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数学的思维方法。常规的数学课程学习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数学学习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即数学的思维方法。将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影响力与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2.
徐友新 《江苏教育》2006,(7B):25-26
课改以来,一些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创新,淡化了数学本质;过于追求课堂热闹,忽略了教学效果。显然,这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严重违背数学教育规律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何在?  相似文献   

3.
徐友新 《湖北教育》2006,(11):15-16
新课改以来,一些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现象,也就是“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创新,淡化了数学本质;过于追求课堂热闹,忽略了教学效果。显然,这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严重违背数学教育规律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何在? 笔者以为,根本的对策在于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即数学教学要回归数学本位,一切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凸显数学本质和数学思考。具体落实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热热闹闹,或外在形式的东西,忽视了把握好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数学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如何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特点,把握好数学本质,构建有效课堂呢?一、把握好数学本质进行预设,建立正确数学概念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效益高与低,与教师对教材内容最本质东西的理解与把握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对一堂课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在解决数学问题 时,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但是其得到答案都是一样的,只 不过是有的解题过程复杂,有的解题过程简洁,这便体现了数 学这一学科的巧妙性。如今的数学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的讲解 和题型的练习,而忽视了数学文化也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数学文化如何有效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下现象: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创新,淡化数学本质;过于追求课堂热闹,忽视教学绩效,致使课堂呈现出“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干净净,大脑一片白茫茫”的“繁荣”景象.这显然是不符合课改精神,也有违数学教育规律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为,根本的对策在于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实践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热热闹闹,或外在开式的东西,忽视了把握好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数学教学低效甚无效。那么,如何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特点,把握好数学本质,提高教学有效性呢。一、把握好数学本质进行预设,促进有效教学生成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效益高与低,与教师对教材内容最本质东西的理解与把握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得好,其教学效益就高,否则就低。下面就以"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两个案例谈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而大学数学课程本质是精准、抽象的,并且是一项应用型较强的学科知识。在以往大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较为注重知识理论的讲解,忽视了数学原理与概念形成的讲解,导致大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低下。而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大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数学文化的特性,并提出大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意义,以此提出大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能透过数学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而有的学生则思维定式,思路狭窄,解决数学问题只会生搬硬套,停留在模仿阶段,这就是数学思维品质的差异.数学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个数学思维过程,数学思维能力是可以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很少,有的甚至忽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训练,这与数学的本质相是违背的。数学是一门课程,要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数学实践能力,从而发展好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目标是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发展。由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应上升至数学教学的本质与核心。什么是数学的本质?数学本质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上,还体现在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数学精神里。挖掘数学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学必须要实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而初中数学过于繁多、僵化,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对创新教育进行认真的探究。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而有的学生则为解决数学难题而冥思苦想、废寝忘食。这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他们对数学美的领悟和鉴赏能力不同。怎样才能唤醒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追求数学美呢?下面谈谈本人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忽略了对数学活动本质的提升,导致数学课堂华而不实。因此,要用数学化的眼光审视当前的数学教学,抓住时机,适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数学课堂从形式走向实效,进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课堂中存在过于强调数学概念的定义,轻概念生成过程和理解概念本质的现象,因此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平衡这一现象是值得所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以简易方程的概念教学片段为例,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概念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概念,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师今后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忽略了对数学活动本质的提升,导致数学课堂华而不实。因此,要用数学化的眼光审视当前的数学教学,抓住时机,适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数学课堂从形式走向实效,进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学生并没有理解数学的本质,不利于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从学生思维、意识、情感以及学习体验等方面讨论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课改以来,一些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创新,淡化了数学本质;过于追求课堂热闹,忽略了教学效果。显然,这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严重违背数学教育规律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何在?笔者以为,根本的对策在于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即数学教学要回归“数学”本位,一切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凸现数学本质和数学思考。具体落实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一、设计——以“数学内容”为核心透析众多教学病案,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的教学研究容易失之于空洞,容易失之于技术化,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不透,以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从数学本质出发去开展教学研究,可以为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本质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数学的本质,而是教学视角下、学生视角下数学本质的解读,必须符合教学的需要。基于数学本质的教学研究,可以促进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以来,相当一部分的小学数学课堂过于追求课堂上的花样翻新,盲目地追求趣味性.因而显得花哨和浮躁。貌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很肤浅,特别是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远远不够。学生的学习犹如蜻蜓点水.一知半解。面对这一现象,江苏省南京市的几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以沙龙的形式.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的本义”这一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现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