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议袁世凯的功与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有一种公式,叫三七开、二八开或对半开。就是说,看他的功与过各占几分之几。若功是七分或八分,过就是三分或二分,就是肯定的人物,对肯定的人物主要是谈功绩,错误、罪过往往一笔带过,有时略而不谈,为贤者讳。若过是七分或八分,功是三分或二分,就是否定的人物,有的则被指为反动派,对反动派主要是进行批判,根本就无什么功绩可言,甚至恶归下流,夸大其错误与缺点,把脏水往一个人身上泼。这种形而上学的方法,大大地妨碍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使得有些问题应该研究而得不到研究。…  相似文献   

2.
如何把贯彻新课标、深化新课改落到实处,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把历史课讲好讲活,这个问题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急需得到回答的问题。笔者以运用辩证法评辩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辩论历史事件的是与非为例。  相似文献   

3.
张希民 《教学与管理》2007,(10):141-142
如何把贯彻新课标、深化新课改落到实处,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把历史课讲好讲活,这个问题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急需得到回答的问题。笔者以运用辩证法评辩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辩论历史事件的是与非为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辩证法是中学历史课堂中常用的评价历史事物或历史事件的教学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总体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其实质与核心是矛盾的观点。运用矛盾分析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重点把握:依据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用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应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着  相似文献   

5.
历史离不开人物与事件,其中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与否,反映出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和历史素养。在历史学科的考题中,经常都出现评价历史人物的考题,纵观初中学生的历史答卷,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做到一分为二,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时代去看待。评价中还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学会科学评价历史人物是提高历史学科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分为二"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中学历史教师的普遍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对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评价中。这对于增强历史教学的思辨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存在着对"一分为二"理解、运用的简单化、教条化的倾向,给教学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试加以辨析,以期引起关注。一、坚持"求真"的原则无论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功过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评价斯大林的浪潮有一个共同点:与政治密切相关。体制的好坏有一个时代性的问题,“政”与“制”也有别,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本人的作为的主要面看,功绩巨大。过大于功论难让人信服。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不能以道德评价代替历史评价,与时俱进与历史地看问题并行不悖等四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畅 《考试周刊》2014,(23):122-122
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生硬的说教,如果方法不当,就会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表现为或讥笑讽刺,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文章提出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用真挚的情感感染未成熟的心灵,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加以启发、引导,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知识传授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引导他们用现代人的思维思考历史事件,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明辨历史,明辨是非,以史为鉴。让学生正确理解特定环境下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以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历史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无论是封建士大夫领导,农民阶级领袖领导,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领袖领导,在对其评价时,都不可简单地否定或简单地肯定。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评价问题是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认识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发扬民族精神都离不开对历史问题的客观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学术界探讨评价历史问题时往往各抒己见,加之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历史文学及影视作品,也对青年学生认识历史产生极大影响,愈加凸显历史评价问题的重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以历史主义原则为指导,以历史人物、事件或事物对历史进程起推动或阻碍作用为标准,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农民战争以及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等问题,正确评价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革命与改良等问题,以培养学生探讨理论问题的能力,真正担负起历史教育工作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推行后,“历史人物评说”作为重要选修内容列人高考的考试范围,在最近两年高考中又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考查,如2008年考了拿破仑和华盛顿,2009年考了甘地。因此,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评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要有正确的评价观点,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形成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历史人物底评价是新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必须澄清过去各种史籍和论著对於历史人物底夸大、缩小或歪曲,而给予正确的、恰如其份的评价,还因为真实地再现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可以使人们因自己祖先的业迹而自豪,并且激励人们更热情与英勇地去战斗——“唤起已死的人物,其目的是在於赞美新的斗争。”所以,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给予总结。本文试就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几个属於理论方面的重要问题加以粗浅地论述。 (一)历史人物底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亚东 《成才之路》2011,(15):13-I0009
学习历史离不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树立正确党史观立足于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场域变革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党史观就是树立新时代的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是树立新时代的政治观,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思想基础;就是树立新时代的人民观,为贯彻党的根本宗旨提供根本保障。树立正确党史观,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摆正批判与反制错误党史观的坚决态度,科学理解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及主流本质,正确评价党史重要人物与事件,客观辩证地看待党的历史实践中的错误与问题,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提升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初中生往往低估、抹杀或夸大历史人物作用的现象,提出教师应从四个方面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即要注意搜集历史人物史料,要坚持历史观点,要看其一生主流,注意克服英雄史观,从而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秦朝短命而亡,在汉初的思想界与史学界,“过秦”思潮成为时代主流。司马迁以一个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理论上肯定秦朝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打破了不敢道秦的禁忌;在修史实践上,全面、完整地记述秦朝的兴亡过程,探索秦朝的兴衰之因,揭示秦国发展的原因与奥秘;而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史人物,则体现了司马迁自身的情感与理性。他为秦史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讲述历史离不开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也并不否定领袖、英雄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往往会在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实事求是地介绍和评价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尤其是他们的政治主张、思想观念、社会活动以及重要著述,以帮助学生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进而对历史现象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是历史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一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也应该正确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8.
较长时间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些研究者经常用"保守"和"激进"的论断来评价革命和改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中西文化观等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辨析;同时指出对历史问题的评价要慎重使用"保守"和"激进"的概念,"一分为二"和根据历史环境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喜爱用"保守"和"激进"的论断来评价历史问题的人要避免"情绪化".  相似文献   

19.
人物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开展人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巧借历史人物典故,融合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全面、真实评价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精神等措施,能使人物教学更具趣味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20.
周琛 《文教资料》2010,(2):143-145
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在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上经常出现的误区.提出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遵循四个方面的原则.即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应将其放到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来判断;要考虑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任何阶级只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要辩证、全面地分析历史人物.要看其一生的主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只能影响历史.不能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