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003名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的问卷调查。探讨当今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分析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对中小学生人际辅导提出建议。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人际关系随年级升高反而降低,且出现阶段分层。女生人际关系普遍好于男生,但在高三年级的同伴关系上,男生表现出更高的人际水平。亲子关系在初中二年级后趋于稳定,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则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5.
马加爵事件之后,由人际关系引发的心理问题给青少年带来的困扰,及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沙利文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了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人格理论,并提出了人格发展阶段说。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中的青少年阶段,开展我国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是为了探索人际关系中情感、咨询和信任对大学生班干竞选的影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初步分析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对象为60名大学生。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中的咨询和信任关系对班干竞选的影响高于情感的影响;根据给出的人际关系及班级成绩综合排名可推断出班级的主要班委等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7.
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这条主线表现在: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大多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改善来访者人际关系状况是咨询的目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心理咨询应从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构建良好咨访关系、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运用团体辅导和朋辈辅导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抓住“人际关系”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例宿舍人际关系差为主要特征的新生适应障碍的求助者进行咨询。通过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分析求助者的不正确观念,促进求助者自我审查,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帮助求助者分析其目前宿舍人际关系差及对大学生活不适心理行为上的原因。通过六次咨询,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心理困扰得到显著缓解。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具有调节作用,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能改善中小学生人际关系,从而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家庭生活环境、个性及自卑等造成自己的人际关系不适,因社交退缩、焦虑等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3次咨询,求助者能够较好的应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够高效的学习与生活,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宜昌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问题,学习态度普遍较为积极,但有部分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引起了躯体化反应,"学业不佳"排在心理困扰之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很大。因此,要建立适应中小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学生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加强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上海市3662名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小学生面对的应激性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多数中小学生能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策略来处理面对的困难;大部分中小学生是具体有一定程度的抗逆力的,除了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外,其中2%的学生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以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39%的具有中等程度抗逆力水平的学生还有很大抗逆力提升的空间。研究认为,抗逆力是中小学生有效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潜在能力;提升中小学生的外部保护性因子和内部保护性因子是提高其抗逆力水平的切实途径;应激性生活事件如果得到重视,并有效应对,可以成为抗逆力提升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一、开展"优点轰炸"活动的依据 据班主任和咨询老师的反映,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问题三成以上是寝室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是影响初次离家的中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寝室关系紧张导致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发展,而人际关系紧张又是彼此不能接纳和欣赏,或者不善于表达和赞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陷入悬置状态,"宣传化""应景化""抽象化"是其主要表现,究其原因与中小学校教育实践中的绩效追求、教育理论的封闭固守、教育管理的行政滞后不无关系。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悬置"状态中摆脱出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生身上内化生长,必须转变教育教学应试观念,培育中小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凸显教育教学的生活取向,强化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活教育教学交往品性,形成中小学生文化认同自觉。  相似文献   

15.
以某高校五年心理咨询档案记录为研究材料,进行计量学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咨询人数比率非常低,仍然存在许多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没有寻求专业帮助的情况;(2)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存在专业差异,咨询最多的是文科类学生,最少的是艺术类学生;(3)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的学生较高年级的学生咨询问题较多,但在障碍性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上。咨询人数却呈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多的现象。而且,各年级在咨询主题上的比率发生变化。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关注人际关系、学习、个性和人格,大二开始,情与性方面的问题增多,大三开始,生涯规划问题增多,并在大四的时候该问题最多;(41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咨询的更多;(5)大学生主要咨询的问题是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关系、个性和人格、学习、情与性和生涯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案例求助者系一名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冲突导致情绪焦虑,睡眠不好,学习效率下降。根据学生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其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经过咨询,该生情绪基本好转,宿舍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事实态人际关系的绝望和对儒家人际关系主张的拒斥,使庄子由对事实态人际关系的关注转向对理想态人际关系的探求。庄子主张,“道”是理想人际关系的核心;“无我”是开展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个体精神之自由与人我关系之和谐的统一是人际关系追求的目标。个体本位性、去依附性、非功利性则是庄子人际关系思想的三个特点。庄子的人际关系思想对时人思考和确立合理的人际关系思想理念富有教益。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提取自我因素、学习动机、生活观念、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5个测评原始因子,以及15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源,籍此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LYR-50),并确定常模,适用于在校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咨询中的咨询关系是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高校心理咨询老师与来访学生的独特身份使咨询关系具有特殊性,从而对咨询效果产生影响。要对心理咨询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取得良好咨询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应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又会促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