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发挥理中练、练中联在数学复习课中的作用,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要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指导解题思路,使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这样能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的乐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可以做数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能够说数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要全面落实新课改的指示精神,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促进、组织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组织、帮助,而不是强行牵着学生鼻子走;要赞美、支持、鼓励学生;要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而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想具有隐性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层面的因素,在教学中要借助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思想;要关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想;要注重应用,引导学生强化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经历和体验,初步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观察,深化概念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数学运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思路,实现解决问题目标的过程.教师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引导学生领会方法、形成思想,使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意识.为此,教师应在解决问题策略上下功夫,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建构过程是不能简单口述的,只能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才能积累经验、领悟内涵、把握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不妨从基于标准、把握教材、领悟内涵入手,构建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构建数学思考的基本策略。只有在充分经历、深刻体验、静心思考、快乐分享的数学学习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领悟模型思想,学会数学思考,促进思维生长。  相似文献   

8.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确立主体地位   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学、好动的特点.小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数学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因此,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获取结论的同时,了解结论的由来,这样既学到数学知识又学会思维方法;既提高学习的能力又磨练学习的意志.我们要竭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架桥铺路,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特别是涉及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会陷入困境.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因此要引导他们学会多种解题方法,尤其是要学会利用数学的概念来解决物理问题,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全面训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几种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初中学生解决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确立主体地位 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学、好动的特点.小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数学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因此,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获取结论的同时,了解结论的由来,这样既学到数学知识又学会思维方法;既提高学习的能力又磨练学习的意志.我们要竭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架桥铺路,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1.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立身处事.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把陶行知的教学理念融入数学概念教学中,本次研究说明了这一过程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者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小结、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会得到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数学过程与行为的系统规划.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问题情境设计,形成认知冲突;要重视学生操作过程设计,努力培养学生的操作过程;要重视探索与合作过程设计,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要重视讨论模式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辩论;要重视练习设计,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找反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4.
江星 《成才之路》2022,(15):129-131
数学抽象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通过优化教学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让学生把握数学本质,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初中函数教学设计进行探研,旨在将数学抽象素养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建构理想的数学函数学习格局.  相似文献   

15.
要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既要研究自己教的方法,又要研究学生学的方法。只要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就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只要是学生能自己动手的,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那么,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回本归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此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新的教学改革中,要扎实的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关键的一点是: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下功夫,这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本文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方法、优化知识结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教学要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的价值.站在教学的角度来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认识到模型的价值.数学建模体现着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数学建模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去引导学生认识并把握模型教学的意蕴.从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策略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有不断反思学习过程,反思学习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某科,不是要把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引导他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展开学习过程,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启发思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指导学生探讨发现知识规律,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又学会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做,让他们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得到同步发展,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