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审美关系中,人可以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使自然美成为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自然美(明月)和作者自己交融契合,达到物我同一。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韵律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帮助幼儿建构审美经验的重要方式。但是教师在组织韵律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艺术技能的指导,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美感的欣赏感受以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基于教师在韵律欣赏活动中存在的技能导向的问题,笔者从内容筛选,策略支持以及多元途径三方面入手,借助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明晰地阐述,旨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是一个丰富完善的体系,是由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所构成;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境界,养成和谐人格,完善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人生有韵律     
诗词有韵律,人生也有韵律。 诗词的韵律指的是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人生韵律涵盖的是生命价值及生存艺术。 诗词有韵律才有品位,人生有韵律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历时考察发现,与同义Vd相比,现代汉语Vs更多地出现在主宾位置上的现象是随着动词的双音化过程自然形成的。Vs的双音特征使它成为合法韵律词,天然地具有了出现在主语始发及宾语终止位置的韵律优势;所以,与其说是语法功能的要求选择了Vs,还不如说是汉语自然音步的韵律要求选择了Vs。Vd、Vs的功能分化说明汉语语言理论中存在着一个语法与韵律相互作用的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泰戈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思想基石、终极价值和最高境界。泰戈尔“梵我一如”的宗教哲学思想尊崇至高无上的梵性精神,认为梵与人、梵与万物以及人与万物之间体现了一种梵性的和谐,美是梵性的和谐,美在韵律之中。老子的和谐美论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理悟道的自然美与精神美,以道性精神的“自然无为”来把握、体察“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7.
儿童与饱含韵律感的儿童诗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诗的韵律可分为外在韵律和内在韵律两个层面,外在韵律主要指由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等因素带来的语言的音乐美,内在韵律主要指由情感的起伏、情节的延伸或意蕴的隐露所带来的内涵美.优秀的儿童诗则是外在韵律与内在韵律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也是"湖畔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他擅长用朴实的语言讴歌大自然,文笔清新隽永,开创了新颖灵活的浪漫主义诗风。在古歌谣体《致杜鹃》中,诗人抒发了内心的自我反思以及对美好童真的向往,寄托着诗人探索人生哲理的真情实感。本文从格律、音韵以及意境三个方面与大自然的融合来解读《致杜鹃》的和谐自然美,分析诗人运用抑扬格三韵步和四韵步等格式创造出这首诗自然流畅的音韵美,领略诗人如何巧妙地将框架与内容结合、将韵律与意义统一,以及如何把形式和内容融为一体,使全诗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立体美。  相似文献   

9.
与人相分离的自然美的自在存在,是与人的当下生命活动无关的抽象的"纯粹存在";我们取消自然美作为自在存在者的地位,恢复自然美作为人类历史性现象和作为时间性的审美此在.自然物成为审美对象,其内涵和特质在不同的审美此在中并非既定的,而是随机的、可塑的.由于意向作用,使自然美处于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边缘.自由想象照亮了沉寂中的自然物,使其在各种时间性的审美此在中呈现不同特质的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温庭筠诗词声韵的考察比较,发现其诗与词韵律具有相通的美学特征。温词的用韵明显受到其七言古体诗(其中大多是古题乐府)的影响,就是说乐府成为温词的声韵来源与产生基础;另一方面,两又有着各自的审美趋向,温诗尤其是近体诗格律工整严谨,古体亦是以人律为常,而词则更趋灵活多致,开后起词韵运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11.
语音实验发现与本族语使用者相比,多数中国学生在英语朗读状态下并不能有效地做出正确的韵律切分,而是呈现出类似两词一顿的情形。在重音分配上几乎每个词都被赋予了重音,且韵律短语中重读词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有类似汉语去声的声调类型表现。闭音节结尾词后面普遍増音。语音实验分析显示,英语中际语韵律短语模式的形成有其类型学原因,语言韵律类型的不同是制约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韵律的底层原因,英语语音教学应注重韵律知识的灌输。  相似文献   

