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韩国政府从1996年开始历经15年完成了第一、第二、第三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当前韩国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技术强国,这得益于韩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扶植信息化方面的政策。韩国政府为了继续巩固信息技术强国的地位,2011年在教育领域又推出了强化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新举措,即四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因此,研究韩国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战略,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国家统计数据一览二、教育信息化亮点韩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网站为教育网(Edunet),由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Korea Education&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KERIS,一译"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负责管理。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成立于1999年,其宗旨为推进国家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促进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在韩国,所有学校都和国  相似文献   

3.
一、国家统计数据一览 二、教育信息化亮点 韩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网站为教育网(Edunet).由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Korea Education &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KERIS,一译“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负责管理。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成立于1999年,其宗旨为推进国家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促进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韩国教育在全球声名鹊起。韩国的教育“均衡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所以,韩国教育公平政策一路走来经历了从均衡到质量的历史选择,其未来走向将是优质和差异并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韩国以及我国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情况与举措,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我国信息化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第三次中日韩国家教育研究院(所)长会议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所长、韩国教育开发院院长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及三家机构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日韩国家教育研究院(所)长会议是在中日韩国家领导人会议的框架下,于2011年在日本启动的。2011年在日本东京  相似文献   

7.
中日韩三国教育信息化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日韩三国教育信息化状况及其发展的数据分析显示,日本、韩国的教育信息化在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等方面有一些先进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于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韩国光复以来,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农村教育政策可分为三个阶段:农村教育环境改善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期和农村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期。纵观韩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历程,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育质量两极分化,学校定位偏差,学校布局不合理等。为改善实施状况,韩国未来的农村教育政策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韩国教育信息化愿景 近年来,韩国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4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7~2008》。韩国的世界排名从上一年度的第19位升至第9位,成为继新加坡之后第二个跻身前十名的亚洲国家。与此同时,韩国在运用信息通讯技术(ICT)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2006年12月,韩国“中小学网上家庭学习系统”获得了首届“教科文组织哈马德国王奖”。由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韩国教育科技部于2008年2月描绘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一、韩国教育信息化愿景 近年来,韩国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4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7~2008》。韩国的世界排名从上一年度的第19位升至第9位,成为继新加坡之后第二个跻身前十名的亚洲国家。与此同时,韩国在运用信息通讯技术(ICT)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2006年12月,韩国“中小学网上家庭学习系统”获得了首届“教科文组织哈马德国王奖”。由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韩国教育科技部于2008年2月描绘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教育信息化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认为自1999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经历了起步探索(1999-2000年)、初步发展(2001-2005年)、全面推进(2006-2010年)、坚定推动(2011-2015年)以及创新发展(2016-2020年)五个时期;政策演进呈现出颁布主体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日趋多元化的趋势;政策工具的选择呈现差序化格局等规律性特征,但也存在主体间权责边界不明、政策工具选用存在结构性失调等问题;未来教育信息化政策应当在明晰主体权责边界的基础上,优化政策工具选用策略,政策工具间实现有机组合,发挥预期的政策效应,以助力技术从教育领域中的外在器具转变为实现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策的指导与支持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本文以政策过程的观点出发,从政策问题产生、政策执行和评估三个关键过程环节阐述了上海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近十年的政策在硬件环境、软件资源、师资发展、经费投入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及其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国家和上海的政策问题及变化发现:在政策功能方面都从以指导为主向资源分配和指导兼顾转变;上海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政策问题主要是对国家政策问题的继承与延伸.通过对上海市政策执行结果的归纳与总结,发现上海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效果总体较好,但在个别方面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政策价值取向.在总结与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今后政策制定方面更要注重政策关联和系统性,加强政策评估工作,以应对未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革命:韩国智能教育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钟鹤 《教育科学》2012,28(4):87-9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的教育必将迎来全面的变革。2011年10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发布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全面推行智能教育,实现人才强国之梦。探讨韩国智能教育战略的内涵、举措、推进体系及愿景等问题,有利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教育发展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Africa,ADEA)最初是一个支持政策对话的论坛,成员包括非洲各国教育部长和捐助方。2011年,应非洲教育部长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信息通信技术工作组(ADEA-ICT Task Force)。一、ADEA重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相关性和高效性之后的三四个月内,我们和非洲的七国的教育部长合作(包括纳米比亚)坐在一起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信息技术和教育之间的结合要求有策略地使用信息技术。所以说,为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政策、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应用、师资培训等方面比较了中韩两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分析了目前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益经验,以期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涉及支持行政问责制、国家政策和方案、评估和后续推进工作的技术应用问题。国家教育系统如何运用技术对学校和学生的表现进行监督及追踪:决策者和管理者如何在其帮助下追踪、改进目前的政策和方案,这些都是下文将要呈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通过教育来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每个国家发展的首要战略.韩国政府2001年把原有的"教育部"改为"教育人力资源部",重点建设教育法律和制度基础,确保整体地、系统地推进"人力资源政策".本论文将介绍韩国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情况,指出韩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方案,从而增进人们对韩国教育的认识.[1]  相似文献   

18.
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近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基本政策、韩国高校实施电子化学习和大学电子化学习支持中心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支持学术研究等情况的介绍与分析,总结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需求导向的政策规划、有力的预算支持以及有效监管和评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爱尔兰学校早在政府的政策规划出台和资金投入之前就已经开始独立投资信息化,然而此举受到了2008年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在其政策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和科学部与私立机构之间合作密切。学校里主要顾问小组成员70%左右都来自私立机构,且该顾问小组由一名微软公司代表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对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四个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总结出上述四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共同点与各自的特色之处,同时指出我国在对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