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利益之善的价值承诺是教育政策伦理所遵循的基本伦理价值原则。然而,教育政策伦理“公共善”常常被“多数者善”伦理所替代,带来教育公平的丧失。为此,应深化正义优先的伦理观点。坚持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统一的伦理原则,坚持全纳教育的伦理价值原则,为教育政策活动提供更正当性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规范要有效地实现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其本身的正义品性至关重要.只有教育政策规范建立在正义伦理基础之上,教育政策伦理所追求的教育善才是可能的和可行的.为实现公民的尊严与福祉,正义的教育政策伦理应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终极价值诉求,彰显其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与正当性.而建立公开透明、多元参与的教育政策"善治"机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和生成正义教育政策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变革时代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政策治理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值得反思的社会正义问题。当代正义理论的发展,为从"制度伦理"视角反思教育政策正义性提供了思想资源。以当代正义理论的分配、承认与代表权的三重维度,"先验制度主义"和"现实比较主义"的两种进路为基础,建构一种多维的教育正义观,反思教育政策设计的程序正义,为教育制度"正义"构想的价值辩护,并倡导对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正义"的积极消除。  相似文献   

5.
正义是人类最基本、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情感素养,是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正义最基本的含义是平等、公平和公正。正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正义观念和正义感。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加强正义教育和正义感的培养更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原则,而且还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体现在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因材施教原则在本质上是教育正义原则的具体体现。首先它表达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其次它表达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所意味着的事情。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和特点的尊重与承认,依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每一个受教育者在自身基础上成为卓越的人,成为具有人的品质的真正的人,使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不仅获得生存能力,而且还获得创造自身幸福生活的能力。实现这种目的的教育,即实现教育所意味着的事情的教育,就是正义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教育正义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7.
教育正义,是一个附着在现代人身上无法摆脱的"咒符",已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命运"。教育正义经历了由"正义教育化"向"教育正义化"的转变。教育正义的这种"古今之变"背后隐匿着激烈的"古今之争"。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正义只是一个并不高贵的谎言而已。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是分析教育政策正义性问题的主要理论范式。当前,政府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政策,依罗尔斯正义原则来分析,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正义性存在很大缺失,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的内容和结果两大方面。究其根本,是留守儿童自身所带有的"最初不平等"、政策的立足点与受益者的需求脱节以及各方利益难以整合。为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正义性,应正确运用正义原则的有效处理方式,增强政策制定者与受益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整合好各利益体之间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正义是教育人性化的首要价值原则,那么承认正义则是教育人性化的根本法则。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是为了避免羞辱或蔑视,获得尊重和尊严,通过教育交往实现自我发展和认同的伦理形式,较之于分配正义和关系正义,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更具有核心的价值地位。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原则以互动正义和实践性正义为前提,以权利承认、社会承认和爱的多元正义为具体内容和形式,促进平等对待和道德关怀,保护学生的完整人格,维护学生的平等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
气候正义是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个过程和所有方面对相关主体的正当性价值进行协调的价值体系,它是被作为一个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综合概念来理解的。在价值论上,气候正义应当包括安全、平等、公平以及自由、效率等价值;在方法论上,气候正义应当提供一个自由居首,但首先受制于作为底限的安全价值,其次受制于公平和平等价值的价值序列;在实践论意义上,气候正义应当体现为可实施的法律规范。中国正在起草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这是对气候正义实践论意义的践行。在此过程中,应当正视气候正义在国内法落实中面临的问题,坚持气候正义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一致性,坚持气候正义在国内不同区域、行业间适用的一致性,坚持气候正义与无悔政策的结合,在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则以及法律制度设计方面体现气候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制度化教育的当代发展,所确立的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英才教育体系。这一体系要求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基于能力确认的程序公正的实现。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建立有利于能力选拔的公正规则,又要保证执行程序的公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正义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正义感问题与自身的认知程度、家庭背景、友情、利益等外因和内因有着密切的联系。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正义制度、理性的善、公平的正义、反思平衡等对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学生正义感教育要结合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从内因到外因强化大学生正义感认知、正义感行为和正义感评价。  相似文献   

13.
教育正义是教育活动追求的首要价值。班级教学场域是践行教育正义基本理念和受教育正义引导、规范的基本单位。由于相关不良因素的影响,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存在许多违背教育正义基本理念的现象,如过度地干预学生的自由、忽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不公正、教学内容僭越儿童的生活等。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环境和改变教学模式是促进教育正义在班级教学中更好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是建立在个人灵魂和谐与国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说其正义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统一之上的。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实现需要生产资料的公有、良好的教育和具有正义理念的执政者三者的有机统一。这对我国当前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建立完备的公共教育,执政者树立更高层次的正义理念是促进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广大民众倾心追求的价值目标。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公平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理性思考,认真分析,找准对策,切实解决,以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育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正维护的是某一社会共同体的健康存在和正常运转,教育公正作为教育伦理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不仅仅关涉到教育本身的成败,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历史上的教育公正观和原则进行考察之后,结合国内教育公正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把教育机制提升到社会公正的层面上来看待,基于一种平等的原则,从维护个人权利的角度出发,来解决今天教育当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要有效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除了充分落实其中所提出的保障措施能得以充分落实外,值得关注的问题还有:为切实促进教育均衡,权力部门应革新自身,主动剥离不合理既得利益;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教育管理改革,须建立克服恐乱和恋权心理并建立相关制度;为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力度,须将教育改革提升至能够集中力量的层面。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 present evidence for framing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around social justice. More specifically, I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 for framing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around intragenerational climate justice, and argue that this frame can influence youth in industrialized, wealthy nations to become mobilized, climate-engaged individuals. To do so, I apply critical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narratives from American youth who participated in a global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program in Bangladesh. My findings i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ualizing climate justice, framing climate change around humans, implicating ourselves in the problem and recognizing our own obligations in mitigation, seeing climate change as real and tangible, being in a place impacted by climate change, feeling solidarity with those impacted, and recognizing social injustice and power disparities within climate change impact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I recommend an approach that provides context, nuance, and personal connection to an otherwise abstract global problem.  相似文献   

19.
"城乡教育公平"是指城乡公民各自得到应得的教育资源,当前我国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实质就是城乡公民各自没有得到应得的教育资源,而不仅仅是城乡所得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城乡教育发展迫切呼唤"应得公平现"引领下的城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