12.
韵律结构与语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韵律结构概述,主要介绍韵律结构的层次特性及其基本要素;第二部分是语音变化概述,重点从交际需求与生物学局限相矛盾的角度,从言语产生和感知对立统一的自然机制的角度,分析语音随机变化的根本动因,阐述变化的生成机理,揭示语音变化的规律。第三部分讨论韵律结构与语音变化的关系,主要阐述韵律结构与语音随机变化的语言学内涵及其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韵律是语言的重要特征。从韵律的基本认识入手,对维吾尔语韵律进行观察与分析,为维吾尔语韵律认知和维吾尔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韵律短语是口语中的重要单元层.它与意义、句法、说话人意图、听者认知心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交际中承担着为所传递信息打包的任务.它是组成语调的直接成分,是完整的韵律结构整体.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调中的韵律短语有明显的非整体性特征:单元切割异常、突兀调变、异常节奏、珠串组合.这些特征的存在说明语调习得中,可能存在着除母语干扰以外的其他因素:学得途径差异、生成过程差异、潜能差异.  相似文献   

15.
音段延长的不同类型及其韵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汉语口语里,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音段延长,每一种类型都与一定的韵律事件相对应,都有各自独特的时域变化方式。韵律域末尾延长、即边界前的音段延长以音节的韵母为主,韵律域起始延长、即边界后的音段延长以声母辅音为主,而与重音凸显相关的音段延长则是涉及整个音节的、相对平衡的延长。音段的不同延长效应,可以作为了解言语韵律结构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缩略语是人们对已有语言的再创造、再加工,因此它应该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自然的节律属性。汉语中,双音节是韵律模型中的最佳单位,因此,人们在构造缩略语时,不管原式有几个音步,总是倾向于构造双音节音步,即使需要舍弃一些信息。单音节和三音节的出现条件是有限制的:单音节缩略语必须“组双”后才能出现,三音节缩略语则是在双音节不能满足表意要求下才出现,且有双音化的趋势;四音节构成复合韵律词,但不符合经济性原则,因此用例也较少。五音节以上为超复合韵律词,与四音节类似,也有悖经济性原则,用例较少。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美育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在美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通过化学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把美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化学的自然美同人类的社会美以及艺术美融为一体,熏陶和塑造新一代的高尚情操与心灵之美。   一、化学物质的自然美   从浩瀚宇宙到微观粒子,无不充溢着化学物质的自然之美。地球是无垠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球,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通过复杂而奇妙的化学反应,造就了这个美丽星球的名山大川和美不胜收的天然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自然界最普通的物质碳酸钙雕塑出了溶洞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  相似文献   

18.
从情感的真实、意象的新颖、韵律的和谐三个方面分析徐志摩诗歌的审美特征 ,并由此对徐志摩诗歌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自赫伯恩把自然的无框性作为自然与艺术的重要区别以来,自然审美的无框性特征被当代大多数环境美学家所认可。但是,在自然美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的环境美学内部,依然存在对框架问题的不同理解与论争。值得注意的是,框架概念在自然美研究日益深化的语境中有了新的发展。不同于艺术欣赏中框架的固定性、物理性和二维性,新的自然美语境中的框架概念是弹性的,框架具有了抽象性、变动性和渗透性的新内涵。在这种新的框架概念下,有框的自然审美体现的是自然整体欣赏与部分欣赏的关系,框架作为一种审美注意的方式,更恰当地反应了真实的自然审美实践。有框的自然审美不仅没有限制自然审美的无限潜力,反而和自然环境模式、参与模式一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揭示了自然美研究的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真实的英语口语语料为基础,通过对湘语与新疆汉语方言的英语录音材料的韵律特征的统计分析,对比了湘语与新疆汉语方言对大学生英语朗读中的韵律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的英语韵律的异同,试图找出规律,希望以此来推进语音韵律研究的进展,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