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宣武教育》2005,(9):45-45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有许多标准,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竞达成了“极致”的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不成则否决。  相似文献   

2.
听语文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常听到一些称得上是“完美”的课:讲完最后一句话恰好下课铃响起,分秒不差;课堂安排一环紧扣一环,课堂提问一个紧接一个,没有丝毫的“冷场”;板书设计巧妙无双,绝无一个多余的字。赞叹之余,不禁疑虑渐生:这么“完美”的课能算是优质课、示范课吗?且不说这些语文课是否带有演戏的味道,我们只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衡量那些语文课,就会发现那些所谓“完美”的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在教师的控制掌握之中。教案写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教学过程早已烂熟于心,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3.
完美的课堂教学,几乎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教师们都希望自己执教的每一堂课都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且教学方法多样、环节顺畅、气氛活跃,从而获得尽善尽美的效果。但是,教师这些面面俱到的努力,有时反而会产生令课堂不堪重负和学生忙于应付的结果。很多时候刻意追求所谓的“完美”,带来的往往会是更多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听语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常听到一些称得上是“完美”的课:讲完最后一句话恰好下课铃响起,分秒不差;课堂结构一环紧扣一环.课堂提问一个紧接一个,没有丝毫的“冷场”;板书设计巧妙无双,绝无一个多余的字。赞叹之余,不禁疑虑渐生:这么“完美”的课能算是优质课、示范课吗?且不说这些语课是否带有演戏的味道,我们只从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衡量那些语课.就会发现那些所谓“完美”的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在教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套路是教师切人正题后就按设计好的教路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看不出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困难,也难得看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和情感的碰撞。这样的课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也不可能出什么“彩”。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好课的标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老师感到自己越来越不懂得该怎么上了。在很多老师的心目中,好课的标准成了“高、大、全”:目标达成面面俱到,教学构思新颖别致,教学手段出奇制胜,教学流程行云流水,教学效果尽如人意。俗话说,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评价课的优劣,不同时期标准不尽相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关于素质教育“好课”的标准,现谈几点认识和理解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科学评价”课题实验(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立项研究课题之一),旨在更好地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探索构建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以学生情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基础。我们要强调的是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固有情感去感染学生,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10.
所谓自我评价即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审视和反思,是教师自主发展的起点。自我评价应抛却抽象化、理论化、概念化倾向回归教育原点——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行为着眼,用具体的、易观察、可操作的尺度衡量课堂。当然,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应具体化、浅显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教学卷宗”与新教学评价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与传统观点比较的基础上,文章评介了西近年来出现的关于教学评价的新观念,并以流行于美国中小学的教学评价形式-教学卷宗为例,详尽介绍了它的内容、特点、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叶福南 《福建教育》2006,(12A):54-54
“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体育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它不仅重视对教学的终结性评价,更关注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技能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刘彦庆 《宁夏教育》2007,(7):111-111
师范毕业踏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期间有很多事令我难忘,令我回味,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一堂课。  相似文献   

14.
一天,在数学课堂上,一位老师提出问题后,发现班里特别不爱发言的女孩举起了小手,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她胆子小,还有点结巴,平时很少举手,都是老师主动叫她)。于是叫她回答。不知是因为没有思考成熟,还是因为紧张,她支吾了半天也没说清楚。这时,班级的三位特别爱表现的男同学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了,连讽刺带挖苦地说:“你就…就…就…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赶快坐下得了,还就…就…啥!”那个女同学当时被羞得满脸通红哭着坐下了。此时,老师非常生气,“就你们几个行,上次考试不也有没及格的吗?!干吗瞧不起别人呀?这样做多伤人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表现一直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焦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把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当作评价课堂教学的硬指标,表面上看,虽然课堂教学评价也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但对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往往没有引起实质的重视,即使有一定的重视,往往也是围绕教师的表现探讨的,或说是以学生的浅表化的表现来判断和评价教师的表现,立足点还是落到教师身上,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于是课堂教学往往出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表现(有的甚至可以叫表演)得有声有色,情动于表,  相似文献   

16.
自二零零一年到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新课改的实施,给教育界吹来了一股强劲的风,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过”的现象: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唱主角,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后进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教师过分追求情境的创设,不但冲淡了“数学味”,更影响了“双基”的落实;过分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却使更多的学困生成了陪称,成了听众,  相似文献   

17.
德国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教授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他认为,上体育课,学生要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体内产热比安静时高出5倍~15倍。为了维持正常体温,绝大部分的热量要通过皮肤蒸发汗液。因此,出汗与否,出汗多少,是学生运动量大小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试题应力求体现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用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呈现题目内容,寓枯燥乏味的语文于快乐的情境中,使试题人性化,具有亲和力,让学生产生与试题直接对话的积极欲望,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9.
德国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教授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他认为,上体育课,学生要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体内产热比安静时高出5~15倍。为了维持正常体温,绝大部分的热量要通过皮肤蒸发汗液,每克汗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雅兴,我觉得《红楼梦》不妨可以当作“菜谱”来读一读。在这本“菜谱”中,有一道菜尤为有名,那便是刘姥姥吃到的“茄子鲞”。读过《红楼梦》的一定记得这个细节:种了一辈子茄子,吃了一辈子茄子的刘姥姥在吃“茄子鲞”时居然尝不出其中的茄子味道来。也难怪刘姥姥尝不出,因为这茄子中加的佐料实在是太多了:“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剥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榨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瞧瞧,几十种佐料加进去了,这茄子的味道还会品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