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苔莎悲剧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乡》是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的代表性悲剧小说。小说以爱敦荒原为背景,以游苔莎·斐伊与克林·姚伯的爱情故事为情节,表达了性格与环境对悲剧产生的作用。游苔莎悲剧形成的原因:环境因素、性格因素和偶然因素。  相似文献   

2.
卓芹 《考试周刊》2009,(52):28-29
《还乡》是英国著名作家、诗人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女主角游苔莎的悲剧成因是研究颇多的一个方面,今天再次细读该作品,本文作者发现造成游苔莎悲剧的原因除了评论界较关注的环境、性格因素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方面,在此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和女权主义方面解读游苔莎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3.
申玲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24+26-24,26
《蝴蝶梦》自出版以来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哥特式写作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经久不衰,吸引了大批读者。小说中两位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叛逆的丽蓓卡和温顺的"我"更是受到了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通常人们总是谴责前者,同情后者。因为人们觉着丽蓓卡这一形象是不道德的、轻浮的。但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她们都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达芙妮·杜穆里埃在她的小说《蝴蝶梦》中塑造了一个神秘女性吕蓓卡的形象。该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以"我"的眼光,想象、话说、解读吕蓓卡。并且认为吕蓓卡是具有比较明确的主体意识,崇尚独立,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蝴蝶梦》是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除了个性鲜明的主人公吕蓓卡这一艺术形象之外,男主人公迈克西姆的形象也是栩栩如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全新的视角,从人性与伦理的冲突角度分析造成迈克西姆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蝴蝶之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周梦蝶,虽虚无,却美好。正如《蝴蝶梦》中所塑造的曼陀丽庄园一般,豪华奢侈,曾经生活其中的女主人吕蓓卡,虽然以一个亡人出场,但她却无处不在,利用仆人控制甚至毁灭了曼陀丽庄园,如梦一般。再如女主角"我"--卡罗琳,从一个默默的英国平民摇身一变为曼陀丽的新任女主人,她  相似文献   

8.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被认为是20世纪的最早的一部哥特式浪漫爱情小说。她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觉及其特有的象征手法在《蝴蝶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因此这里具体论述了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董菊霞 《文教资料》2007,(13):74-75
19世纪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文中塑造的希克利夫是一个由爱生恨,继而报复,最后超脱的一个生动形象。爱和恨是整部小说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黄荷  胡燕 《文教资料》2009,(15):30-32
本文作者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还乡>中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悲剧进行了再审视.作者指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地位,是导致游苔莎悲剧的深层原因.游苔莎迷恋浮华的城市生活,迷茫地进行自我身份的主体性追寻,最终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他者地位,但为时已晚,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悲壮.  相似文献   

11.
被剥夺话语权的吕蓓卡--《蝴蝶梦》中吕蓓卡的形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蝴蝶梦》中的女主人公吕蓓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个颠覆传统说法的结论:她并不像迈克西姆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个耽于享受、淫荡的女人。她的堕落不是她的天性使然而是因为迈克西姆爱曼陀丽胜于爱她。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吕蓓卡不愿充当一个被忽视的欲望客体,只好采取极端的手段以示反抗。  相似文献   

12.
是英国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女性的代言人,她们的作品犹如一阵清风,促进了受男权压迫的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是简·奥斯丁和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两部作品中皆应用私奔情节来衬托爱情和理性在婚姻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比两部作品中的私奔女主角的形象与和周围人群对私奔的看法,可以窥探这一时期英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文学史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有两部具有截然不同风格的小说作品,一直耀眼夺目.一部是浪漫主义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蝴蝶梦>;另一部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作品<名利场>.这两部风格炯异的作品,立足于19世纪的英国上层社会现实,从不同的角度着力刻画了有着惊人相似命运的两个女性;<蝴蝶梦>中的女主人公吕蓓卡;<名利场>的女主人公蓓基.本文作者力求解释出,英国19世纪社会现实外在的繁华背面有血泪的控诉;女性本身的悲剧命运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竹 《海外英语》2014,(13):168-169
《蝴蝶梦》是上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女性和自然是《蝴蝶梦》的重要主题。该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蝴蝶梦》中的吕蓓卡形象进行了解读,揭示出《蝴蝶梦》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层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5.
《莎乐美》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取材于《圣经》创作的独幕戏剧.通过细读剧本,读者不难发现主人公莎乐美的悲剧性.本文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之悲剧理论为依据,从情节一致、人物特征和“内部冲突”三方面解读《莎乐美》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16.
周琪 《文教资料》2007,(19):94-96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光辉女性形象。本文主要是从《简·爱》原文中的经典对白和描述来分析简·爱的抗争性格。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光辉女性形象.本文主要是从《简·爱》原文中的经典对白和描述来分析简·爱的抗争性格.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报道,49岁的英国女子玛丽·坎丽夫,因为太喜爱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于是完全按照该女作家来打扮自己,穿着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19世纪大蓬蓬裙。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常穿着自制的华服,在大街上穿梭,和  相似文献   

19.
《蝴蝶梦》中涉及到通奸和谋杀两项罪行,吕蓓卡所犯的通奸罪是否属实,是迈克西姆的恶意中伤还是诽谤?因吕蓓卡私生活不检点,遭迈克西姆枪杀,证据不确凿,陪审团又是如何审案和结案的?最后吕蓓卡被判定为自杀,凶手逍遥法外,这不能不说是法律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蝴蝶梦》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各地的读者。赫名于文学界。达芙妮.杜.穆里埃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写活了一个从未露面的已故女主角——吕蓓卡。本文从《蝴蝶梦》作品出发,勾连《蝴蝶梦》和它的续作《吕蓓卡的故事》,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对两部小说进行分析,主要从叙事视角、叙述声音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两部延续性小说中与女性主义相关的话题。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蝴蝶梦》中的《吕蓓卡的故事》的叙事方式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