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的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关怀”却大多停留在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上,他们总喜欢自己的孩子规规矩矩,不调皮捣蛋,不惹是生非。因此,当孩子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时,他们总是一律斥之为“调皮捣蛋”;殊不知,有的孩子发生异常行为却是某些疾病的特殊表现,如果不加以区分,会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无故发笑为哪般?亮亮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今年11岁,读小学4年级。3个月前的一天,他在吃饭时,突然嘿嘿发笑,持续约1分钟,以至口中的饭粒落满一地。父母问他是咋回事,他开始是不搭理,后来是一问三不知。此后,他每月都有数次发笑,父母也不已为然。直到有一天,老师…  相似文献   

2.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异的学习成绩取决于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倍加关注。但关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否能与老师的教学相适应却不是很清楚。所以,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则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力没有开发出来,甚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把孩子当宝贝,凡事都为他着想,可孩子就是不领情,怎么说他都不听话。这时候父母要问问自己:“我是怎么和孩子说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语气和语调,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说话呢? 一、别把孩子当大人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像  相似文献   

4.
我在一项有关孩子教育问题的调查中了解到:高达43.94%的父母对孩子胆小忧心忡忡;只有2.95%的父母满意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只有1.34%的父母满意孩子表现大方。我在思考:是孩子生来就胆小吗?是孩子的表达能力差吗?是孩子不愿大方吗?肯定不是。这些都与父母对孩子表现欲望的培养密切相关。于是,我采访了非常善于表现自己的女孩丁丁和她的妈妈季苹博士。丁丁原名于丁宁,是北京府学小学五(2)班学生,季苹博士是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相似文献   

5.
看见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脾气发作”,对父母来说是很件难为情的事。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当众有异常表现时,父母首先想的是自己的面子,却很少有人真正地去关心孩子此时的心情与隋感需要。于是,父母便会对孩子的行为很快地加以压制。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我生的,我会不了解他?开玩笑!我不了解他,难道你了解他?我说他是当医生的料,他就非得考上医学系,我了解我的孩子,我知道有一天他是会出人头地的!”“成功?何谓成功?成功就是考到好成绩啦!”或许现代受教育的新世纪父母对孩子会采取较和缓的开放式家庭教育,让孩子随着各  相似文献   

7.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 :孩子在小学时很听话 ,是个好孩子。但升上初中后就慢慢变“坏”了 ,学习成绩也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中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然而 ,作为父母 ,应该在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 ,并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  所谓家庭教育 ,是指在家庭里 ,由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对下一代进行的教育。包括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 ,也包括家庭环境、生活方式、长者言行对下一代的自发影响。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呢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 ,对孩子的情况了解不多。当发现问题时 ,往…  相似文献   

8.
一、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今天学习怎么样?”外国父母:“今天在学校过得还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如何?”二、孩子吃完晚饭后:中国父母:“快点去做作业!”外国父母:“先帮我收拾一下桌子。今天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三、孩子晚上要和同学出去玩:中国父母:“太晚了,不安全,再说明天还要早点起来上学。”外国父母:“好的,给你钱。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了就报警。”四、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外国父母:“这个同学为人如何?”五、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如果孩子考了99分(满分100分):中国父母:“怎…  相似文献   

9.
静宁 《师道》2002,(9):15
父母责备孩子的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譬如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就骂:“你真笨哦!猪脑袋!”控制不住自己的父母,还会以对孩子的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作为教育孩子的手段,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有害的,并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为人父母者,应该学习自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丽亚、彼得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关素质与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素质的呢?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的一个小男孩老是爱抱女孩子、亲女孩子。当阿姨斥责他时,男孩委屈地说:“我爸爸也是这样的。”这类现象表明,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示范作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国外许多专家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尽量避免性爱行为。多看大人的“游戏”,会使他们早熟,会过早地对性产生兴趣,寻求刺激。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念书识字都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2.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在实践中学会当父母,给孩子做出样子,对这一点我体会至深。 第一次惊异于孩子虽小不能忽视是在儿子两岁半左右。一次。见我大声冲他嚷嚷,儿子扯着我的衣角仰着脸说:“妈妈,你小声说行吗?”我猛然醒悟,自己不良的性格对孩子会有不好  相似文献   

13.
做父母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孩子迟早要独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分离之爱”;如果父母对孩子包办代替太多,管得太多,孩子就会永远也长不大。下面这个心理咨询的实例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07,(5)
策划背景:很多父母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唠叨不断,亲子关系不够和谐。如何转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倾向?如何让父母与孩子和谐相处?学校以社团建设为依托,通过社团在孩子中的亲和力以及  相似文献   

15.
您的孩子能够表里如一吗?您的孩子在学校、在家里表现一致吗?父母不在家时,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和生活自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不少父母却是忧心忡忡地说:“唉,让人担心呐,我那孩子经常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为什么父母不在跟前孩子就要耍花招?甚至包括在学校表现较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也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从家教咨询中的大量个案来分析,孩子出现两面行为,有以下主要原因:①对孩子要求过高,难于兑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不少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学习会呈下降趋势?许多老师认为初二是个“分水岭”,学习好的孩子可能从此一帆风顺,学习不好的,可能会走另一条路。让我们共同来努力,使青春期的孩子——许多做父母的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产生危机感,特别是表现在对子女学习成绩不好而担忧。就此问题寻求心理咨询的中学生和家长很多,其中初二至高一的年龄段是最令家长操心的。处在青春期关键年龄的青少年,实际上会面临社会的第一次“筛选”,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许多教师也认为:初二年级是一个“分水岭”,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可能从此一帆风顺,而学习不好的…  相似文献   

17.
“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个都不会?”“你这个小笨蛋!”“我家孩子就是笨了点!”家长不妨反省一下:我是否经常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 我是否总在有意无意之中向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你差,你不行”。我们发现,在下面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父母会对孩子说“笨”“不行”之类的话:当孩  相似文献   

18.
陈喆 《家长》2006,(Z2)
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呢?有人用“先做朋友,再做父母”这句话来概括是有道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比作朋友,就应该成为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平等的知心朋友。只有平等地相处,孩子才有可能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也才能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当一个孩子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后,他的性格会变得开朗、乐观,在今后面临人生种种挑战时,也会表现得更为勇敢、自信。要用心灵去接近孩子刘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  相似文献   

19.
孩子发“人来疯”是指家里来了客人时孩子故意在客人面前闹来闹去,或给父母提出各种要求,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发“人来疯”呢?一是为了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吸引大家的注意有些孩子发“人来疯”是因为客人来了,父母只顾与客人谈话,把他放在一边,孩子当然会不高兴,为了吸引家长和客人对自己的注意,他就有可能故意做出许多行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和存在。二是因为客人在时提出一些要求,父母不好拒绝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管教过严,当家里来了客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会比平常温和些,也不轻易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这样,孩子就觉得特别“自由”了,得意志…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在美国最常用于孩子身上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以及要求。当然,如果尊重变成放纵,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有原则的。他们虽不勉强孩子做什么,但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果真如此。美国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