纂相对薄弱,仅在清季以来修纂有藏文版《塔尔寺志》、《隆务寺志》等数种。青海省大规模修纂专志的活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专志种类的划分趋细,行业涉及趋广,并涌现了一批良乘佳构,《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就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部力作。《建置沿革志》由概述、正文(分8章)组,凡42万字,全面系统地陈述了自汉以降  相似文献   

16.
广西忻城“裁流复土”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广西忻城县在建置方面出现两次罕见现象:一是从唐代初开始建置至明代初的七百余年间,流官管理和土司管理多次反复更迭,在我国地方建置史上极为罕见;二是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裁流复土",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长达四百多年忻城都是实行土司制度,这在我国土司制度史上更为罕见。本文拟对忻城县建置沿革、明初"裁流复土"及其背景、"裁流复土"后数百年间忻城土县社会状况略作考究阐述,试图理清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7.
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重要时期。固原北朝隋唐文物考古中带有或受中亚与波斯风格影响的北魏漆棺画、波斯银币、连珠纹银耳杯、胡旋舞绿釉扁壶;北周波斯鎏金银瓶、凸钉装饰玻璃碗、嵌宝石金戒指、银装环首铁刀、彩绘吹奏骑俑、东罗马金币;隋唐波斯银币、东罗马金币、萨珊金币、金覆面、兽头金饰、蓝宝石印章等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大多是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的稀世珍品,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盛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赋税制度发展一个环节的北魂、北齐、北周赋役制度,曾因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而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对隋唐时期的租庸调法有过深远影响。本文以较详实的史料论述了北魏、北齐、北周赋役制度的发展沿革,并对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至于"滑",大概因"滑台"而得名。滑县地处中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先民定居于此。在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滑县的政治地位高低不一,或以国都所在地出现,或以都城畿县出现,或仅为一普通小县;其幅员,大则为地方一级政区的治所,统辖数州;小则仅为一县之地,统辖数乡而已。  相似文献   

20.
"北魏洛阳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反映北魏社会信息载体的已发掘的墓葬资料,多分布在豫、晋、蒙、冀、鲁、陕、甘地区.中外学者从其墓地制度、墓葬形制、墓葬图像、随葬品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为探索洛阳时代的历史原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但在一些主要问题的认识上.也还存在着视点相同、思考模式同一化等问题,变换视角,重视细节,应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强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