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育也正是人文教育的范畴。处在如今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亲子分离造成的亲子教育的缺失,加上"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农村初中生问题尤为显著,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人际关系紧张、冷漠、敏感等情绪问题。在借鉴有关情感教育、亲情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尤其是亲情教育。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亲情教育为载体,构建人文教育的平台,充分提高和充实语文教育的内涵,完善和丰富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学语文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经典故事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能促进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经典故事具有极大的文学与人文价值,利用经典故事给课堂教学添加一丝生气,会让学生的学习技巧得以丰富,更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提高新一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教育。文学作品中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语文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必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挖掘语文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是对人文思想的传承,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先进的精神。初中语文是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文化教育学科,是传承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具有深远性的。本研究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积淀学生人文底蕴的视角对初中语文课堂的人文底蕴培养的有效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呼吁改变以功利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倡导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本论文针对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大力倡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深的学识和健全的人格,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人文素质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素材与人文精神,继而强化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与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初中语文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语文是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蕴含了较多的人文知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让初中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丰富初中生的思想、情感和信念,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文章阐述了初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84):21-2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文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初中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文章立足于此,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试论语文的人文性与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 ,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同时 ,又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一精神 ,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 ,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 ,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 ,感悟种种人生哲理。这一新的精神 ,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有着丰…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学生成才的前提,可落后乡镇中学的教育往往很容易受到忽视。落后乡镇中学初中生具有知识面狭窄、升学压力大、家庭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管理好班级,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强 《天津教育》2021,(2):109-110,123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可以将其渗透在教材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活动中,以此培养其爱国情怀、人文精神、文明气质等优良品质。并且通过互动型教学、情境教学等创新型教育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价值观,还可以开展校园活动以及丰富情感体验等方式加深其对核心价值的深度理解,这也是笔者将要同大家展开探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现代化是新时代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素养现代化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促进人文素养现代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精髓,其次是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是知识内容体系、实践养成体系、效果评估体系、培育环境体系四位一体的理论体系。坚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为学科依据,探索"人文素养家校(园)共育共治"教育模式,形成中小幼一体化人文素养系列课程,创构校(园)"人文教育"与家庭"人文家教"有机统一的培育方式,构建评估人文素养培育的量化指标体系,创构家庭、学校(幼儿园)、政府和社会合力育人的大格局,开展"人文素养家校(园)共育共治"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许强国 《天津教育》2021,(2):168-169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性与权威的对抗性是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外在表现就是学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要想让此阶段的学生得到良性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学生误入歧途,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错误家庭教育观念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纠正错误家庭教育观念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这一动态生成的活动离不开历史审美教育的观照。文章通过思考初中历史课程中历史审美的概念,探讨现阶段初中历史审美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承担的使命,并提出对历史审美教育的些许展望。  相似文献   

16.
社会责任就个体而言,它以满足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回报社会的责任为主要表达方式。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较关注国家大事;对参与社会公益等多持积极态度,但以不影响自己为前提;在为家庭分担上缺乏积极性。家庭、社会、个人及学校是影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选择的主要因素。培养90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策略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融社会责任感培养于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拓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作,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目前,“90”后高职学生的文明现状不容乐观,扎实有效推进“四文明”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学生自身特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四文明”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是实施“四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是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文章从教育本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角度思考,认为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单纯是一个学科本身的发展,更应从教育本质上和高等学府长远发展目标上去审视,充分理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及对理工科大学发展的意义。弘扬人文精神,积淀大学底蕴和塑造大学精神乃是大学的归属,从而推动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学作文教育进退失据的困局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对高考作文进行足够观察与思索后,温儒敏将"理性"引入中学作文,提出长远规划与具体操作建议,并且连续多年大声疾呼。然而温儒敏的这种见解并没有引起中学语文界的足够重视,遑论指导、执行。毫无疑问,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行进时,对温儒敏作文观的梳理,不仅是丰富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的必须,是建构温儒敏人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中学作文理论探讨、作文教学、高考命题、学生写作、考试评价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H市280名初中教师进行教学民主观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教师最认同的教学民主观是"教学民主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等";初中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对推进教学民主最重要;不同年龄的教师对备课环节对于教学民主的重要性认知差异显著,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对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的重要性认知上差异显著。为树立正确的教学民主观,应该在充分考虑教师年龄、任教科目差异的基础上,普及教学民主知识、丰富教师对教学民主的认识,多角度审视教学民主,以课堂为主阵地推进教学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