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传佛教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承德的寺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755年普宁寺建成后,香火旺盛,喇嘛云集,逐步成了清代塞外藏传佛教活动中心。这些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笼络了西藏的活佛,团结了藏族人民,粉碎了外国入侵者分裂西藏的野心,加强了清政府与新疆、内蒙、辽宁等省的密切联系。今日,西藏、青海、内蒙的佛教徒还经常来承德寺庙膜拜,外八庙仍然起着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八庙是清康乾盛世的产物.其中大小寺庙多为仿建,满、蒙、汉、维、藏五大民族的精神信仰和传统在寺庙的碑文、题咏中都可一览无遗.以溥仁寺、普宁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碑文为例详述清政府为保持国家稳定和统一,采取各种手段,尊重和维护少数民族利益,体现出热爱祖国、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外八庙是一组融合多民族建筑风格的寺庙群 ,本文从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等诸方面阐述外八庙所蕴含的宗教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的.权衡三界"内供奉一尊铜镀金吉祥天母和从神像,为外八庙现存最大的铜镀金造像.  相似文献   

5.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承德藏传佛教寺庙兴建原因分析,探寻藏传佛教寺庙在承德建成的时代背景及特殊自然环境对藏传佛教寺庙影响,发现承德藏传佛教寺庙兴建是清朝民族融合的需要及清政府民族宗教怀柔政策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7.
“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这是华夏先民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以天的至上神为绝对前提条件的.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是华夏民族先于中国社会一体化超稳定结构,并催生这一社会体制的内在精神因素.承德外八庙为清帝“康乾时期”的皇家寺庙,其建筑形式与布局寓意着这一古老的意识.本文拟从外八庙建造的历史背景、营建思想、建筑形式及其布局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已于1994年12月15日在泰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大会上第一个经大会审核获得一致通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家之幸事,也是承德的骄傲.本文就金壁辉煌宏伟壮观的外八庙作一论述,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9.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苑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避暑山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所凝结的建筑精华,体现了它“名为避暑,用而其实天子备边”的政治意义和外八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政治作用,很好地诠释了清朝统治者的怀柔政策。天人合一的园林与庙宇释放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力量,造就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成就了国家经济与社会高度发展的“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因其独特的风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为了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本文介绍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修建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价值,并根据其环境现状提出适合避暑山庄外八庙景区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是一个整体,在清代前期起过重要作用,并具有深远影响,它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园林辉煌成就的代表.保护、建设、发展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自避暑山庄建成后,皇帝每年秋猎前都要在此驻跸相当长一段时间消夏避暑,处理军政要务,而前来朝见皇帝的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外邦使节也越来越多,清政府就因之在承德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为这些来热河的上层人物提供进  相似文献   

13.
清朝康、乾二帝频频驻跸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中心的热河(承德),围猎习武,避暑休闲和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实施民族怀柔政策.而雍正帝在皇子时代多次随从康熙来热河,虽然即位后从未到过热河,颇令人疑惑且为后世争议,但他对热河关注不减,采取了加强热河军事驻防,确立行政建制、加大移民垦荒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为热河(承德)的进一步开发打...  相似文献   

14.
承德市区北部的武烈河畔,一处处金碧辉煌的古刹在苍松翠柏之中闪着熠熠金光,景色瑰丽,宏伟壮观。 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庙集中地之一。这些庙宇,相继建于公元一七一三年(康熙五十二年)至一七八○年(乾隆四十五年)的六十七年间。它们记载了十八世纪清王朝同厄鲁特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地方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或事件。是清朝皇帝利用喇嘛教绥抚蒙古诸部而建的,是清代民族团结,抵御外辱维护  相似文献   

15.
清朝康、乾二帝频频驻跸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中心的热河(承德),围猎习武,避暑休闲和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实施民族怀柔政策.而雍正帝在皇子时代多次随从康熙来热河,虽然即位后从未到过热河,颇令人疑惑且为后世争议,但他对热河关注不减,采取了加强热河军事驻防,确立行政建制、加大移民垦荒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为热河(承德)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朝商民水陆通商章程》是在中朝两国共同协商的情况下,由清政府颁发的。虽然在此章程中清政府强调两国的宗藩关系属性,但却毫无图谋朝鲜之意,不过要加强两国合作,抵御列强侵略而已。并且清政府在具体条文中已经注入许多近代外交体制中崇尚法制、互利互惠等新原则,为中朝宗藩关系转入平等国家关系开启了大门。  相似文献   

17.
兴办女学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民办女学堂兴起于1902年,在1907年,清政府迫于压力,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官定女学章程,此后,官办女学堂逐渐发展起来,同时,清政府还给女子留学一定的鼓励,在选派、管理及回国使用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政策。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以来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8.
“达 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西藏喇嘛教两个最高的宗教领袖。从元朝开始 ,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僧界首领一直采取抚柔政策。清顺治入关作皇帝后 ,特派钦差到西藏问候达赖和班禅。顺治帝于16 53年册封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颁赐金册、金印。 1713年 ,清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 ,并赐金册、金印。清帝责成达赖和班禅共同执掌西藏地区的宗教、行政事务。达赖长驻布达拉宫 (下一律按布宫称 )、班禅长驻扎什布寺 (下一律按扎寺称 ) ,班禅的辖区是日喀则地区 ,余则…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流动学生党员的管理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管理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完善教育方式、健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做好衔接工作等路径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党员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投资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高校比较紧迫的问题。目前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产权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等 ,本文就加强高校国有资产提出一些对策 ,主要在完善国有资产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审计监督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使高校的国有资产核算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为国家节约资金、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