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把元明戏曲和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作一番比较研究,探其两者的异同及形成异同的原因,将有助于探索中西古典戏剧(曲)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名言荟萃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无言的纯朴所表示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汤霁昀 《英语广场》2022,(23):50-53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舞台上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中国莎剧表演以抒情性为主要审美特征,强调了戏剧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观念,有利于中国戏曲的国际化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观众的眼界,满足了民众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理,对中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茜  周媛 《海外英语》2013,(9X):206-208
英国的戏剧文化闻名世界。其悠久的历史、戏剧种类、优秀的剧作和观众人数等造就了伦敦"世界戏剧之都"的美称。英国戏剧为英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日益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英国戏剧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一道文化盛宴。该文主要从英国戏剧文化的发展历程、蜚声世界的剧作家和剧作品、现状及其对英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展示英国戏剧文化的概况,以增进对英国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在无休止的评论中,使得哈姆雷特的形象产生裂变,众说纷纭。诸说的焦点是对主人公“延宕”的理解。作的思想认识及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传说素材基础上创作的《哈姆雷特》不是一出宫廷夺位争斗的戏,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社会现实,折射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典型。他肯定人生,赞美生活,追求真诚友谊,寻觅纯洁爱情,渴望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7.
林兆华导演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被誉为在中国最具先锋实验精神的戏剧作品之一。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对传统理解下的作品主题进行了颠覆与解构,哈姆雷特的形象本身和他的所谓复仇都具有某种荒诞性,显示出了将古代与现代连接、西方与中国交错、经典与普通相融的特征,人人都是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8.
“金钱”批判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作家的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及时代环境为依托,以人主义思想原则为先导,对以“金钱”为轴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作出了规律性,概括性总结,形成了莎士比亚独特的金钱观。  相似文献   

9.
是典型的宗教悲剧。它的背景都设置在一个基督教的世界中。剧中人物说的语言充满宗教色彩,哈姆莱特更是言行一致,在整个复仇过程中,基督教义和《圣经》是他行动的准绳。他的命运也因此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被推崇为西方戏剧艺术的瑰宝,是重要的世界化遗产。本概述了莎剧的世界性的地位与电影艺术的不解之缘,及莎翁电影在不同年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导演是如何对莎剧主题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1.
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4年,她以坚定的意志和丰富的政治经验,把一个财力匮乏、军事软弱的英国带入了政治稳定、财力充实、军事强盛的时期,从即出现了一个被英国人称为“光荣的时代”——伊丽莎白时代。  相似文献   

12.
邹君 《现代语文》2006,(4):79-81
在众多的艺术样式中,悲剧是关涉到人类审美体验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莎士比亚悲剧堪称为描写揭示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最为深刻和全面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位使人类永久惊喜的巨人,最为我们着迷的无疑是他所创造的那众多生动、真实、具有不朽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创作成熟时期的悲剧人物,以其形象高大,个性鲜明和结局悲壮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其中被誉为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的《哈姆雷特》,四百多年来一直为各国评论家谈论着、争执着,而关于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世界学史上还很少有对哪一个典型形象的理解像哈姆雷特这样人各不同。究其原因,当然不能脱离人们多元性的艺术欣赏的欲望和趣味,以及某些学和研究对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大师的历史误解和各种偏见。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很大程度上,这个问题又取决于哈姆雷特性格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交融着人类涵蕴丰富的历史、化、社会及其心理的幽咽颤栗的诗情。艺术作品只有强烈关注人类共有人性,述写“为造化所玩弄的愚人”才能成为人类永恒的经典。本力图从四个方面来审视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哈姆雷特形象。  相似文献   

13.
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学中出现了一次亘古未有的戏剧繁荣,在绝大多数编年史剧、历史剧、悲剧和复仇剧中,鬼魂都作为一个角色显灵了,本认为,鬼魂如此大规模的出现,其原因很多,主要有二:(1)人的自我认识的反映。(2)古希腊、罗马戏剧的影响。笔首次对鬼魂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主要鬼魂在剧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集大成者、人文主义文学的巨人,威廉·莎士比亚对英国戏剧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他的悲剧作品可以说是他在文艺方面,特别是戏剧方面的顶峰力作.为了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他在他的悲剧作品穿插了各种各样的喜剧情节.本文拟对莎士比亚悲剧中如何穿插喜剧情节以及喜剧情节在悲剧中所起的作用略作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体现出他作为英国戏剧大师不凡的剧情驾御能力和高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在落士比亚戏剧恢宏的人物画廊里,有许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纵览这些女性形象的思想意识,感情特征和言谈举止,我们会发现,好们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进步的理想道德观,受情婚烟观,人的价值观,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真,善,美”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早期,英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政策颇有特色。她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在欧洲大陆各国,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这两大强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为英国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这既体现了近代主权国家的外交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开日后均势外交之先河。  相似文献   

17.
王东 《语文知识》2011,(1):16-18
莎士比亚很少站在私人立场上思考与言说,他表现的是人类应具备的普遍价值,其戏剧作品赞颂了崇高的品质与卓越的德行,鞭挞了种种恶行,有益于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人们得到教诲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叶琴 《考试周刊》2011,(14):30-31
本文简单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特点,包括剧本中富有诗韵的诗化的语言、散文化的艺术语言,以及剧作中采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包括隐喻、夸张、矛盾修饰、双关、拟人等,表现了莎翁戏剧文学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朱碧敏 《天中学刊》2004,19(1):94-95
莎士比亚在戏剧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双关、比喻、韵脚、重复和“膨胀——缩小”的手法。他在戏剧创作中运用双关使语言诗意化和诙谐化,运用比喻使语言具有形象性,运用韵脚使对白具有音乐感,运用重复以抒发情感,运用“膨胀——缩小”的手法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剖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几个女性形象,看其“脆弱”的丰富内涵;其次,从妇女的贞洁问题入手,探讨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莎士比亚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