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劲松 《武当》2005,(6):19-20
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确,神意俱到,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学者宜细心体味之。如身法不合,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铛,到老无成,有十年太极拳不如三年外家拳之讥。故第一须勤,第二须悟。功夫如何,视智慧如何,但勤能补拙,须自勉之。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教学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融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在<全民健身计划>中被列为推广普及项目.大学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主体,所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4.
陈宗剑 《武当》2011,(8):14-15
太极拳是内外兼修,以内为主的拳术。太极内功和技击懂劲是太极拳的核心。理论和经验告诉我们,无论练拳的目的是健身还是技击,太极内功都是根本所在。而太极内功最客观的东西就是内气。内气是健身的瑰宝,是太极拳数百年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打太极拳健身如果不修炼太极内功,不练出内气,那就不如做  相似文献   

5.
祝大彤 《武当》2009,(4):21-21
1.静松:静松是取站、坐、卧等三种练功姿势,具体要求,九松十要一虚灵。九松:从脚脚趾)往上关节一节一节放松,踝、膝、胯、腰、肩、肘、腕、手(手指)等放松九大关节,且节节贯串。放松十要:要溜臀,裹裆,收小腹,收吸左右腹股沟,松腰,收吸左右胸窝,空胸,圆背,放松脖颈。“一虚灵”指顶上虚灵,不要刻意去立顶、悬顶,顶上自然虚灵为好。九松十要摸得着,有感觉,资深练家可以看得见,初学者看不见,渐渐可以在接触部位有所感觉。  相似文献   

6.
胡克禹 《武当》2004,(2):19-20
太极拳是一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好功法,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近年来,笔者注意观察了一些手术后的癌症患者练太极拳之后发生的实际变化,接触了几位练太极拳的癌症病人,他们通过练太极拳,一些经过手术切除或  相似文献   

7.
王庆喜 《武当》2010,(3):22-23
习练陈式太极拳,首先要把握陈式太极拳之“意”、“气”、“身法”要点,着重掌握“缠丝劲”的练法要义,再遵循太极拳“着熟”、“懂劲”、“神明”三个习练阶段,要求循序渐进,从而练好太极拳。  相似文献   

8.
翁心诚 《武当》2010,(5):24-24
养生太极的功夫究竟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切人的?有言腰者,言腿者,言肩者,言臂者,言脚下者,都有些道理,但切人点只能选一个。不知切入点或点选过多,必定长时间折腾,耽误年华与才华而收益甚微。  相似文献   

9.
王文贤 《武当》2011,(7):14-15
要想弄清什么是内劲,首先应该搞清楚劲和力的概念。有人说,从汉语词典查的结果,劲与力是一个意思。我认为,从传统文化来考虑,劲与力不仅不同,而且完全相反、相勃、相克,不能共存。如果用力练太极拳,则不会得到内  相似文献   

10.
吴澹 《武当》2004,(11):15-16
武汇川:练太极拳之要旨,务须身体中正圆满,气要松;手按时,两肩要松,两肘要下沉,尾闾要收,脚落地时,先虚而后实,上下一致,式式均要圆满,头要提顶,气沉丹田,练时要缓慢,快则气易上浮。  相似文献   

11.
樊振 《武当》2013,(11):24-25
武术中评价拳法的谚语日:“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这说明,走步是太极运动的基础和先导。太极拳强调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所谓下盘决定上盘,步法对,身法才对。否则,根基不稳,地动山摇。因此,增强脚上的功夫,练好太极走步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习练好太极走步呢?笔者认为,除平时打好马步、弓步、丁步、虚步、仆步,独立步、进步、退步、横步、斜步、跟步、垫步等步型步法基础,加强桩功、行步锻炼,  相似文献   

12.
谈老年人的太极拳健身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对于参加身体锻炼、延年益寿,有着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要求,“太极拳”运动更是深受众多老年人的喜爱。能良好的改善睡眠,增强食欲,稳定情绪,调整心态……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医学角度而言,它也是一种很好的医疗保健体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太极拳的眼法,各家太极拳书上都有描述,以"眼看某手,眼看某拳""眼看前方,眼看后方"居多,有的则强调"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等等,这些都讲得不错。细想一下,又觉得讲得不具体,似乎有隔靴搔痒之感。所以有些人认为书上讲的大都未交待清楚,不好掌握,甚至发生争论。当然,眼神的表现到底如何描述,确实也是很难写的,一两句话是不能表达清楚的。  相似文献   

14.
谈简化太极拳的教学OnTeachinginSimplified“taijiquan”¥ZhuZhiyong朱志勇(辽宁中医学院110031)练太极拳功夫深时身上会感到有一股热气在周流,这就是“内气”,它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流,功夫越深的的人,贮藏的能量...  相似文献   

15.
去年最后的一天晚上,我拜访了中国著名武术家、太极大师王培生先生,请王先生根据自己五十多年来从事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棍,太极桩的研究演练、教学的丰富经验,作一简括的阐述。 王培生先生1919年生于河北省武清县,自幼从  相似文献   

16.
张志明 《武当》2024,(4):12-13
<正>人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部位都不可能孤立单动,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关系。特别是作为全身第一主宰的腰脊和作为全身第一宾辅的丹田(小腹),一主一辅,密不可分,更是此一动,彼必动,相互带动。一、腰的结构与作用腰的核心部位是腰椎第二与第三椎骨之间的命门穴,是常人腰弯最进之处。从三维立体看,命门是身躯转动的三轴交汇之处。一是命门与神阙(肚脐)之间的连线,是身躯向左右侧弯的纵向轴;二是命门与左右两肾之间的连线,  相似文献   

17.
邵义会 《武当》2011,(5):15-18
陈式太极拳古朴,练功行拳具有以下特点。一、以松为基练习太极拳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放松,练习陈式太极拳也不例外。陈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快慢相间,轻沉兼备,刚柔相济,虚实互换,松活弹抖……。初习此拳不好掌握这些特点,也不好掌握放松的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10,(12):10-10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韧、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加上一点小小的推动助力,加强他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李万斌 《武当》2003,(7):16-18
长期以来,太极拳界总有一部分人,为了炫耀自己的正统地位,极力鼓吹“用意不用力”,甚至把力说成是“气”什么的玄而又玄的东西,迷惑和延误了许多人。致使迷信太极功夫的人特多,而练出真功夫的寥寥无几。归根结底,是因为受玄而又玄的“气”的影响,对力就像谈虎色变,似乎谁要练“力”就是大逆不道。  相似文献   

20.
王志恩 《武当》2006,(2):14-16
“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人文概念,也是养生修炼中的重要要求,道家追求“延年益寿”,讲求“顺则生,逆则亡”,用“顺”来运用于身法、行气、拳式、推手、散手, 也即太极拳之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